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西昆:承孔子遗韵 传仁孝家风

福鼎西昆孔氏,以孔子后裔聚居村而闻名遐迩,有着“江南孔裔第一村”的美名。据《孔氏家谱》,清朝康熙年间,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荣、孔尚志兄弟,从柘洋迁居福鼎西昆村,此后子孙在此繁衍生息,建孔庙、办学堂,继承祖宗传统。为传家立世,孔家世代提倡“崇儒重道,好礼尚德,读书明理,出孝入悌,克己奉公”。西昆孔氏注重教育,传承儒···

【宋冬梅】徽州文化中的家风家训与当代创新

徽州,是历史上的文化重镇,“崇文尚儒”社会风气由来已久,自宋代起就有“东南邹鲁”“文化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

【董文娜】重教读书 代代向学 ——苏州东山莫釐王氏的故事

苏州东山莫釐王氏是明清时期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科举官宦世家,近代以来又成为科教名门。这一切与其重教读书的家风密不可分。

【谷敏】《袁氏世范》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

在中国古代家训史上,有一本十分重要的家训书籍,那就是北宋袁采所撰的《袁氏世范》。清代四库馆臣给予它极高评价,认为它“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该书不仅为教诲袁氏子孙所写,也写给“田夫野老、幽闺妇女”,说理深入浅出,别具一格,海内外不少学者均对此书有研究。

【刘育章】姚崇:自筑“藩篱”传家风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博物馆里,收藏有人称“救时宰相”的唐代名相姚崇亲书的“藩篱”碑碣。该碑碣长85厘米,宽53厘米,厚12厘米。右上题款“大唐开元三年”,左下题款“姚崇题”,中间楷书“藩篱”两个大字。这是时年六十五岁的姚崇在开元三年(715年)回陕州硖石故里时挥笔留下的,是目前全国唯一发现的姚崇手迹。

【陈忠海】古代家训中的廉政文化

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建设,重视良好家风的培养与传承。作为家风的重要载体,家训历来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古代众多著名家训中,廉政文化是所强调的重要方面之一,至今仍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穿越千年的苏州吴中叶氏家训

苏州吴中叶氏,源出春秋楚国叶公沈诸梁。东汉末年,叶氏子孙、光禄大夫叶望因避乱从青州渡江,居住于丹阳郡句容,成为江南叶氏始祖。叶望曾孙叶琚,任钱塘(今浙江杭州)县令,爱民如子。叶琚次子叶俭为晋散骑常侍、折冲大将军,东晋建武元年(317)任括苍(今浙江丽水)太守,后迁居松阳卯峰怀德里。叶氏传到第九代叶逵,就是吴中叶···

【冯静武】为学 为人 为官 ——李光地的家规、家训及当代启示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安溪湖头人,清初著名理学家、易学家。

【徐梓】好家训家风成就好家庭——谈家训、家风及其相互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历来讲究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本元素,国则是大家,好的家庭家教家风支撑和彰显着国的风范、气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重视家庭家教家风问题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胡忆红】邵阳魏氏:醇良温厚 襟怀家国

翻开中国近代史,“师夷长技以制夷”七个大字便会跃入眼帘,这句话开启了国人“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成为近代知识分子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然而,它既非陶澍、林则徐等经世名臣之言,亦非郭嵩焘、曾纪泽等出国使臣之论,而是出自湖南邵阳偏僻山区的知识分子魏源之笔。是什么样的家族培养出如此目光敏锐、思维超前的思想家呢···

【马军】俭以养廉

廉,素来为人所敬。即便贪墨之人也会堂而皇之地冠以“廉”名,从而以假乱真,欺世盗名。

【中国纪检监察报】鸣机夜课 诗书继世

清代有位著名作家蒋士铨,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文、曲,一生创作诗两千六百余首,词二百七十余阕,文集十二卷,杂剧、传奇十六种,结集为《忠雅堂集》四十三卷。

【中国纪检监察报】忠厚立德远 诗书育廉长

“资水如带,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赵逵夫 赵祥延】甘肃临夏朱贵家族,为何能得到林则徐“忠规孝矩“如此高的评价?

兰州碑林中有一通内容为“欲增福寿惟善行,要好儿孙须读书”,落款为“黼堂”的石碑,在碑林里并不很显眼,来访者往往一眼而过,但实际上这是民族英雄朱贵的家训。

【黄庆林】顺德龙眼梁氏:接物谦恭修业勤慎

在广东顺德龙眼村,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梁氏大宗祠,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梁氏大宗祠正堂的墙上,挂着“谦恭勤慎”四个大字,此为顺德龙眼梁氏的家训。在此家训的熏陶与鞭策下,梁氏家族培育出外交家、政治家梁敦彦等人才。

【吴中胜】客家人的家规家训

客家家规家训是传统中国家训文化的代表,是客家人注重家教、传承优良家风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客家人忠孝为本的家国情怀、亲善睦邻的行为规范、克勤克俭的生存智慧,处处彰显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精神。

【杨冬】张养浩:志立则事成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晚号齐东野人,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曾推动恢复科举制度。他创作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施立业 张小平】传统家规家训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讲究修齐治平、注重家教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营养,对于领导干部···

【马军】宋濂之“根”

在古代,礼制享有崇高地位,特别是祭祀。每年冬至日要于国都南郊祭天,夏至日于北郊祭地,这两项大祭一般都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按时祭祀宗庙、山川等,这些国家大典十分隆重,也极其神圣。此外,各种仪式所用之乐律、不同身份所服之衣冠、国家万民所用之历法等,皆为古代礼制之重要内容。朱元璋将这些事情统统交给宋濂来负责,宋···

【中国纪检监察报】闽南名宦池浴德

池浴德(1539年-1617年)是明代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岛)人,他因勤政为民、为官清廉,被母亲笑称为“无花果树”。池浴德的高风亮节,得益于其父的熏陶教育,也影响了他的后人。闽南的方志文献记载着他的浩然正气,四百多年来一直彰显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