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里的家风故事

孔府又称圣府,是孔子的嫡系后代衍圣公居住的官邸,封建王朝为了更好的利用孔子的思想加强统治,不仅对孔子一再加封,对待孔子的后裔也是倍加优渥,不但加官进爵,而且还享受很多特权,两千多年年来孔氏家族经久不衰,兴旺发达,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家”。

【梁林军】积财千万 无过读书

1921年8月,张謇集刘向、诸葛亮、王修、颜之推、柳玭、胡安国、朱熹等7位古贤圣哲的教子警言,书刻于石质屏风,集为《家诫》,初立于东奥山庄倚锦楼前庭院,后移至濠南别业厅堂。张謇的《家诫》虽然字数少,节自先贤古训,但是张謇在筛选上颇费功夫,可谓深入浅出,并且他对部分原文作了改动、优化和概括,用心很深。《家诫》字数虽少···

【刘余莉】古人如何注重家教家风

修家谱、祭祖是重视家教的具体做法。家谱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文化传承,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祭祖,是孝敬的延续和弘扬,是家教、家庭道德的表现,传承家训的机会教育。而祭祖可以敦厚民风,传承祖德。《论语》中强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试想,一个人连远祖都念念不忘,想着定时祭祀对于眼前的父母又哪有不照···

【祁小春 叶炼勇】家风滋养下的百年书风

书为心画。一点一画,无不流露着作者的心性与修为;只字片纸,无不折射着书家人格的光辉。一个书家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天赋;如果是一个家族,父子相传,兄弟争胜,夫妻比试,姻亲相较,书家辈出,前后称雄数百年,那肯定离不开悠厚的家风和良好的教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生四端——近代大儒牛兆濂的家训

第一,先要认得自家是个人。 第二,须要认得自家是个中国人。 第三,要认得是做人样子。 第四,要认得天生我身,不是单为享福,是要做顶天立地的事业呢。上述四句话,就是牛兆濂的家训——“人生四端”。

【唐兵兵】富厚堂里八字诀,藏着曾国藩家族的兴盛密码

“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12日,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追赠太傅,谥文正。”曾国藩卒于南京,得到了身为臣子最高的荣誉。

四川叙永李氏宗祠承办2020年第六期家风培训活动,摩尼镇政府主办

本期家风培训活动由叙永县摩尼镇政府主办,叙永李氏宗祠承办,以关爱和守护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依靠学校和政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发动社会各界来关注。叙永李氏发扬救孤扶贫、造福乡里的传统,辅助政府治理地方,主动解决当下面临许多社会不良现象和问题,减轻政府行政管理···

【常樯】握好飞向远方的风筝之线——以中国传统家风家教助力少儿德育

欲做好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传承发展此项工作,我想有赖“三驾马车”朝以下几个方向来努力:一是亲近经典,明德明礼;二是仰望榜样,希圣希贤;三是会通中外,自觉自信;四是知行合一,慎初慎微;五是涵养情怀,爱家爱国。

【张晚林 尹少林 付颖 整理】湖南郴州宜章箭竹冲萧氏族规

宜章萧氏三世祖萧应昇(1392-1471年),字日上,号珠山。史称:天资聪俊,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时有杨刘二姓,屡次叩阍,健讼多年,乃从中排解,二家仍归合好,人称其能。《萧氏族谱》载有其《训子诗》一首,虽文字浅显,然训戒深长,今与族规录之于此,以为垂训也。

【张晚林 尹少林 付颖 整理】湖南郴州宜章箭竹冲萧氏家训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五岭镇小溪箭竹冲,是一个具有近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山水环绕,阴阳分明,空中俯瞰,犹如太极图般,故又称太极村。村中古建筑保存完好,古色古香,小桥流水,茂林修竹,是现代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姚晔】明清时期徽州家法族规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

历史上的家法族规是法学界与史学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的政治人文历史,使得各种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纷繁各异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

【杨朝明】儒家“四书”与中华家风

人类社会不可须臾离开的是“爱”与“敬”,孔子极重亲亲之爱、尊长之敬,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把“孝”“悌”看成“人之本”,把“爱”“敬”看作“政之本”。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都本源于“家”而要“不忘其初”,儒家哲学简直就是“回家”的哲学。

【谷敏】古代家训中的丰富内涵

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丰富,受传统儒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念的影响,大致可以概括为律己修身、读书治学、教育子女、睦亲齐家、出仕为官、普惠相助等几个主要方面。

【把增强 晋宁宁】张之洞:经世致用 俭约知礼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其城市现代化之路的飞跃始于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之时。张之洞在武汉兴建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影响深远的近代工业,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前身)等新式教育机构,为武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夏麦陵】“义门陈”的崛起和分家后的分布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家正而天下定”。“家正”依靠的主要是一种精神力量。它促使家族成员有以祖上某某的后代为荣的自豪感。只要不忘家风,遵循祖训,当官的能当个清官,不当官的也能做个好人,从事学术研究的,也会有所建树。以上则是德安义门陈村复建的意义所在。

【柯昊】兼爱和睦 礼化越南——中外家训交流与互鉴(三)

中国和越南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历史上一直保持宗藩关系,早在公元前2世纪两国已有频繁的文化交流。

【柯昊】一衣带水睦邻邦 诗书传家继世长——中外家训交流与互鉴(二)

中日两国隔水相望,一衣带水,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家训治家在文明交流中被东邻日本积极借鉴和模仿,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家训文明。

【柯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朝鲜传统家训——中外家训交流与互鉴(一)

朝鲜半岛与中国隔海相望,在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中,曾经以文睦邻,互补互惠,共同促进中亚文化发展到高峰。

【邱睿】吴江柳氏家族

明清时代吴江地区文化发达,诸个文学家族在中国文学史上声名卓著。从明代到清初,吴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世家为陶庄袁氏和叶家埭的叶氏。陶庄袁氏以袁黄为代表,著有《袁了凡纲鉴》。叶家埭的叶氏,以叶绍袁一门风雅闻名,全家诗文编成《午梦堂集》。

【王学斌】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世已无范仲淹

古代士人治学问道,无不自立志起。恰如王阳明讲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君子当立治国平天下之宏志,贯穿其中的精神气质必有忠义二字。范仲淹自求学起,便怀有大志。日后即使官居要职,也始终未忘记经邦济世、直道而行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