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75周年纪念日。
中國人之於宗教的態度,本質上是由性善論決定的。
10月18日下午,普林斯顿大学亚洲学讲座教授柯马丁(Martin Kern)受邀莅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作题为《时间、地域与共同体:楚国的<诗经>》的精彩讲座。本讲座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武致知(Rens Krijgsman)副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及海外数十位师生积极参与。
“天下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起始于唐,兴复于宋,延续至明清,在现代以学术交流、文化活动、研学活动等闻名天下。南宋淳熙年间,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创立了“祭祀、讲学、藏书”三大规制,成为天下书院的建设标准。其藏书崇尚“正学”,以儒家经典为主,通过御赐经书、刊刻经典、捐赠图书、师生编著的方式积累藏书,形成了鲜明的藏书特色。
昨天,常宁市“王船山思想发源地”课题研讨会举行,地点在本人主持的湖南王船山故里研学基地分支基地山水道。原本想就会议纪录以报道的形式体现。现在改了想法,用散文。为何?只因为一个“道”字,大道无形,大德敦化。
《南溪书院志四种》首发式、朱子古琴音乐会、朱子诗词大会……10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考亭论坛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隆重举行。2天半时间里,10多项精彩纷呈的活动,给参加论坛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年我一致力于推动朱子文化的传播,朱子文化增进两岸同胞的情感认同,拉近彼此的距离。”来自台湾阳明书院院长温明正表示。
10月19日,章太炎研究中心第二届小型学术工作坊暨《章太炎研究》集刊创刊交流会在浙江杭州章太炎故居纪念馆开幕。活动汇聚了来自国内十多所高校的章太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以及章氏家族后裔,共同探讨章太炎的学术思想,并就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
今天,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重要作用。穿越千年时间长河,先秦思想在多方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为全球文化多样性提供重要参考,也为现代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个人修养与道德教育等提供有益启示。
《礼记》是西汉戴圣所编选的一部书,取材广泛,来源不一,全书编次错杂,并无完整严密的体系。初学读之,未免茫无头绪。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满足高品质海淀教育建设要求,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于9月26日在京举办“以文化人成就良师——敬德书院秋季会讲暨办院10年研讨会”。
毕教授的研究致力于从哲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学和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出发,探讨儒学与现代性的关系,旨在理解儒学在当代社会的复兴与影响力,今天的讲座即与此相关。
钱穆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历任多所大学教授,著述等身,弟子遍及海内外。钱先生一生学问,有其皇皇1700万字的近百部著作可以为证,而其一生事功,不妨说尽在新亚书院。欲了解新亚书院的历史,有两本书可供参考,一是《新亚遗铎》,一是《师友杂忆》。
通过对朱子道体的几个相关概念作进一步的疏解补充,可以发现,朱子在阐述其“道体”思想时,除理气关系外,还着力分辨本体与形体、本体与发用,并专门提出了“实体”的概念。
本文介绍了阿尔伯特·伯格曼(Albert Borgmann)对公共哲学的探索。
维尔曼的立场说明,我不是一件物品或者拥有自动性但与其他任何人没有任何关系的稳定实体。相反,他论证说,只有在我的叙事被理解为我参与其中的相互讲故事的结果的情况下,它才能说得通。
现实是在你不再相信时仍然走不掉的东西。----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
有消息披露备受尊重的加拿大短篇小说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多多少少是在纵容或默许第二任丈夫杰拉尔德·弗雷姆林(Gerald Fremlin)持续不断地性侵她的女儿,这实在令人感到震惊。
已经不再有主人公了;只有异口同声的合唱。---何塞·奥尔特加·加塞特(José Ortega y Gasset)
全书展示了近代中国的文明变局和经学传统的思想资源,在康有为这里产生的碰撞。康有为不再是传统颠覆者,而是一位站在古今之变的关口,守护文明传统并重构文明价值的“经师”,通过把传统提炼为一种知识和价值的体系,使之有思想的力量消化和应对现代世界带来的冲击、应对中国当时的文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