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飞龙】制裁国安法官是反法治的霸权冲动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早前发布涉港报告,提议对至少29名香港的国安法官施以制裁。美国的国家安全没有边界,却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国安法司法程序实行非法干预和长臂管辖,打压履行法治核心责任的司法官员,这在本质上是反法治的。国际法没有任何授权规范支持美国这种长臂制裁,美国国内法更不能作为对他国司法程序和司法···

【田飞龙】中国式现代化之反思:如何规划?如何和谐?

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属于后发现代化类型,“规划现代化”的属性更为强烈和凸显,但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有着和平主义、生态主义的规范基因,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伦理与发展哲学倾向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平衡。

【田飞龙】总体国家安全与香港繁荣稳定

稳定是安全秩序的概念,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有一定的安全自治能力,但从根本上而言无法独自应对来自内部本土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的颠覆性挑战,占中运动和修例风波证明了这一点。进一步,香港稳定也是国家安全利益的一部分,香港平台上存在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这一层面客观上需要国家法治力量的介入。

【田飞龙】马英九“祭祖之旅”书写和平发展新篇章

马英九先生此行缅怀先祖,纪念抗战英烈,而无论是先祖,还是英烈,都曾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牺牲与贡献。我们要学习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精髓,团结两岸中国人为民族复兴共同奋斗,并对两岸完全统一作出积极贡献。

【田飞龙】中俄全面合作的性质、功能与新秩序愿景

中俄追求的全球和平安全秩序是完整、协调、不可分割的,与美西方的“霸权安全观”相竞争并有着规范性差异。从未来演变趋势看,中俄全面合作关系将首先在双边范畴典范展现上述新秩序的原则和规范力量,进而在更大范围包括联合国层次推进更为健全的多边主义实践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这是中俄全面合作关系的共识基础和理想愿景所在。

【田飞龙】俄乌战争一周年:胶着、斡旋与安全稀缺性

人类文明数千年,现代性文明数百年,两次世界大战殷鉴不远,全球公共品范畴中和平与安全仍是最为稀缺的,而所谓国际法形式规范与科技文明的前沿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供安全保障,甚至刺激安全冲突与战争形态极端化演化。

【田飞龙】人大释法强化香港国安委宪制角色

本次释法有着个案因素的刺激反应,有着宪法和基本法构成的特区宪制秩序的规范保障,有着香港国安法自身规范体系与运行逻辑的理性展开。

【田飞龙】「一国两制」的完善之道与发展策略

中共二十大对「一国两制」作出了史无前例的确认和肯定,提出:其一,「伟大创举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进一步明确解决了「一国两制」的正当性身份与体制内合法性问题,将之纳入「中国特色」范畴;其二,「最佳安排论」,这种最佳安排不仅适用于回归后的港澳治理及其发展,也适用于两岸和平统一的台湾方案探索与进展;其···

【田飞龙】从二十大报告看“一国两制”的时代意义和制度价值

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是两句话: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现代国家治理规律中安全与发展的辩证法。国家治理层面的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是“稳定”意义上的高质量治理,而第二个百年目标与民族复兴的综合指标,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目标,则属于“发展”意义上回应人民美好生活的科学进步。

【田飞龙】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论辩中的“一国两制”话语之争

无端指责香港国安法及呼吁干预香港司法程序,只能是对香港法治与“一国两制”的摧毁,是对香港公共秩序与每个人自由权利的威胁,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正当职责背道而驰。我们确信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能够明辨是非,采取正确的理解和行动。

【田飞龙】如何读懂第三份台湾问题白皮书?

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变量是台湾社会自身的变化和相向而行。两岸和平统一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事业。“台独”危害性和美国干预的危险性在此次“裴洛西风波”中暴露无疑,而解放军环台军演及国际社会的多数共识构成对台湾社会的严格刺激和政治警醒:谋独邪路,倚美无望,统一才是正道。

【田飞龙】佩洛西风波与中国的反制理性

中国处理佩洛西风波的总体策略是一套组合拳,有理有利有节,并在两岸关系范畴取得了更大控制权和更有利的国际舆论支持,展现了反制行动的政治智慧与法治理性。这是中国之大国政治成熟的显著标志。

田飞龙谈香港新征程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进行了深度解读并就香港新征程中的具体发展问题给出瞭解答和建议。期间,田飞龙深入分析了“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这一重大历史论断的核心意涵,“四个必须”对“一国两制”···

【田飞龙】香港回归25周年,习近平讲话传递出哪些重要信息?

2022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一国两制”在港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和法理阐释。25年经验表明,“一国两制”在实践上是行得通的,在法理上是内在融贯的。“必须长期坚持”的庄严宣告,破除了一切形式的“一国两制”质疑论和失败···

【田飞龙】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困境、转型与前景

香港青年是这些内外挑战中的重要参与力量,其展现出来的价值追求具有激进性,行动方式具有破坏性,影响后果具有颠覆性。“修例风波”成为香港青年的一场颠覆性的“颜色革命”运动,暴露出“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在国家安全范畴的制度缺陷以及国民教育的短板效应,也证明“爱国者治港”的社会政治基础还未真正巩固。

【田飞龙】“一国两制”香港实验的得失与前景

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是总结、反思与再出发的好时机。这25年包含两个阶段:前15年(1997-2012),中央权力高度节制;后10年(2012—2022),中央权力积极作为。

【田飞龙】为什么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里程碑?

今年是“九二共识”30周年。去年11月,中共中央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并将“九二共识”纳入其中,作为两岸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正是“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也是反制“台独”及外部干预势力的底线依据。而“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里程碑,是客观存在的政治共识,“共谋统一”内含其中。

【田飞龙】你的印太,我的亚太:中美地缘政治斗争的无解漩涡?

2022年仍是全球秩序大变乱的一年。新冠疫情未止,乌克兰战争正酣,美国拜登总统于5月下旬密集访问东亚国家,23日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简称IPEF),首批纳入13个国家。美国同时宣布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在台湾问题上高调宣布“武力介入”。

【田飞龙】新特首与新香港:下半场的开放性

随着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宣布不再寻求连任,她的长期公务员政治生涯即将划上句号(42年),而下半场的香港必然迎来一位新特首,不仅是职位意义上的,也是人格意义上的

【田飞龙】新冷战、软脱钩与21世纪秩序模式

蓬佩奥在2020年5月28日的《2020年度香港政策法案报告》以及7月23日的尼克松图书馆演讲中,均回溯评价了美国对华奉行数十年的接触主义,包括以香港或台湾引导中国民主化的战略部署。这是美国的一厢情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