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齐鲁访学驻研计划”山东大学专家讲座第三讲暨儒家文明论坛第一百一十九期“儒学作为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在知新楼A座2116会议室成功举行。
2025年6月14日上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明德学堂开班仪式在知新楼A1916会议室举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赵卫东教授,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鹏程老师出席开班仪式。
2025年6月17日,以“柯·创之城 博·聚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绍兴)研学活动欢迎仪式在柯桥区委党校隆重举行。柯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潘晓东,市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建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处长王若阳先后致辞讲话。我院副院长潘建国先生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主题讲座,系统梳理了阳···
日前,由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创共演,历时三年打磨的原创音乐舞台剧《此心光明》在该校文化中心洵美礼堂举行首次全剧幕汇报演出。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是书院中的佼佼者。
“溪山悦读”品读经典——《礼记》读书会于2025年6月12日上午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涵远读书楼如期举行。本次研读篇目为《礼记·投壶》,延续了读书会读活经典、体悟礼乐的学术传统,并创新引入“演礼”环节,使师生沉浸式体验古礼,深刻体悟其中蕴含的礼制精神与人情之美。本系列读书会由王胜军教授、刘青衢博士发起,每周四持续举行,迄今···
2025年6月1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历史系主办的学术讲座在蒙民伟人文楼B201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英国布莱顿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苍龙博士作题为“民间儒家教育何以复兴?兼谈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学研究”的专题演讲。讲座由我系助理研究员楼庭坚主持,吸引了校内多个院系的师生参加,现场气氛热烈。
6月13日上午,由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宣传部、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双桥经开区图书馆、大足区图书馆等单位承办的《诗与中国人生》公益讲座在双桥经开区文化馆三楼多媒体厅成功举办。
《国际儒学》2025年第2期目录
在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家训、家书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家族传承的重要法宝,中外家训、家书各有千秋。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中国传统家训文献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众家训之首”。
从巴比伦的泥板文书到殷墟的甲骨卜辞,从玛雅文明的“长计历”到《崇祯历书》的中西合璧,历法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人类文明认知宇宙的“时空符号”。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以及气候变化、经济不平等和社会分裂等紧迫的挑战接踵而至,培育一个充满活力的文明需要重新致力于促进团结、尊重多样性的原则。儒家思想作为孔子的古老教诲,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它通过强调“和”与共存,为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法意味着,这些价值的适用性不仅在一个国家之内,也适合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及关系。简言之,人类共同价值不仅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制度形态的国家共同追求的普遍性价值,也是适用于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各个文明之间关系的价值,应是联合国的目标和宗旨的价值表达,故也可称为“世界价值”。特别是,其中···
近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发布《2025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
《阳明的故事·龙场悟道》贵阳孔学堂特展17日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开幕。
2025年6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功举办了“风动与教化:诗经学的多元开展”学术沙龙。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受邀参与本次沙龙。
2025年6月14-16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与海宁市黄湾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张九成与宋韵文化”暨第八届“江南儒学”研讨会,在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成功举办。
“黄鸟一声天地春,无边气象尽更新。”在乙已年到来之际,又迎来了儒门传薪书院两年一次的新生招募,如果您想不断提升自己,想系统了解国学,想回归传统,传薪书院是您不可多得的选择!
作为至高的德性,中庸之道弥散于人的日常世俗化生活,通过具体的路径与德性,以可操作的方式得以践行,诚是统摄全部的基础与力量。中庸之道的根源性存于历史中的人及其实践,在充分彰显根源性的同时,中庸之道以形上形下的一体贯通赋予自身以理据与意义,亦因此转而成为根源性的哲学。
唐君毅的生生哲学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核心问题:万物生生的存在本原是什么?万物生生的运作机制是什么?万物生生是否有价值趋向?在思考这三个问题时,唐君毅自觉地汲取了易学的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