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慈善文化会讲”是在第八期基础上进行的深化和总结,主题为“慈善的多元理想类型及其实践形态”,尝试对比考察中国传统儒家慈善、社会工作、农村基督教、道教慈善、现代学校等不同领域的慈善文化类型及其实践模式。
“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在观察和分析当下的中国慈善时,我们将传统的“体/用”思维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依据“体/用”框架逐一讨论慈善领域中涉及到的重要话题。自2018年12月以来,“慈善文···
“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在观察和分析当下的中国慈善时,我们将传统的“体/用”思维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依据“体/用”框架逐一讨论慈善领域中涉及到的重要话题。自2018年12月以来,“慈善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持的“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项目,致力于以“体用”范式为指导,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慈善文化会讲”作为本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旨在为交流慈善文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搭建开放的公共平台。自2018年12月以来,“慈善文化会讲”已连续成功举办七期,···
2020年12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六期“慈善文化会讲” 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439会议室顺利举办,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持的“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项目,旨在以“体用”范式为指导,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交流慈善文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公共平台,是本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自2018年12月以来,“慈善文化会讲”已连续成功举办五期,主题涉及儒家慈···
“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在观察和分析当下的中国慈善时,我们将传统的“体/用”思维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依据“体/用”框架逐一讨论慈善领域中涉及到的重要话题。本期主题是“当代自由主义慈···
自由主义确实没有提供一套激励利他的伦理学说,甚至原则上就不可能提供这样的伦理学说。但是,在自由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确实存在利他行为,这些利他行为不是源于自由主义的理念和逻辑,而是源于非自由主义的理念和逻辑。基于自由主义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为非自由主义的利他理念提供了良好的生存与运作的环境,从而激发了利他行为···
本期会讲聚焦自由主义慈善文化,以“体/用”思维分析其慈善理论与实践,探讨体用合一的机制与规则。
“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在观察和分析当下的中国慈善时,将传统的“体/用”思维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依据“体/用”框架逐一讨论慈善领域中涉及到的重要话题。本期主题是“儒家慈善文化与自由···
“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
“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
2019年2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二期“慈善文化会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顺利进行。
“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在观察和分析当下的中国慈善时,我们将传统的“体/用”思维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依据“体/用”框架逐一讨论慈善领域中涉及到的重要话题,本期主题是“儒家慈善文化体···
“慈善文化会讲”作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慈善文化行动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知行合一”的“行动性研究”,推动学界与业界创建、践行、传播“体用合一”的现代中华慈善
2018年12月16日,李守力先生参加由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一期“慈善文化会讲”,受聘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并发表就职演讲:《从经学视野看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