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春】胡瑗与易学

在汉唐经学向宋明理学转型过程中,胡瑗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其易学承先启后的成就密不可分。胡瑗传世的易学著作,为倪天隐整理的《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总目》将其与程颐《伊川易传》视为“始阐明儒理”的义理易学标志性作品。

【徐洪兴】胡瑗与理学思潮之兴起

在讨论宋明理学的兴起时,人们往往依据南宋朱熹《伊洛渊源录》给出的谱系,从周敦颐开始说起。但这只是从理学的理论逻辑着眼的。

【干春松】胡瑗“明体达用”观的思想史意义与当下价值

宋初政局未稳,赖有孙复、石介和胡瑗等人在各地办学,培育人才。他们通过书院的方式,坚持道德优先的原则,并探索独特的教学方式,在范仲淹和欧阳修等朝廷有识之士的支持下,为二程乃至宋代理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其中胡瑗的“明体达用”之学,尤因其方法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红丽】千年荣耀的传承 跨越时空的文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北宋大儒胡瑗于浙江湖州播撒下的教育火种,历经千年而不灭,其创立的湖学体系,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华夏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而湖学的核心——“明体达用”教育理念,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熠熠生辉,为后世传颂不辍。

黄怀信 著《诗经汇校新解》出版

《诗经》作为国学经典之一,读者众多,意义重大。但传统上所谓“诗无定解”的说法,应该予以纠正,故本书旨在限度地恢复《诗经》旧文原貌,发掘原诗本义,故而先作汇校,再作注释与训译,并提示其意境与画面。综合这些版本及材料进行汇校与评说,对恢复《诗经》原文以及正确理解原诗均具有重要意义。

黄玉顺 著《生活儒学:儒家思想系统的重建》出版暨序言

本书是作者“生活儒学”(Life Confucianism)的选集,从2004年至2021年间作者关于“生活儒学”的大约200篇文章中选出,按照导论、方法论、本体论、知识论、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的大类编排而成。

俞江 著《〈周官〉与周制:东亚早期的疆域国家》出版暨序言

本书是一本以《周官》为基础文献,以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国家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学术著作。通过剥离窜入的注文,首次完整呈现《周官》职文的原貌,溯清《周官》的出身、特点、历史位置,给予《周官》客观评价。同时,结合考古资料,对先秦时期东亚疆域国家的发展变迁及其制度规范进行了考订,并系统、深入地描述了官制、赋役制度···

【陈来】在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4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来开会,我本想讲一点孔子基金会的成就。但成果展览和纪录片都已经展示了,也不必重复了。来的路上看到昨天发的小视频,学典兄有一段讲话,说孔子基金会的成立是中华文化复兴的起点,我觉得讲得很好,层次也高。所以我就不具体讲成就成果了,讲讲我对孔子基金会成立和活动的几点认识。

【杨阿敏】名学者论研治《礼记》之方法

《礼记》是西汉戴圣所编选的一部书,取材广泛,来源不一,全书编次错杂,并无完整严密的体系。

奖金1000万!2024年度“孔子学术奖”申报启动(不限身份,不限国籍)

为了鼓励对中国学研究与发展有贡献的学者,我们计划开展“大韩中国学会孔子学术奖”征集活动。

第三届考亭论坛在三明尤溪开幕

为弘扬朱子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0月16日,第三届考亭论坛在三明尤溪县开幕。

两岸学者齐聚福州研讨《正谊堂全书·杨龟山集》

由福建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主办,福建省图书馆协办的“《正谊堂全书·杨龟山集》的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16日在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举办。

【雷定京】周尧卿与周敦颐:范仲淹的“同调”与“讲友”

周尧卿的经学思想自有其特色,是与范仲淹、孙复、胡瑗等人共为宋初倡导“天人之学”的大家。因此,周尧卿不是因为范仲淹、孙复、欧阳修、曾巩等大儒的赞扬才得其名,而是因为其经学本就具有较高的价值。

茅台《厚德赋》全文来了,成《茅台玖章》发布会亮点

“仰古贤之祭天,礼白茅于高台。”10月11日下午,在《茅台玖章》发布会上,舞者翩翩起舞,说者娓娓道来,随着著名学者、辞赋家、诗人、诗词理论家刘长焕创作的茅台《厚德赋》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得以呈现,一首高扬“厚德”之风的诗赋成为全场亮点。

冯渝杰 著《神器有命:汉帝国的神圣性格及其崩解》出版暨后记

“神圣汉帝国”的证成,关键在于深掘当时人的感知和体认,本书即是围绕原始道教的成立、汉魏禅代的发生与汉家秩序的崩解所展开的一次“心灵考古”。

【吴钩】宋王朝的权力结构

前些天,我们讲了宋王朝的君权、相权与台谏(1、宋王朝的君权;2、宋王朝的相权;3、宋王朝的台谏),今日我们再从整体上总结一下宋王朝的权力结构。首先需要指出一点,宋朝的这个权力结构当然不是什么“三权分立”,而是一个复合式的“二权相制相维”。“制相维”正是宋人自己提出的概念。

邓洪波教授在莲池书院讲解东亚书院文献

10月11日上午,莲池讲堂第40讲在莲池书院(古莲花池)直隶图书馆开讲。本讲中,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以“东亚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为题,从东亚书院与书院文献概述、东亚书院文献的分类与特点、东亚书院文献的研究与整理和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国学讲座。

“国际儒学的新方法与新动态”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

10月11-13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国际儒学发展报告》编辑部承办的“国际儒学的新方法与新动态”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

山东大学“哲学治疗与国学智慧的中心互鉴”国际会议成功召开

2024年10月12日-13日,山东大学“哲学治疗与国学智慧的中西互鉴”国际会议(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Integration of Philosophical Therapy and Chinese Wisdom,Shandong University)在山东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杜泽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忠孝节义”

我们国家历史非常长,区域非常广,在全世界来说它是非常大的、文明特别长的国家,是一个文化大国,它的资源非常丰富。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