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孔子的心性理论

心性论思想是早期儒家思想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线索。从《孟子》《荀子》到新近出土的文献都显示,“心”与“性”是他们各自文本话语体系和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从这一核心概念出发,他们才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思想体系。那么,作为儒家思想开创者的孔子,他的心性理论是怎样的?这一心性理论与后代儒家的心性论思想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杨国强】文化迁流中的“中国本位文化”意识 ——读陈寅恪先生

以陈寅恪先生的学问而论,我们隔了好几层,所以不敢妄发议论。今天应会议的安排在这里略陈一己之见,只能是把陈先生当成中国近代历史变迁中产生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象,选取他的三段话,就我的认知所及,说一点个人的理解。

肖永明 著《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出版

本书是肖永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学·书院·社会——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书院》的最终成果。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最终在清末因改制而退出历史舞台。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书院虽历经曲折,但就总体趋势而言,则一直呈不断发展之势。

【陈良】邹穆公与孟子会晤之后……

山东省西南部的邹城是一个县级市,地方虽不大,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是邹鲁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邹城古称邾国,又称邾娄,是周代方国之一。第一代国君曹挟,系高阳帝颛顼后裔,被周武王分封于邾。起初,邾国只是鲁国附庸,疆域大致相当于如今邹城全···

【王振刚】重文德兴学校:古代文化向心力建设的重要路径

“重文德,兴学校”作为“正风俗”“治国安邦”的重要策略,备受圣明君主及政治家的青睐。“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周公在总结夏、商两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德治教化思想,后经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等儒家学说的发扬光大,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

【周可真】经师、人师: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又字石户,度变姓名为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朝廷批准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从祀文庙,从此,他们被举世公认为清初“三大儒”。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更盛赞顾炎武“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姚小鸥】《关雎》兴象及其文化内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一篇的开端,人们耳熟能详。然而,诗篇所言“雎鸠”为何鸟,它与全篇意义的内在关联如何?这种关联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值得进一步探讨。最早提出“雎鸠”为《关雎》兴象的现存文献是《毛传》。《毛传》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

【张玖青】海昏侯《诗》简与汉代《诗》本问题

朱凤瀚《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竹简〈诗〉初探》(《文物》2020年第6期)对海昏侯墓出土《诗》本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使我们对海昏侯《诗》简的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1200枚《诗经》简,虽然多为残断简,但数量如此大的《诗》简对我们讨论汉代《诗经》学相关问题意义重大。

山东省儒促会在章丘区举办《七夕文化与中华美德》公益讲座

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会长李长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华美德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平生,原山东建筑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宋伯宁,济南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旭玲,山东大学档案馆原馆长、山东大学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培平,山东大学报出版社编审王桂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任雅萱,山东省···

【宋睿】从奥运健儿身上感悟中华孝道的力量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的出色战绩令世人瞩目。其中,跳水小将全红婵“碾压式”夺金,天才般的表现,引发全民关注。据报道,早在全国跳水冠军赛摘得桂冠时,全红婵就曾坦言妈妈看病需要很多钱,想通过努力训练跳水,用奖金给妈妈治病。面对光环和荣誉,没有所谓的“豪言壮语”,一颗质朴而真切的孝心感动着无数中国人。

【胡艺华】新时代新“七夕”: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绕不开而又常谈常新的大众话题。数千年来,“七夕节”以其美好的情感愿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唯美的人文意境、通俗的话语表达,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代代相传,在时代变迁中继古开今、不断延展,成为中国传统爱情主题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齐泽垚】中国爱情节:七夕节的当代转换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佳节七夕节,自从《诗经》《古诗十九首》赞颂牛郎织女双星相恋以来,华夏儿女年年都过“七月七”。经历代演化,乞子、乞巧、乞美、乞功名、晒书、葡萄架下听悄悄话等民俗事象逐步融入七夕节庆,但无论如何演化,牛郎织女的爱情主线一直是七夕···

【余东海】仁本主义宣言

儒家文化以仁为本,即仁本主义文化。儒家是中华文化的主统和最高代表,中华文明的主要缔造者和建设者;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基本原则,中华特色的五大普世价值。儒家和中华一体两面:中华是儒家的生命寄托,儒家是中华的精神本质。

【韩书安 董平】钱穆汉宋观的转变及其意义——以“经学即理学”的评价为线索

对于“经学即理学”的评价,钱穆早年秉持严厉批判的态度,晚年则逐渐转向温和的认同,这反映了他在汉宋观上从“尊宋抑汉”到“汉宋等观”的转变。这一转变与他晚年研治朱子学的经历有直接关系。基于经学与理学是朱子学的两个面向之独特认识,钱穆提出了“会通博综”的治学理念,主张考据、义理兼尽,融汉宋之学于一罏,最终回归于儒学的大传统···

【田飞龙】为什么香港民主要拒绝“选举揽炒主义”?

香港一代人的“民主青春”将会逝去,“爱国者治港”及其新选制将塑造何种民主文化与民主生态,是“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一个历史谜团。而香港社会自身仍是香港民主重建的最关键力量,精英的责任伦理,民众的制度学习与理性投票,对新选制的民主认同、参与和维护,都需要对选举揽炒及其一切煽动破坏形式严格“说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