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禄 张寒梅】推动构建中国道德话语体系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道德话语体系的构建以中华传统美德为丰富的思想资源之一。开展中国道德话语体系的理论创新工作,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甘肃积石山办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探源“大禹故里”在哪儿

“大禹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据有关文献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大禹的出生地应在河湟流域的古河州,即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域内。”12日,在“2023甘肃积石山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上,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并成如是说。

【杨逸】章学诚的“官礼”说——兼论章学诚学术体系及其问题

“官礼”是章学诚学术体系中的关键概念。在《礼教》篇中,章学诚反思“郑玄—朱熹—秦蕙田等”的礼学传统,主张继承“向、歆父子之传”,以“官礼”代替“五礼”重整礼学体系,并统摄“五经”。通过“校雠之学”,章学诚批判四部分类法,代之以《七略》,作为恢复“官礼”“古学”的桥梁。

【李林杰】癸卯夏笺

祈愿常眠杏花酿,听江绿碧波纹涨,只恐夜深花睡向。无隔障,满帘幽梦长惆怅。重愿采撷霞影上,海棠未雨惊花放,清梦一枕星河浪。取月象,流光此夜相辉往。

【李禹阶 肖玲玲】从中华文明统一性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不同,华夏民族与国家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以及特有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并在历史发展中构成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包容性与华夏民族的深层价值理念。

《乡村儒学之歌》在兰陵后圣殿前发布

7月5日上午,来自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博物院、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临沂大学、潍坊科技学院以及兰陵现代实验学校等单位百余人齐聚荀子文化园的后圣广场前,共同见证《乡村儒学之歌》的发布仪式。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收官仪式成功举办

2023年7月9日下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收官仪式在洙泗书院成功举办。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四十期开讲

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心态,它倡导亲近经典、敬畏经典,希望在对经典的亲近、敬畏中,抚慰心灵、纯洁心灵、高尚志向、高尚行为。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三十九期开讲

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心态,它倡导亲近经典、敬畏经典,希望在对经典的亲近、敬畏中,抚慰心灵、纯洁心灵、高尚志向、高尚行为。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三十八期开讲

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心态,它倡导亲近经典、敬畏经典,希望在对经典的亲近、敬畏中,抚慰心灵、纯洁心灵、高尚志向、高尚行为。

【崔艳】小惩大诫

“小惩大诫”出自《周易·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意思是说,因轻微过失受到小的惩罚,能够使人警诫自己,从小的过失里吸取教训,这样才不至于以后犯更大的错误。

【聂菲璘】《左传》中的治理智慧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编年体史书,为解释《春秋经》而作。《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讫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5年的历史,共计18万多字,全面、系统、周详地记载了周王室及诸侯列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辨明其原委曲折,反映了春秋时期的···

讣闻丨蒙培元先生逝世

蒙培元先生在宋明理学、情感哲学、生态哲学等研究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代表著作有《理学的演变》《中国心性论》《情感与理性》《心灵超越与境界》《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等,对于儒家思想的历史研究和当代创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詹妮弗·拉特纳·罗森哈根】失败的慰藉

对于讨厌将世俗成功作为道德优越感标志的文化的那些人来说,布拉达坦的书是一种滋补品。常见的口号“赢得胜利不是一切,是唯一之事”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证明这个社会贫瘠平庸的证据。

【贾斯汀·伽尔森】疯狂哲学是什么?

笛卡尔既然愿意承认所有怪异的可能性的存在,他本人陷入疯狂的可能性为什么就是不可思议的呢?福柯给出的著名论证是说,笛卡尔给出了哲学和疯狂根本上分隔开来的声音---哲学,至少是西方哲学一直遵循这种传统。

【何益鑫】《大学》首句与周文政治理想

《大学》首句乃是全篇的宗旨所在。它以《周书》等所见的周文理想政治之传统为依据,提炼出儒学最高的实践理想。就其古义而言,“明明德”是在政治领域中显明其光明之德,亦即行明德之政。明德之政,除了恤民怀柔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选贤任能。行明德之政,即亲民、安民的过程。

【董春】易象体系的历史流衍及哲学意蕴

两汉之际,人们进一步丰富了这套易象体系的内容,赋予其自然哲学的内涵,并通过发明种种象数体例来完成这套易象体系的逻辑框架。魏晋之际,王弼通过对汉代易学的反思,发掘了这套易象体系之本——“大象”,认为可经由象而直契大道,将这套易象体系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

【黄玉顺】儒学“心性”概念的哲学本质及其当代转化——蒙培元“中国心性论”述评

蒙培元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国心性论”,将中国传统哲学的儒家、道家、佛家等都归入“心性论”,这是一个独创的观点,既归纳了各家心性论的共性,又特别强调了儒家心性论的特性。“中国心性论”是当代哲学“情理学派”的产物,涉及“新理学”、“情感儒学”、“生活儒学”,以及“自由儒学”“心灵儒学”等。

[美]信广来 著《孟子与早期中国思想》出版暨前言

《孟子与早期中国思想》基本上是对《孟子》文本细致的分析性研究,侧重于分析孟子伦理思想中的关键术语和相关观念以及该书的主要章节。同时,本书在先于孟子的知性氛围和孟子时代的语境中寻求理解孟子的伦理思想,所以包括诸如孔子、墨子、杨朱、告子等思想家的讨论在内并参考《庄子》《管子》等文本,其目的在于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逼···

【吴光】经筵进讲与理学经世 ——评王琦教授《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

柳诒徵先生说:“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1]宋政即士政,一语揭示了宋代政治的本质。这是从汉唐时期的“尊经”发展到了宋初的“尊士”,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进步。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