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梧】从「五四后」到「后五四」——基于“存有三态论”思考中华文明在21世纪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发展、文化生根」,迎来了崭新的机运。人们进到现代之后,应当克服「主客两橛观」,回到人之为「活生生的实存而有」的生命真实。如此一来,才能从「本能之能」、「知能知能」进到「觉性之能」,寻求文明交谈及人类和平的可能。

【田飞龙】何冰B站“后浪”演讲与五四精神的叙事难题——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

来自20世纪历史尘埃中的旧式启蒙话语固然日益浅陋而可能遭遇“爱国青年”的鄙弃,那些抱残守缺于旧式话语而无视当代中国进步性及爱国青年之精神自觉的人固然可能呈现“遗老”状而愤懑幽怨,甚至诋毁封杀新生力量,但新时代真正的价值缔造任务是否就可以通过何冰式的正能量演讲而得到解决呢?

【瞿骏】钱穆与五四运动的互动

2018年11月,四川大学“中国史青年沙龙”(第一期)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召开。本期所讨论的主题是“钱穆与五四运动”,由华东师范大学瞿骏教授担任引言人。本文为瞿骏教授的演讲纪要。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