【专访】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剖析香港风暴十问十答

香港反逃犯条例的一系列游行、集会反映了香港许多深层次矛盾,参与人数之多不论是民阵还是警方的统计数字,都是香港史无前例的高峰。

【田飞龙】依法特赦彰显政权自信

建国70年特赦是国家政权更加自信、包容和开放的体现,是基于依宪治国、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而作出的宽宥及接纳犯罪社会成员的政治司法决定。

【田飞龙】反修例运动因暴力而解体

此次事件刺激内地民意提出对香港特殊宪制地位的质疑,从中国宪法政治角度而言有其正当性。因为香港的“一国两制”绝非天赋,更不是英国人的遗赠,而是中国政府完成外交谈判解决回归问题后的自主性宪制决断及通过基本法的制度实现。

【田飞龙】一国两制的国家理性与未来发展

稳健的国家理性决定了中央不可能放弃香港的繁荣稳定和一国两制的制度安排,但“五十年不变”不是僵化不变,而是切合一国两制国家理性的动态变迁,是原则与方法不变,而绝非任何观念与制度细节都不变。香港因误解国家而疏离于国家,这是一国两制设计者最初未充分估计到的,但邓小平寄望的“后代人的智慧”应可最终从容解决这一难题。

【田飞龙】一带一路与新欧亚秩序

“一带一路”逐步成为中国所倡议的全人类发展事业。这一事业的直接意义是中国发展模式重新表达于世界历史的中心领域,推动中国的“重新世界化”,而其长远意义则在于促进东方与西方权力和价值关系的再平衡,结构性阻断泛滥已久的“东方主义”话语及制度歧视,使东方文明智慧对人类整体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田飞龙】反修例运动拖累香港法治

反对派从一开始就缺乏认真且专业性讨论修例法律细节的意愿,而是抓住修例对香港人敏感安全心理的冲击性,无限制地放大恐惧感,制造谣言,进行非法律和非理性的误导与动员。当然,仅仅依靠反对派自身的蛊惑与动员是绝无可能造成今日之对抗态势的,国际势力在中美贸易摩擦尖锐化的敏感时刻积极介入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推波助澜因素。

【田飞龙】关税为何不会如特朗普所期望的那样奏效呢?

6月2日,国务院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明确指出“美国在中美经贸磋商中出尔反尔、不讲诚信”。谈判期间,美方三次“出尔反尔”,动不动祭出关税大棒,可见一心“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对“关税”迷信甚深。

【田飞龙】5G技术性审查“政治化”的西方布拉格提案,意欲何为?

布拉格提案仅仅是以貌似中立的“网络安全”为由,实质在于巩固美国的技术主权和霸权基础。

【田飞龙】极限施压下的美式衰退与应对

中美贸易战离奇地没有协议,陷入持久战漩涡。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及美国鹰派主导的「不平等协议」,正在一步步唤醒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和对抗意志。这是特朗普谈判艺术的重大失败。中美贸易谈判历时一年多,若能遵循某种「密约」方式,或「明约」之外附加「密约」,则尽管可能是中国做出更多妥协与让步,仍可能签署正式协议。

【田飞龙】主场统一是民族复兴的理性选择

2019年习近平讲话延续了大陆多代领导人关于“一国两制”对台政策的基本构想与框架,但又结合时代特点特别是民族复兴的结构性要求而有所突破和提升,基本形成了一种“主场统一”的论述体系与政策框架。习近平讲话打破了既往关于两岸关系的多重认知误区和“以拖待变”的幻想,推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现实化和宪制化。

【田飞龙】大湾区与二次改革决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惊艳问世,将新时代改革开放、“一国两制”、“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元素熔于一炉,以更为坚定的开放意志和更为宏大的战略布局推动中国更加紧密地融入全球经济体并对全球治理贡献出真正具有实践基础支撑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田飞龙】五四运动与青春中国的再造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官方、学界与社会甚至海外高度关注这一节点的历史意义和阐释权问题。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西化”取向的重要节点。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数代政治与文化精英即致力于在适应西方和学习西方的路线上救亡图存,相继经历了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但均未奏···

【田飞龙】特朗普复数双边主义背叛国际法——从中美贸易战陷入“持久战”说起

贸易战阴霾下,世界到底选择特朗普的复数双边主义,还是有中国特色的改良型多边主义,是当代全球治理和新国际法塑造的致命问题。

【田飞龙】脱欧公投与欧洲秩序的分裂

3月29日,英国没有脱欧,英欧协议未能生效。脱欧程序没完没了地僵持不下,反映了英国代议制民主理性品质的衰变,也折射出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秩序进程的重大逆转。

【田飞龙】廉学研究深化廉政法治规范基础——评邓联繁《建设廉洁中国:时代新篇章与···

十大大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出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动向:其一,科学执政思路下的党政制度性融合;其二,全体系反腐败框架的探索与成熟。

【田飞龙】大湾区引领“一国两制”新方向

大湾区建设已正式拉开帷幕,伴随经济融合的一定是社会与制度更深程度的融合。这一融合不是简单的“大陆港澳化”或者“港澳大陆化”,而是港澳与内地共同创造一个作为国家改革开放与新一轮全球化“制度样板区”的、有机统一的大湾区,一个面向21世纪、熔铸并输出世界性技术标准与制度标准的创新型人文湾区。

【田飞龙】特朗普“否决政体”的宪制危机

美国正在陷入的是一场“宪制危机”,而不是特朗普所谓的“国家紧急状态”。面对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在边境墙预算案上的政治封杀,特朗普表现出了超出既往总统的想象力、政治决断和执行意志力。特朗普根据1976年制定的《国家紧急状态法》发布紧急状态令,宣布美国南部进入紧急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变通性行政拨款、边境建墙与强化管治系列措···

【田飞龙】韩国瑜“登陆”的分寸与启示

韩国瑜还是来了,终于“登陆”了。他没有在九合一选举获胜后马上登陆,没有和国民党团队一起组团,没有走传统的“统战水路”,而是以高雄市长身分光明正大地公务来访拼经济,回避敏感政治议题。

【专访】田飞龙:大湾区,香港为何读不懂

由高层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粤港湾大湾区之发展规划纲要不久前正式公开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都做了全面规划。围绕此纲要,多·维新闻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在田飞龙看来,这是新时代“一国两制”的新范式,总体上是从侧重“两制”的改革初期转···

【田飞龙】翟天临事件暴露中国社会公平漏洞

这一事件暴露出的中国社会公平性的漏洞、教育法治的缺失、高校行政化的积弊及教授群体的“自我利益化”,却是更为根本的问题。事件只是病相,问题才是病灶,笔者期待这一次的网民“集体行动”能够引发体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去弊创制,推动中国更公平社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