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民】元气淋漓的熊十力

在现代新儒家“三圣”中,如果将马一浮先生定位于飘逸之高人,将梁漱溟先生定位于“倔强(直)的行动者”,那么,熊先生则应定位于具有原创精神的“元气淋漓”的哲学家。此元气淋漓之义有三,表现在学术品质,乃是元气充沛的原创性精神;表现于性情上,则是直率本真的魏晋风度;表现在哲学取向上,则是元气淋漓的生命哲学。

彭国翔著《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修订版)》出版

本书是作者在从事纯粹学术思想工作的同时,对时代的文化与价值方面做出的相关思考,以“重建斯文:儒学与当今世界”为题汇集而成。全书分为“儒学的时代反省”、“儒学经典与世界”、“儒学与宗教”、“儒学与政治社会”、“当代儒学人物”以及“有关儒学与当今世界的访谈”六个部分。修订版在初版基础上增加了诸多新内容,包括整个第四部分“儒学与···

【杨朝明、褚燕】《周礼》成书问题再思考

关于《周礼》成书有多种说法,从周公作《周礼》到《周礼》成于西汉,前后竟长达千余年。综合梳理分析前人研究,结合《国语》《孔子家语》中的有关材料,“周公作《周礼》”的可能性极大,特别孔子言其为古制,尤其不可轻忽。《周礼》的价值体现在文献、制度等方面,更体现在它具有的思想意义上,《周礼》的确是研究西周文明的重要桥梁。

【王帆】《诗经》中重章换词的叙事功能

“重章”是《诗经》中常见的一种篇章构成形式。《诗经》的重章,有两方面受到学者的特别关注:一是诗章为何要重复,即诗歌重章叠唱的形式缘何产生;二是为什么重复中有变化(变化部分称为“重章换词”),它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张玖青】《诗》与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国度。作为儒家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先秦的诗教旨在整体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准,使人达到成就君子仁德的目标。

二程理学思想当代价值高峰论坛在河南嵩县举行

春光明媚,百花争艳。4月12日—14日,国内50多位儒学专家云集嵩县,研讨二程理学思想当代价值。

“阳明学与近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近年来,王阳明和他创立的阳明学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王阳明一生知行合一。阳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石志刚】古人的勤学之风

中国历史长河中,勤奋者中不乏帝王、名臣、学者。这些杰出人物通过自己勤奋治政、勤奋为臣、勤奋好学,在社会中倡导勤奋之风,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政治和历史影响。仅以部分古代学者为例,来展示其倡导勤学之风的努力和成就。

【傅守祥】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充分利用新乡贤文化的内驱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蒋绍愚著《论语研读》出版暨前言

本书是作者在2007年给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博士生开设《论语研究》课的基础上写成的。

孙钦善 著《清代考据学》出版

《清代考据学》是一部对清代考据学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总结的开创性专著。本书首先综观中国古文献学史,对考据学的内涵和实质作了明确界定。

首部诗经题材音乐剧《诗经·采薇》“升级版”再现天桥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剧目,首部诗经题材音乐剧《诗经·采薇》将于5月18日和19日亮相天桥艺术中心。

【高寿仙】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大学衍义补》是一本怎样的书?

《大学衍义补》充分展现了“通古今之变”的意识,对于涉及的各项政务,都“采六经诸史百氏之言”,在参考历朝史实及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丘濬以这种方式编纂此书,并非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政治智慧和治国方略,以解决他所处时代的现实问题。

“荀子思想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山东兰陵召开

4月5日,荀子思想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兰陵召开。会议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共兰陵县委、兰陵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