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人】我认识的朱高正及他的阳明学研究 ——《本体即工夫:走进阳明学》序

高正兄的新书《本体即功夫——走进阳明学》要出版了,他要我写个序。我很为难,因为我不懂阳明学。但是他认为我能写,而且应该写。我想想也是,我可以不写我不懂的东西,写一点我懂的事情。

礼乐与先进 ——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先进》通讲

2021年10月24日下午,第十一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先进》通讲如期进行。本次读书会由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洙泗书院院长助理宋立林教授担任主讲,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魏衍华担任与谈人。五十余位专家学者、书院同道及儒学爱好者们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活动。活动···

【秦华】兴于诗 游于艺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美育践行路径

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文人士大夫的博雅教育,一种是艺匠的实用教育。博雅教育主要通过“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与艺术品位,其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师徒式或类学校式(如汉代的洪都门学、北宋的画院等)的专门培养;艺匠实用教育主要是培养实用性的艺术人才,教学组织形式有作坊、教坊、家族传承···

第七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文化书院、中华孔子学会、中华书局联合主办的“书院文化传承与教育改革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最近在北京市海淀区敬德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古代教育思想与当代教师发展”“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华经典重诠与传统文化教育”等三个主题作了深入研讨。

【朱汉民】以现代气息讲述历史文化

不久前,6集纪录片《岳麓书院》在湖南卫视播出,受到关注。“无论面临怎样的挫折和荣耀,始终坚持逆而不坠、悲而不颓,始终昂扬着向死而生、舍我其谁的气势。”这是《岳麓书院》对中国精神的最高礼赞。该片以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页页美丽厚重的画面,论述了岳麓书院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揭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弦歌不绝的···

【许超雄】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与地方社会

2021年10月23日,“国家治理与地方社会”工作坊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上海市历史学会协办,旨在探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与地方社会,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从而为当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梁林军】张謇:在传承中推进书院革新

私塾、义学与书院是中国传统文教的公共载体,作为传统士人、科举时代的状元,张謇受益于义学和书院教育。张謇曾在南京钟山书院、惜阴书院求学,师从钟山书院山长李联琇、惜阴书院山长薛时雨,并且向凤池书院山长张裕钊问学。张裕钊后至北方保定莲池书院任职,张謇还曾专程拜访。

【李文文】朱熹怎样讲“四书”

唐代以前,儒学以五经为经典,《论语》和《孟子》尚未正式列为经书;《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未有特殊地位。四书并重始于北宋,而正式结集则成于朱熹。在宋代理学家心中,四书亦是经学,与其他诸经相比,四书的地位更为重要。《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是朱熹一生用力最勤的著···

【毛朝晖】经学在现代学术中的艰难定位——唐文治与无锡国专的课程改革

现代教育是否还需要保留经学课程?经学课程适用于大学、中学抑或小学?经学在现代学校课程中如何定位?这些问题都在民国“读经问题”的讨论中引发广汎争议。唐文治在民国“读经问题”的讨论中是力主读经的一位代表人物。自然,经学的现代学术定位也是唐文治必须面对和回应的问题。

【毛朝晖】唐文治的经学“大义”及其对汉宋、中西的会通

现代经学面临两个突出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处理经学内部长期存在的汉宋之争;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回应西方科学方法的挑战。作为晚清民国之际江南地区著名的教育家和经学家,唐文治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回应。他的治经方法旨在超越汉宋之争而回归孔子,在“孔门家法”的旗帜下,他以孔子及孔门经说“大义”为归,既超越了汉宋,也会···

【陆建华】孔孟之间的儒家人性世界

孔孟之间的儒家人物从总体上讲都把人性问题看作道德问题,因而都集中讨论人性的价值指向问题,给人性作善与不善或者说善与恶的价值判断。

【儒家邮报】第364期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绝世华章 天纵豪雄——痛悼朱高正先生丨温海明

成性存存,易道继圣统,乾坤吟绝代华章;行天健健,玉帛止干戈,两岸悲醒世豪雄。

慟悼朱高正先生丨林安梧

高哉危乎,念彼年,拳打老賊,无我无人, 任才任氣,闢迷途,倒法統,成就民主,康德未康,哀无進步;正也奇矣,思今日,筆誅群邪,用志用心, 惟肝惟膽,開王道,建太平,追求共和,孔丘有孔,盼有先機。

朱高正先生大陆亲友追思会预告

朱高正先生大陆亲友追思会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