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世以来的政学互动揭示出,政治批判意识强烈的宋明理学与秉持保守宪制精神的经制事功学形成了极富辩证意味的张力结构,后者尤能维系经世传统的政治成熟心智。转入现代,西学移植下的变革思维成为主导,理学精神改头换面重获新生,深得治体论精义的立国思维隐没不彰。立国与变革的张力结构被倒置,变革宰制下的现代学术话语与政治···
中西方都有“治体论”,但各有特色。我不赞成将“治体论”作为“政体论”的对立物,它们之间不应该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互相参照的关系,它们完全可以在相互观照的过程中丰富自身。
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需要正视悠久传统的深层延续性。那些曾经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构建因素,至今仍然在中国转型进程中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如何 传统,如何应对现代,如何开发新的政治理论活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政治学人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