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雷 著《费密学案》出版暨后记

杜春雷,1984年生,山东高青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四川大学中国史博士后,现为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巴蜀文化的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等多类项目,参与《儒藏》《巴蜀全书》编纂,执行主编《儒藏学案》《儒藏论坛》等。发表学术论文、···

【王鹏】阳明精舍雅集记:仲夏之旅,儒心共契

甲辰年六月十六日,余承仁和兄之约,定于翌日赴修文县阳明精舍,与贵阳诸贤会晤。是日,晨光熹微,余别毕节高铁站,辗转至贵阳北,立德兄及其挚友已候多时,遂并辔驱车,直指阳明精舍,距城七十余里。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十四年

[春秋]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十三年

[春秋]十有三年,春,齐侯(人)、宋人、陈人、蔡人、邾(娄)人会于北杏。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十二年

[春秋]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

【柯小刚】心斋与素王:《庄子·人间世》的春秋微言

《庄子·人间世》有可能是一篇隐秘的《春秋》心史。《春秋》公羊传的结尾,孔子有三叹:“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何休注:祝,断也)。西狩获麟,子曰:吾道穷矣。”

【吴钩】宋朝人可以吃到什么水果?

宋代风俗画具有高度的写实风格,是文献难以替代的历史镜像,是我们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珍贵图像史料。相比之下,花鸟画的史料价值不是很高。不过,宋朝的花鸟画依然可以告诉我们诸多关于宋人生活的信息。比如,多幅宋人花鸟画都绘有水果,让千年后的人们能够确知,这些水果品类至迟在宋代已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李健源】牟宗三对胡宏哲学心性结构的继承与转化

相较于陆王心学,牟宗三的儒学理论构想更多是借由对胡宏哲学中心性结构的继承与转化,尝试以之解决儒学传统中天道论与心性论如何贯通的问题,使儒家心性之学的普遍性基础得以确立,为重建价值秩序与人文精神提供了基于宋明儒学资源的一种思路与可能。

【陈延斌】中华传统家礼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礼是基于民族心理、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典章制度与文化样态,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中华礼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由礼义、礼仪、礼节、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法、礼治、礼俗构成的体系,家礼亦然。

【王达三】儒家文化的守望者——《原道》和陈明

今年是《原道》创办30周年,业界举办了一个庞大的纪念会。不过,作为《原道》创办者和灵魂人物的陈明,站在了会议及合影照的边缘——或许是“边缘人物安乐边缘”吧——这和10周年时的纪念大异其趣。现将20年前写就纪念《原道》10周年的两篇小文贴出来,对比下,有意思。

刘崧 著《孔子:共美生活对话录》出版

本书围绕《论语》一书,开掘孔子的问题意识,探明孔子思想的内部结构,拣择孔子最为重要的核心观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集中阐释其思想。全书以对话体写成,设定两个对话角色(匏瓜与木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展开诘难式问答。问答作为好奇的最佳表现形式,正是哲学的原始发生状态,意在扣问读者的心灵,把读者一同代入哲学的行动。

[宋]朱熹 撰 [宋]张洪 齐熙 黄士毅 编 彭树欣 导读、整理《朱子读书法》出版

世之读书为学,有怠忽间断而终无所获者,亦有勤劳终日用力多而所获少者。朱熹后学亦有此困惑,故集粹朱子读书为学要道之言,纂为《朱子读书法》,刊刻以传后世。四书、经史的治学门径,为学的弊病迷误,朱熹的剀切苦心一一可见于此。

【郑梦娟 [日本]内田庆市(UCHIDA Keiichi)】从文化交涉学看东亚早期文化图景

文化交涉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相关讨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文化交涉学研究者强调的关键词包括“跨领域”“跨文化”“跨地域”“多对多”“多元化视角”“从周边看中心”。本报记者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郑梦娟和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东西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近代东西语言文化接触···

“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结项成果鉴定会暨成果修订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7月22日,“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结项成果鉴定会暨成果修订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刘馨阳】这一路,朱子从书中走出来

十天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十天里,我经历了过去没经历过的,我感受了之前没感受过的。

【胡静昀】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不被后人遗忘

这次重走朱子路,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意义非凡。在这几天中,我感受到了和以往不一样的生活。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十年

[春秋]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九年

[春秋]九年,春,齐人杀无知。

【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庄公八年

[春秋]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