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毅】民初祭孔及其困境:以湖南长沙为例

本文以长沙为个案,探究民初长沙祭孔的演变及其原因,检视民国初年长沙祭孔的实际情形及其所遭遇的困境,并藉此探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

【张敏】“袁氏当国”时期的央地军政关系析论

军事改革需要国家领导者和政治精英共同的智慧和经验,进行长期的努力。后发现代化国家更需要在中央军事集权的前提下,进行央地适度分权,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需要防止地方主义的政治分裂,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国家认同,其分权方式应通过法治化实现。

【吴钩】宋仁宗差点成了被告

在宋代,“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是挺常见的,宰相都有可能被布衣告上法院。有网友留言说:民告官不算什么,问题是平民能够告皇帝吗?如果不能告,即便再开明,也是皇权专制。

【陈赟】对传统儒家形上学的推进——评杨国荣先生的“具体形上学”

杨国荣先生的具体形上学,拒绝了各种抽象的形而上学,拒绝了本质主义的儒学;在世界哲学视域中,在儒学的当代发展的脉络中,具体形上学乃是生成中的儒学,是接续儒学从中国的哲学到东亚的哲学再到世界哲学的发展的最新成果。

【王中江】心性论的多元性与孟、荀“心性论”描述的非单一性

孟子和荀子一正一反的主要设定,只是强调了人性、人心的一个方面。由于人性、人心的其他层面是无法否定的,结果就是孟子和荀子在主要的一种设定之下,实际上还用不同方式设定了人性、人心的另一个层面。这从他们人性论的基调上看似乎有矛盾,但从客观事实上看却并非如此。

【李华】数与德 ——荀子对思孟的非难与孔门易学分野

《荀子·非十二子》对子思、孟子的非难,是人们得以了解孔孟之间儒学传承状况的重要记录。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竹简《五行》篇重见天日后,思孟五行说得到确证,相关争讼似已尘埃落定。然而,荀子对子思、孟子的非难最终落脚于二者对“仲尼子弓”之学的淆乱,这也提示我们,荀子指斥思孟背后还存在着学脉传承的分歧。由此入手可以发现,荀子···

【许石林】烹小鲜:好人尤其要警惕自己的雄心壮志

深圳大鹏湾畔的居民,每天早上去市场上买菜,到水产档一看,没有了小鱼虾,就会说:今天没有菜吃!在他们看来,那些整齐的网箱养殖的大鱼大虾都不是好东西。只有那些小鱼虾才是海的味道。我在大鹏吃过一种小红虾,至今吃过的其他各种虾都不能和它相比。

[日]贝冢茂树 著《孟子读本》出版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孟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战国时代,诸侯混战,城市国家兴起。第二部分介绍了孟子其人的一生经历,从推行政治主张到退而讲学。第三部分为本书主体,作者选择了《孟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译注,并结合时代和孟子本人来讲述作品内涵。作者以一个日本学者的冷静、客观的认识,有温度地描述了乱世中的孟子···

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举办讲座,程苏东主讲战国《诗》学的演变

2019年9月6日下午,“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程苏东老师应邀莅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作了题为《从王典到圣典——关于战国<诗>学演变问题的一点思考》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鲁小俊老师主持,曹建国老师、李会玲老师、钟书林老师、汪超老师、李广宽老师、韦胤宗老师、赵昱老师出席。

【李海超 陈继红】论阳明学的良知自然观

由于肯定了良知之量的自然,良知之价值自然与功能自然因各自具备了自足性而出现了关系的紧张。为了消解良知自然观的内在紧张并谋求儒家心学的现代开展,一个可取的方案是:以良知成长的自然替换良知之量的自然。

明体见用——方旭东新著《新儒学义理要诠》出版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办

自1980华东地区宋明理学会议及1981年全国宋明理学会议的召开到今天为止,宋明理学研究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宋明理学诸多领域都形成了丰厚的理论成果,但即便如此,在一些主题的探讨上仍有可推进之处。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方旭东教授的新著《新儒学义理要诠》通过对新儒学物性论的分析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推进至较为深入的理论层···

【张道奎】儒学复兴路径刍议

儒学的复兴,是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个新动向。这个新动向由涓涓细流到汇聚成潮,走过了近三十年的时间。

2019全球祭孔图集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为了集中展示全球各地祭孔活动,儒家网特别编选年度图集,以飨读者。

“2019年国学师资培训班暨曲阜成师之礼·朝圣之旅研学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教育有着祭讲合一、庙学一体的传统。洙泗书院作为儒家祖庭,充分地体现了祭祀和讲学合一、文庙和学堂一体的传统,而来自南岸的种子教师们,幸运地在祖庭感受和体验了这样的传统,

【齐城】儒家学派的政治哲学及教育思想 ——兼谈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的文化价值

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不仅表明中国人不忘传统,感恩先人,而且表明中国教师始终牢记“有教无类”的宗旨,对所有学生给以一视同仁的关心和教诲;牢记“因材施教”的原则,探索最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和方法。据此而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国教师节可谓“善莫大焉”。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