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季氏》通讲

2021年11月28日下午,第十六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季氏》通讲如期进行。本次读书会由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宋立林教授担任主讲,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魏衍华老师担任与谈人。数十位专家学者、书院同道及儒学爱好者们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活动。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博···

第七届中韩人文学论坛召开

11月25—26日,第七届中韩人文学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韩国教育部次官郑钟澈发来书面致辞,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叶海林、韩国教育部大学学术政策官洪玟植代读。韩国研究财团理事长李光馥出席会议并致辞。

【王瑞来】考亭有知音,转精集大成 ——《朱熹文集编年评注》述评

两千多年,主导传统中国思想的,不是宗教,而是儒学。先秦儒家,以孔子为代表,整理旧籍,确立五经。进入大一统时代的汉王朝,儒学成为事实上的国教。以后,虽与时沉浮,但一直居于上层建筑的主流地位。历史进入宋代,科举大盛,士大夫政治蔚成主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书人不仅拥有以天下为己···

【郜喆】“进化之理,文明之要,以礼为本”——廖平的“礼三本”文明进化论兼及对康有为···

《伦理约编》是晚清经学家廖平所作伦理学讲义。在该书中,他用进化的方式重构了儒家经典中的伦理思想。首先,他将《仪礼·丧服》中的尊卑伦理主体,构拟为具有时间维度的进化符号。以此为线索,廖平把《荀子》“礼有三本”说,拆分为从“奉一天”到“礼三本”的历时结构,使得孔子创制之“礼”成为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化法则。最后,廖平又···

【吴钩】小臣狂骂王安石

近日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谈郑侠弹劾王安石的文章,文章是严肃的,但标题却是公众号小编所拟:《公元1074:一位小官决定冒死反抗王安石》,这个标题很有误导性,让人误以为反抗王安石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但事实上,在王安石执政之时,并没有一个宋朝人因为反抗王安石而冒杀身之祸,郑侠并不会因为反抗王安石而有性命之虞,郑侠自己也明白这···

【关素华】内圣外王:哲学家王安石的思想世界

2021年是王安石一千年华诞。一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止,他究竟是“一世之伟人”还是招致“靖康之祸”的祸首?他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为了厘清上述问题,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千年王安石”专题,邀请多位宋史学者从政治、文学、哲学等层面多维度展示王荆公的面貌···

赵平略教授主讲“王阳明与贵州精神”学术讲座

为进一步推进历史学一流专业建设、积极提升我院本科生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我校“新文科”建设,2021年11月23日下午,由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主办、东方思想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阳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王阳明与贵州精神”学术讲座于学院201会议室成功举行。

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862场)暨“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心学···

2021年11月28日上午,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862场)暨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在贵州大学人文楼308会议室成功开讲。

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860场),李建军主讲中国人的传统生命观

2021年11月26日,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860场)暨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成功开讲。特邀贵州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建军教授,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国人的传统生命观”为题,为现场百余名师生作了一场主题鲜明、层次分明的精彩演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育工程启动仪式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原贵州大学明德学院)阳明书···

为合作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阳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2021年11月28日,由贵阳信息科技学院、贵州播雅书院主办的“问道阳明——贵州高校+传统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育工程’启动仪式”在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原贵州大学明德学院)阳明书院举行。

【专访】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钱宗武:探索《尚书》汉字文化研究新范式

汉字,是华夏文明最显著的标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富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华夏文明的密码,又是打开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汉字是独特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字里有乾坤”“一字一世界”,其形音义及其发展演变蕴藏着复杂而神秘的文化信息。《尚书》是汉字记载的最早的政史资料汇编,不仅保存了汉字有些现已湮没无闻的构形义,···

【儒家邮报】第367期

《儒家邮报》系公益性非赢利的电子出版物,编辑人员亦系义工,刊登、转载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费及其它版权数据,著作权、出版权事宜完全归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rujiayoubao@126.com;订阅《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至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订阅”;退订《儒家邮报》请发一封空白电邮到:rujiayoubao@126.com,标题为“退订”。

“家风经典读书会”之《孝经》第一讲在深圳开讲,青年儒家学者领读

王舒墨是美国杜克大学在读博士生,同时也长期研究儒家学说。这一次,他结合对历史经典的体悟与自身实践的经历,向听众分享儒家孝道。

【刘伟】“绝地天通”: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国家宗教转向

“绝地天通”与其说是历史事件毋宁说是宗教事件,仅从历史、哲学角度去探究还远远不够。我们应从宗教层面切入,结合神话及其相关文献记载进行综合讨论,才能真正做到对“绝地天通”的全面理解。这不仅是巫觋专职化、王权神圣化的逻辑起点,而且促使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古代国家宗教逐渐形成并日益成熟,也使原始宗教的核心要素得···

【杨朝明】《论语·卫灵公》 —— 修道立德,躬行仁义

下半部《论语》,前面几篇是《先进》《颜渊》《子路》《宪问》,然后是《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这样的篇章逻辑,从篇名看就很用心。如果说颜渊、子路、原宪在“先进”的孔子弟子中分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也在社会政治中分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篇篇名是《卫灵公》,提到卫灵公,我们就会自···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