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朱子学的研究要素与浙学开拓

晚宋以后的两浙朱子学研究是对浙学的开拓。由于朱子学研究不完全是纯思想的哲学分析,具有明显的思想史特征,因此其研究要素除了思想本身以外,至少还包括地域、时间两个维度所涵摄的若干内容,实际研究需要依据问题作出相应取舍。同时,政治与朱子学构成了重要的基础性关系,由此切入的研究需要依据思想周期作长时段的分析。

韩国朱子后裔“朱子故里”江西婺源寻根

韩国朱子后裔一行27日来到“朱子故里”江西婺源,举办寻根问祖典礼暨朱子宗亲家谱揭幕仪式,祭拜朱氏一世祖朱瑰,共叙乡情。

【吴钩】将皇权关进笼子里

中国古代有没有“专制皇权”?这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问题。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既然君主处于权力金字塔之顶尖,那皇权一定是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的,皇帝一定是口含天宪、出口为敕的。也许在帝王“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的秦始皇时代

【陈居渊】明清时期的徽州易学

明清时期的徽州易学,源于徽州地方性教育的繁荣、学人传习易学活动的自觉与家族易学氛围的熏染,是在维护程朱理学、阐扬阳明心学、回归元典、重申图学等学术生态中培育出来的奇葩。作为明清时期徽州学术的风向标,徽州易学研究样貌的差异与每一次转向,虽然仍烙有理学或朴学的印记,但是已不完全囿于理学或朴学的反哺,而是融入了徽州···

【杨国荣】学以成人,成己亦成物

我的治学之路始于华东师范大学。从1978年入学到1988年师从冯契先生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我在华东师大度过了10年求学时光后,留校任教至今。回忆当时的学习场景,与冯先生的接触并不频繁,于我影响至深的,还是他的学术著作。

“阳明学与世界文明”青年哲学研修营报名启事

日往月来,大道运行。吾辈生而有幸,躬逢中国文化、世界文化及人类文化过渡之时代。文明生发,亟需哲学导夫先路。贞下起元,有赖青年承担重任。舍青年,无哲学之兴。舍哲学,无青年之兴。舍哲学,无从养成无问东西的胸怀,无从养成清楚的思想、省思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广阔的眼界和自由独立的人格。

【陈赟】“三代王制”与中国思想的开端问题

从中国思想奠基的意义来看,孔子及其集团与六经乃是最为重要的事件。孔子及其集团通过对六经的整理,一方面总结了上古政教遗产,类型化地区分了帝、王两种政教史观,另一方面又开辟了治教出于二的新格局。三代王制对于中国思想奠基的意义必须通过孔子之道才可以理解。孔子集团从三代之法中提炼出三代之道,对西周王制的总结而建立的“···

【吴钩】反驳钱穆先生

钱穆先生于我个人的读史经历而言,有重大意义。我少年时多读鲁迅、柏杨杂文,对中国历史、对传统文化持一种反传统的浅薄启蒙主义立场。直至年岁渐长,对国史了解渐深,此时读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著作,才慢慢将自己的历史观扭转过来。

【冯时】观象授时与中华文明起源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留弃的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然而就一部真实的历史而言,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显然极不完整。

【虞万里】两汉经师传授文本寻踪 ——由郑玄《周礼注》引起的思考

新说与新文本是一经分立多家博士之基本前提。厘清由汉读所产生的异文异词乃至异句的文本脉络,无疑是对当前比勘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异同时妄议经师窜改、增删和盲目寻求先秦不同文本来源的一种警示。

【姚育松】责任伦理与儒家工夫论:船山《读四书大全说》另解

责任伦理是由韦伯特别针对现代性政治提出的政治伦理,以之与意图伦理相对待。责任伦理亦可兼顾道德存心与实践结果之好坏,故此儒家的道德学说与责任伦理并不相互排斥。从船山的《读四书大全说》中,可以发现船山的工夫论是与责任伦理相契的。这主要表现在船山反对将格物与致知打成一片,因此其论修身的根本意向是投射至具体对象以为事···

【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诠释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思想是一种原创性极强、自本自根的政治理论体系,具有不容忽视的现代价值,其最大的特点和基点是在“诚意正心”基础之上的“修身”。

陈赟著《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以〈殷周制度论〉为中心》出版暨序论、后记

王国维自视其《殷周制度论》为“经史二学的大文字”,但其“藏经学于史学”的进路一再被遮蔽。本由史而经,由观堂先生而上及历代诸儒,对西周王制要素的继统法、封建、禘礼,尤其是宗法等,进行了详实而具有系统的阐发,试图在规模、广度与深度上呈现西周王制的基本架构、制度基础、精神原则、理念根基。

【许石林】日本人为什么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超过了王羲之的《兰亭序》?

姚安民先生是我父亲的好友,其人其书,深得我父亲的喜爱,以为不尚奇谲,不趋时俗,不以媚求宠,望之如见太古之民之风,稳重端方,朴实质直,似可接前人之德。

汾州府文庙:祭先贤,传文脉,汾阳中学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成功举办

2019年2月24日,汾阳中学高三学生走进汾州府文庙,举行“祭先贤传文脉学子心中国梦汾阳中学2019届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刘冬颖】《诗经》与“诗教”

《诗经》在一代又一代学人的不断诠释中,逐渐形成为一部具有政治、道德、伦理,以及礼仪、音乐、文化综合教育意义的经典著作,在塑造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郝建杰】诗教与礼制的离合

“诗”“礼”“乐”为形成“礼乐文明”的三大元素,“诗教”“礼教”“乐教”为建构“诗礼文化”的三大要素。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诗教与礼制互动关系中的诗礼文化而言,两者或离或合,大略经历了五次历史性转型,形成了以下五种离合类型

【张庆利】《左传》中的《诗》

顾颉刚先生在《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中论到“周代人的用诗”,将它们分为四种:“一是典礼,二是讽谏,三是赋诗,四是言语。”又说:“诗用在典礼与讽谏上,是它本身固有的应用;用在赋诗与言语上,是引申出来的应用。”(《古史辨·三》)可见,前二者是《诗》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后二者则是时人对《诗》的运用。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后···

悼念李学勤先生— —岳麓书院的几则追忆

惊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学勤先生因病于2019年2月24日0时11分去世,不胜悼惜。先生被学术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先生的去世,是学界的重大损失!

【周仁成】《朱子家训》走入英语世界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或《朱柏庐治家格言》,乃明末清初朱用纯所写。全文共五百多字,以儒家“修身”“齐家”为宗旨,语言通俗明白,形式对仗工整。自其问世以来,一直是我国大众喜爱的蒙学读物范本与国学经典读本。近年来,家风建设成为新时代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表征,《朱子家训》也迎来了出版史上的高···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