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注疏校议》,凡六卷,是杜泽逊先生在整理编纂《尚书注疏汇校》的过程中撰写而成的一部学术札记。
《尚书注疏汇校》共二十卷,由山东大学杜泽逊先生主持编纂。该书所用底本为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十三经注疏》本,所用校本共18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礼”为特质和表征的文化。“礼”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所有行为、仪节、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等都属于“礼”的范畴。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政治思想和社会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70余位专家学者,从文献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多维视角,就礼学文献、礼仪制度、礼学思想、礼法关系、礼乐文明的现实关怀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据说明年的古装电视连续剧会有一波宋朝题材的爆发,已知的有《大宋少年志》《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宋宫词》《孤城闭》等,时代背景均设定为宋朝。不知这将会带动一波宋朝热呢,还是属于要毁宋朝的节奏?
近些年来,阳明学研究如日中天,相比之下,朱子学研究却略显冷清。作为宋代新儒学的代表,朱子思想的丰富性仍有不断解读和展示的空间。面对当下“朱子学再出发”的学术呼吁,这本书对朱子学进行了一次“重新解读”,旨在通过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进路,从朱子文本中“重新解读”出以往被忽略或被遮蔽的朱子哲学的意义。作者专门撷取了朱子“···
现代以来学界一般都以《白虎通义》一书杂于谶纬而轻视其思想品质,但事实上《白虎通义》引纬不引谶。在对谶纬的研究中,有以谶纬为一物者,有分谶纬为二者。经过对《白虎通义》之引纬书的研究,可分辨谶与纬在性质与内容上的不同。并且,其所引纬书部分合于《白虎通义》解经之旨,而不同于谶纬本身神话化、迷信化的世界观。《白虎通义···
通三统是公羊学中重要理论,具有多重理论意义。通三统要求存二王后,要求以天下万民为本,不私一姓,是对特定政权之合法性的限制。三统之说源于三正,这是其天道依据;其实质则为忠、敬、文三教,蕴涵着德教文质互变的规律。“通”三统的真正思想力量不在于要把三种不同的“统”并包进来,而在于以一贯之道去“通”这三统。仁政施于上,德教···
“朱张会讲”确实非常有名,对岳麓书院、对儒学本身都影响深远。今天把它当作一段佳话、一种良好的学风来传说,当然不能说错,但它深刻的思想史内涵、激烈的观点交锋、复杂的影响效果,我觉得更应该得到揭示和清理。这不仅可使佳话更精彩,也可使书院的底蕴与光辉从记忆中激活而契入当代思想建构散叶开枝。
本书的主旨即是结合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理论诉求,以原始儒家文献为中心,对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生命伦理思想的探究。
《情感与秩序: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中心》立足于对儒家现代性困境的认识,试图回到儒家思想的原点时代重新思考儒学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类根本性问题,认为先秦儒学始终坚持以生活、以人伦日用为立足点,强调人伦关系的常理常情,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人伦日用的秩序构建。
本书集中反映了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在本书中,汤先生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命题与理论基础入手,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对应于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三个价值
陈献章(一四二八——一五〇〇),字公甫,号石斋。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江门学派。
汉语“传统”的名词义项包括“既有的事情”和“根本的事情”,后者可以体现在前者当中,前者并不全都属于后者。
本网讯(记者田钰琳)12月19日至20日,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方志远在贵阳孔学堂展开了关于王阳明其人其学问的讲座。他从王阳明身处的时代背景,王阳明生平经历及学术造诣三方面阐发了时代环境如何造就了王阳明,王阳明又如何从时代境遇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圣人。
2018年11月15-16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及《阳明心学的历史渊源及其近代转型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儒家哲学文化:‘儒家心性之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四川大学蔡方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湖北大学周海春教授、湖南大学张俊教授、武汉大学欧阳祯人教授等9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
2018年12月20日,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四十八期)”在知新楼A1916举行。此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儒学会会长,朱子第二十九世裔孙朱杰文教授主讲,讲座由翟奎风教授主持。
有关过不过耶诞节,想起一段大半年前的笔记来——昨日见某群有学者诋佛老,滔滔不绝。因思读华阴王山史书,记前贤先儒亦有礼佛老者——邵尧夫见佛则拜。
此礼就《大唐开元礼》“学生束脩”斟酌损益,保留终请而许以及东西受束脩、南北受礼,以见敬慎。惟前期就位,从便改师在东阶上、学生在门东为师在东阶上、学生在东阶下,仍正南北位。
本书是黄宗羲《明儒学案》的改写本,以王阳明心学为主线,所介绍的人物,、吴与弼、娄谅、方孝孺、王艮、顾宪成等儒学大家,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方式与思想,对人与自然的理解,能给我们提供一种生活与追求的典型,由此揭开广大生命帷幕之一角,而看到一种新生命之可能,从而改变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