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文化:儒家心性之学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2018年11月15-16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及《阳明心学的历史渊源及其近代转型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儒家哲学文化:‘儒家心性之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四川大学蔡方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湖北大学周海春教授、湖南大学张俊教授、武汉大学欧阳祯人教授等9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

儒家文明论坛:朱杰人教授谈《朱子家礼》与礼学和礼教的重建

2018年12月20日,由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共同主办的“儒家文明论坛(第四十八期)”在知新楼A1916举行。此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儒学会会长,朱子第二十九世裔孙朱杰文教授主讲,讲座由翟奎风教授主持。

【许石林】有关耶诞节的马后炮(外二则)

有关过不过耶诞节,想起一段大半年前的笔记来——昨日见某群有学者诋佛老,滔滔不绝。因思读华阴王山史书,记前贤先儒亦有礼佛老者——邵尧夫见佛则拜。

钦明书院冬至延请礼议

此礼就《大唐开元礼》“学生束脩”斟酌损益,保留终请而许以及东西受束脩、南北受礼,以见敬慎。惟前期就位,从便改师在东阶上、学生在门东为师在东阶上、学生在东阶下,仍正南北位。

方武著《明儒学案——民族文化再觉醒》出版

本书是黄宗羲《明儒学案》的改写本,以王阳明心学为主线,所介绍的人物,、吴与弼、娄谅、方孝孺、王艮、顾宪成等儒学大家,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方式与思想,对人与自然的理解,能给我们提供一种生活与追求的典型,由此揭开广大生命帷幕之一角,而看到一种新生命之可能,从而改变我们的一生。

第二届“麓湖峰会”暨第四届“国学与大学德育论坛”在广州召开

12月12至13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麓湖峰会”暨第四届“国学与大学德育论坛”在麓湖畔山酒店举行。来自国内外50多所院校、文化传播机构的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陈慧】古典诗教的现代转化——读黄德海《诗经消息》

经典的产生固然有其历史语境,但经典的意义却有着超越具体时代的普遍性,《诗经》的教化功能正是通乎古今的普遍意义所在。回到《诗经》“读法”的问题,古典诗教与《诗经》的解释传统密不可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诗经》作为一部伟大经典的特质所在,避免扁平、浮泛、庸俗的阅读方式,避免使之沦为一种廉价的“诗意”消费,而是沿着前贤···

黄德海著《诗经消息》出版暨陈慧书评

青年作家、批评家黄德海在《诗经消息》中,通过对两千多年来历代解《诗经》之言说的解读、辨析和拣择,以此去探寻《诗经》产生时代的历史图景,以及后世著名解诗人的内心关切和用世情怀,揭示出《诗经》中的诗歌,为什么历代圣贤不将其仅仅作一般文学看待,而确信其中的“微言大义”从而被奉为“经”的道理所在。

【儒家邮报】第301期(儒家网十周年特辑)

《儒家邮报》主要为各界人士提供与当代儒家有关的各类信息,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所刊登的文章并不完全代表编者的立场和观点。《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

【科斯提卡·布拉达坦】谦逊的人有福了

如果知识不是力量而是力量的反面,会如何呢?我说的是真正的、有补偿作用的知识。比如,要成为正派和体面的人,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地远离权力吗?事实上,如果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高成就源于彻底地抹去自我,这是我们能够触及的生存底线,又会如何?

经典诵读、祭孔典礼、君子文化、非遗……衡阳多措并举构建书香校园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书香校园,发挥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近期,衡阳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组织协调各中小学校掀起诵读经典之风,举行祭孔大典,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席草龙”走进校园,为全市各中小学生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推动未成年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

《朱子学文献大系:历代“朱陆异同”典籍萃编(全六册)》出版

因“朱陆异同”之争而生的历代专题学术著述,数量夥多而情况复杂。其传世者,初有明程敏政《道一编》,首倡朱陆“早异晚同”之说;继而王阳明作《朱子晩年定论》,乃“引朱以合陆。

【李萃茂】王阳明的南赣诗文

王阳明不仅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明代文学大家,他的诗文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有独特的魅力。《四库提要》说他的诗文“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亦自足传世也”。即便对王阳明很反感的清代学者李光地也承认“他才高,信笔写来,便有唐人风韵”,“阳明诗,某少时略皆成诵”。

【彭靖】四十年间科举研究的变化

2003年11月1日,加拿大温哥华,UBC大学展览馆。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事馆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主办,上海市嘉定博物馆、北京东方润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在这里成功举办。期间,共展出中国的科举文物图片250余件

“新清史”的挑战与中国话语权的坚守

12月22至23日,“清代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是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把握统一多民族中国原则,树立中国在面对西方学术世界挑战···

【董璞中】文化包容必须基于文化自觉——再议国人过“洋节”

我们并非盲目排斥和反对西方宗教文化,而是深以中西文化之融合为忧。在中国社会教化缺失之境地下,西方宗教之文化之流行,实则无法让西方宗教本土化、宗教化。

【刘根勤】我看“抵制耶诞节”

在文化领域,我一般不支持公权力过分介入,容易变味。不过宗教层面的事情的例外。讨论这个事情,吃力不讨好,因为涉及学术、政治与信仰等领域,有难度,而且敏感。

【黄晓林】在诗言志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诗”在教化国民、移风易俗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从“诗”的情感抒发中,了解社会和时代的脉动。所以,“诗”与国家的兴衰、社会的稳定、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

【黄晓林】“福”至心灵

我对“福”字的理解,最早还是几年前从勘定一这本杂志的栏目开始的,这本杂志的第一个栏目,也是最重要的栏目,以前叫“名人与读书”,在厘定完其他的栏目之后,总感到这个栏目还是有点问题,表达的不是很到位,但也没有想到特别合适的。

【黄晓林】乡土

看到“乡土”这两字,就会让人想起许多许多!“乡”的繁体是“鄉”是个会意字。表现的是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用酒食款待别人的情状,是人与人平等的面对面的坐在一起,轻松愉悦的吃饭饮酒。这里没有尊卑之差、长幼之别、男女之分、高下之区,有的只是人与人至真至爱的那种情感,那种乡情。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