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奎】儒学复兴路径刍议

儒学的复兴,是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个新动向。这个新动向由涓涓细流到汇聚成潮,走过了近三十年的时间。

【齐城】儒家学派的政治哲学及教育思想 ——兼谈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的文化价值

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不仅表明中国人不忘传统,感恩先人,而且表明中国教师始终牢记“有教无类”的宗旨,对所有学生给以一视同仁的关心和教诲;牢记“因材施教”的原则,探索最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和方法。据此而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国教师节可谓“善莫大焉”。

【景天魁】荀子是“中国第一位社会学者”——探寻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的第一个版本

100多年来,所谓社会学只是“舶来品”,中国古代没有社会学,已成无需论证即广被承认的“铁案”。

【隋丽娟】汉文景时期的文人气象

汉初文景时期,始于汉文帝元年(前179),止于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总计约41年。文景二帝在高祖、惠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基础上,继续行黄老无为之术,奠定了西汉国富民强的物质文化基础,揭开了武帝盛世的序幕。历史将这一时代誉为“文景之治”,班固盛赞,“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

【徐佳超】《左传》的“诗笔”

《文心雕龙·史传》曰:“辞宗丘明,直归南董。”所谓“直归南董”是指记事要像南史氏和董狐那样秉笔直书;而“辞宗丘明”,指文辞记录方面要学习左丘明。

【孙鸣晨】《周易》的文学意味

《周易》一书有着特殊的结构,其独特性在于兼具卦爻符号和语言文辞两大要素:作《易》者先采用了“立象以尽意”的方式以符号象征来表意,继而将诗意的语言系统与丰富的象征意蕴相融合,营建了“文象并构”的表意方式。这一独特的结构形式在实现表意功能的同时,也使《周易》一书蕴藏了丰富的文学意味。

【许超杰】在《春秋》三传中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春秋”作为一本书的名字,并非源于孔子。在孔子之前,《春秋》一直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史书。孔子所在的鲁国,史书就名为《春秋》,别的国家会称其为《梼杌》《乘》等。据史书记载,孔子因鲁史而作《春秋》,因古人认为孔子是圣人,《春秋》经过圣人孔子的修订后,也就从史书转变为经书。···

【蔡相龙】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一代大儒韩愈曾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由古人祭祀“天地君亲师”,便可看出师者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师者不仅传授文化知识,更是学生道德精神的培育者。下面,笔者便从历史的海洋中采撷几朵关于师生情深的浪花,每一朵细细看去,都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动人的光彩。

【陈植锷】土地和科举制度的变革如何塑造了宋学的时代精神?

儒家传统文化之所以在11世纪30年代前后复兴,并以注重议论的义理之学的形式与前此的训诂之学、文章之学相区别,还可以从北宋的经济基础变化中寻找到它的历史根源。

【许石林】在这个焦灼的季节,为什么人们纷纷想起了故乡?

《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海天出版社2019年7月第一版),7月19日新书热乎乎地出现在深圳书博会上。

【吴钩】宋朝皇帝平时吃什么饭菜?

本文上次推送时,因排版人员疏忽,漏排了文字,导读文章断裂。今天重新排过,再次推送,并向各位致歉。

【唐文明】何谓现代性?

现代性要想成功地继承传统中有活力的、积极的遗产,必须通过现代性本身的原则(而非传统主义的方法)将古典性吁请回来,即通过追认将古典性本真化——本真化是一个现代原则,是吁请传统的唯一的现代方式——从而实现传统的现代性。在此,交往理性将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

【米歇尔·克鲁恩】不敢做出判断的人文学科

是的,“安全空间”这个概念或许有些过分,但是它仍然强调了大学的首要义务。

【迈克尔·罗斯】不要抛弃“安全空间”

是的,“安全空间”这个概念或许有些过分,但是它仍然强调了大学的首要义务。

【卡特琳·帕特尼】移动的洞穴

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小说《魔山》(Der Zauberberg)的主人公是个年轻人,他前往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疗养院拜访一位亲戚。那个地方很奇怪,因为病人从来不结帐离开。我们的主人公患上了呼吸系统感染,主治医生告诉他或许得了肺结核,并敦促他留在疗养院。他留了下来,这个疗养院就像一座魔山:进去以后,你就出不来了。

【米湾】虽多危苦,未堕虚无——读《活着——致飞花》

冬平此诗,掘发美感,自不待言;能否救赎飞花不幸之短命,收莎翁“斯文不磨,汝命不朽”之效,则问诸上天与来兹。至于区区,吟咏之间,惟觉纡䋡婆娑,回肠荡气,类乎屈子“曾歔欷余郁邑兮”之怀者爰得发抒,如我私心之所愿也已。

【周书灿】“天下之中”与“天地之中”的文化意蕴

在古代文献中分别有“天下之中”和“天地之中”的概念,而且两个概念经常混用。由于这两个地理概念迄今仍在河南广泛使用,因此很有必要讲清楚这两个与河南相关的概念产生的特定背景及古人地理观念的形成过程。

【蔡相龙 陈彧之】庐陵气节——吉安历史上的“五忠一节”

八月的北京,立秋节气之后,天气已开始转凉。人声鼎沸的南锣鼓巷旁,罕有游人所至的老胡同,才真正蕴藏着北京这座古都的风味。

【张帆】属辞比事 惩恶劝善——中国最早一部史学著作《春秋》的成书与风格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学著作。它的体裁是编年体,以鲁国纪年为纲,按时间顺序记载东周前期的历史大事。历史学家习惯上把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称为春秋,后期称为战国。所谓春秋时期,实际上就得名于《春秋》这部史书。

【刘续兵】从《史晨碑》看汉代的孔子地位

史晨碑,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刻。碑分前后两面,前碑一般称为《史晨前碑》,又名《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等;后碑一般称为《史晨后碑》,又名《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等。此碑立后一直保存在曲阜阙里孔子庙,1978年由庙内同文门下移至大成殿东庑中,1998年移入新建立的汉魏碑刻陈列馆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