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与儒学比较研究论坛在希腊举行,杨国荣教授应邀出席

2023年7月3-8日,The Aristotle–Confucius Symposium on Ethics for the 21st Century在希腊名城Athens(雅典)与Thessaloniki(萨洛尼基)举行,会议以亚里士多德与儒学的比较研究为主题,同时涉及更广意义上的中西哲学关系。

华东师大杨国荣教授当选中国哲学史学会新一任会长

日前,在中国哲学史学会年会上传出消息:经理事会成员选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当选为中国哲学史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第七、八、九届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会会长陈来教授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

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启动:杨国荣主讲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

第2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将于6月27日-7月1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的600余位学者将举行近100场学术研讨。

杨国荣讲述中国哲学与“世界性百家争鸣”

9月12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简称“高研院”)成立。作为高研院成立系列活动之一,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处、湖南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岳麓书院讲坛之“人文大家谈传统文化”专题系列讲座。9月25日,特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先生在线开讲“···

杨国荣 教授著《“具体形上学”四书》重版

全书包括四卷:《道论》《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四者既脉络相通,又各有侧重。以史与思的交融为进路,“具体形上学”既基于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又以世界哲学背景下的多重哲学智慧为理论之源,其内在的旨趣在于从本体论、道德哲学、意义理论、实践智慧等层面阐释人与人的世···

【伍龙】儒学视域中“人”的温情与关怀——论杨国荣教授儒学研究的特点

杨国荣教授的哲学研究始终与“人”的问题密切相关。秉承着“史思相宜”的治学路径,杨教授深入借鉴并阐发了儒家思想中与之相关的理论资源,一方面对一些概念予以创造性的转化,呈现“接着讲”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将其置于中西哲学的视域中,凸显其特质。

【陈赟】对传统儒家形上学的推进——评杨国荣先生的“具体形上学”

杨国荣先生的具体形上学,拒绝了各种抽象的形而上学,拒绝了本质主义的儒学;在世界哲学视域中,在儒学的当代发展的脉络中,具体形上学乃是生成中的儒学,是接续儒学从中国的哲学到东亚的哲学再到世界哲学的发展的最新成果。

【朱承】走向世界哲学的理论儒学——论杨国荣教授的儒学研究

杨国荣教授的理论儒学以世界哲学作为背景与潜在的对话者,着意从观念层面去界定儒学的本质性内涵,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揭示儒学思想的理论蕴含、建构儒学思想的演变逻辑,强调儒学的精神性意义和规范性价值,主张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哲学应与西方哲学相互激荡,进而成为世界哲学必要的理论资源。

杨国荣著《政治、伦理及其他》出版暨引言

作为当代哲学中的显学,政治哲学诚然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仍需加以辨析。作为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政治哲学热做的冷思考,探讨了政治的正当性、合法性、有效性等问题,并在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关联中,展现出道德对于政治正当性的制约。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