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思想史中重要的原生概念之一,“德”字使用率极高,自周初至今,经久不衰。“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融伦理、政治等为一体,其创立和发展,不仅在整体上奠基了中国文化的人文走向,决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特质,更塑造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精神品格,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
2023年4月15—16日,第七届君子文化论坛在山东肥城举行。本届论坛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山东孔子学会参与,旨在深入研究阐释和宣传弘扬君子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君子文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殷人宗天,举凡战争、收成、疾病等,事无巨细,都要卜问和祈求天上的帝。在殷人的心目中,上帝以自身的意志,主宰着自然界的风雨以及人世间的一切祸福吉凶。殷鉴之下,以小邦胜大邑成为天下共主的西周王朝“以德配天”,将“敬德”的人事努力,作为对殷商天道观的补充和修正。
每一民族在发生巨变的时代,都会面临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而文化建设是政治建设的基础,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时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西汉武帝时期的文化建设,在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栻是南宋重要的理学家,师承五峰,服膺周、程,友于朱子,与朱子、吕祖谦鼎立为东南三贤。在南宋道学格局中,张栻之学渊源于胡宏的湖湘学,然因与朱子思想密切,在后世朱学独尊之道学格局中,张栻获得了超出吕祖谦和陆象山的地位,在《宋史》中与朱子同归属于“道学”,而吕、陆则被归为“儒林”。
《孔子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的重要典籍,今本十卷四十四篇,被学界誉为“孔子研究第一书”。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首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郭沂所著的《儒学何以反本开新》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尼山世界儒学文库》(第一辑)。
曲阜师范大学宋立林教授《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通过对“孔门后学”学术传承与思想特征的精准把握,更加丰富且立体地呈现了“孔孟之间”一个多世纪的儒学发展与诠释史,这对于学界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看,现在对强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和毁灭人类的担心,可能带有西方文化的偏见。但是以孟子对人之为人的理解来养育类人之存在,也有其问题。在应对现有的人工智能的挑战上,我们应该加强的,恰恰不是创造性教育,而是死记硬背和应试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属于后发现代化类型,“规划现代化”的属性更为强烈和凸显,但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有着和平主义、生态主义的规范基因,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伦理与发展哲学倾向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平衡。
2023年4月21-23日,“北学暨乡村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保定市及易县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同时举行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北学研究院研修基地”揭牌仪式,挂牌于易···
此书对宋明理学(主要是程朱理学)的哲学体系和基本脉络做了整体性的回顾和整理,在融会贯通各个流派思想的基础上,采用文学性的方式对其主要哲学观点进行了重述。在结合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对上述哲学观点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并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回应。
《汉书·艺文志》绝不只是一篇目录学著述,而是一部典型的儒家思想文本,对于秦汉以来的帝制儒学的形成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当时正处在帝制儒学的形成过程之中,而《汉志》的儒学正是典型的帝制儒学。
2023年4月16日上午,由三和国际集团、三和仁爱基金会主办,华圣泰和·孔圣书院承办的首届儒家智慧“孔圣堂”公益大讲堂活动在三和国际孔圣堂成功举办。
各位读者朋友,时间就是个杂种:与她交往没有意义,不与她交往同样没有意义。认识到时间是让人生变得有意义或无意义之物能够让我们减少一些对死亡的痴迷,更容易与人生中的大事达成和解:需要活着的那段时间。
毫无疑问,我们在物质上更富有了,在周围环境上我们也得到更多的庇佑,但是,如果有什么的话,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加焦虑,更加不满意,在情感上更加迷茫无助不知所措,难道不是吗?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全名《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简称《陆疏广要》,是明末人毛晋对三国吴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相关名物诠释的扩展及探讨,它包括了自晋至明历代学者的主要成果,参以己见,广而不滥,故称“广要”。
儒家元典“六经总以礼为本”,其诸多既可分拆使用又可连缀成词的两两相对相合、相辅相成的“礼”与“乐”,“仁”与“义”,“义”与“理”,“诚”与“敬”,“孝”与“悌”,“中”与“和”,“和”与“合”,“性”与“情”等核心文化关键词,仍是当今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学者研究的重要范畴、命题与概念。礼乐文化作为完整的哲学思维、学术思想···
“礼乐相须”出自宋代郑樵《通志》:“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通志·乐略·乐府总序》)今天我们谈两个字:“礼”和“乐”,这两个字在中国文化的精神建构中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今天我们主要也是从精神层面来讲这两个字的。
3月27日下午三点半,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系列讲座第九讲在锡昌堂515会议室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的主题为“《易经》哲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张文智教授主讲,我系方向红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