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冀儒讲坛第廿四讲在大者学社·安吉书院精彩开讲。本期讲坛邀请汪乃兵老师为到场粉丝解析《传习录》与王阳明心学智慧。汪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内心修养与道德自觉,为现场学员带来了一场思想的洗礼。
阳明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而无论他身处何种环境,与师友往返的究心论道则是始终如一的。即便是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阳明亦与二三同志坐中军讲“良知”之学。阳明的讲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常常首举最切近人心的事亲之孝来展开,所以总能达到言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对他来说,孝道绝非只是用来教人的空头讲章,他自己也是终身持···
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成功举办。这场学术盛事不仅加深了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更为解决现代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古典智慧的启示,彰显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儒家伦理思想,特别是《中庸》所蕴含的伦理智慧,对于当代社会治理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近代以来,国门开而西学渐,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经受洗礼,对古人来说不言自明的一些东西,对近人变得生疏隔膜,难以索解。
重庆图书馆,为中国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重庆市主要文献信息收集交流和服务中心,也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重庆市文明单位。其前身是“国立罗斯福图书馆”,1987年定名“重庆图书馆”,2007年6月重庆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孔子博物馆《礼乐东方——孔府旧藏中和礼乐文物展》持续开展中,展览展出了诸多祭祀孔子所用的礼乐器。其中,豆作为最常见的礼器之一,出现在许多套祭祀礼器之中。
在孔子博物馆《礼乐东方——孔府旧藏中和礼乐文物展》中,“商周十供”“雍正黄地彩绘缠枝牡丹纹画珐琅五供”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观赏。观众们在赞叹古代工艺精巧的同时,也常常会发出疑问:“什么是五供?”“十供比五供多在哪里?”
11月29日,第二届“孔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优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孔子博物馆隆重举行,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场融合孔子文化与现代创意,彰显“文化至道・生活之美”主题赛事的圆满收官。
11月14日,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名家论坛暨广东省社科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举行。
北宋张载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开创了理学与关学的辉煌篇章。11月29日晚,由陕西省教育厅指导,陕西师范大学与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联)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和哲学书院承办,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关学研究院、音乐学院、西安市关学研究基地、西安文理学院关中书院协办的大型原创历史···
2024年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中山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共同主办的“古典学与人文研究的现代取径”青年学术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成功召开。
2024年11月6—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来自世界各国古典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家、青年代表和媒体人士就古典文明的精神、古代经典研究、古典学与文明互鉴、古典学与人类未来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论语》是孔门问学心得之集结。今欲通治群经,须先明“微言大义”。欲明其微言大义,当先求之《论语》,以其皆孔门问答之词也。求之《论语》,若不能得旨,并是微言;得其旨者,知为大义。一时并得,则虽谓仲尼未没,七十子未丧可也,岂非庆快之事耶?故《论语》一书,六经之精要也。
中者,无过不及之名。民受天地之中而生,是性之体也,其用之在人,谓之庸。庸,常也,用也。朱子曰: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唐文治先生曰:盖中庸乃最有用之学,故以位天地,育万物,参赞化育为···
朱子《大学章句》曾造成了明德属「心」还是属「性」的争论,对此,船山认为明德直指为心,乃心之本体,也是心统性情之心,性澄明于心的过程就是此心与外物相接发出情的过程,这体现出「以心显性,用中备体」的思维路径。
数字卦的名称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包括酝酿、产生、传播、基本统一和继续使用五个阶段。
湖南走向世界,有很多张亮眼的名片,而王船山这个名字,就是其中非常夺目的一张!
在春秋时代,除郑国子产等几位世卿有心救世以外,本人原在下层地位,而有心救世的,像战国时许多人物一般,或许不见得没有,但却没有一人能和孔子相比,这从所有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可以肯定
11月24日,书院复兴和文化发展——中国文化书院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活动为中国文化书院40周年系列活动之四,由中国文化书院主办。来自政府机关、知名学府、新老书院等近百名嘉宾齐聚一堂,为我国书院复兴使命和文化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泰岱巍巍垂俎豆,秋阳皓皓照宫墙”。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开始把儒家学说奉为正统,供奉孔子的庙宇——孔庙也就渐渐地与文庙联系起来,成为教育与教化功能兼备的场所。位于孔子故里的尼山书院,就是一所典型的“庙学合一、尊儒育人”的千年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