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价值教育比公民教育更为重要,《四书》进课堂与教材特别重要

栏目:谏议策论
发布时间:2017-06-25 10:02:54
标签:
郭齐勇

作者简介:郭齐勇,男,西元一九四七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学院院长,现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社会兼职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熊十力哲学研究》《熊十力传论》《守先待后》《文化学概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等。

原标题:传统文化扎根中小学的三大关键

作者:郭齐勇

来源:原载《人民教育》2016年11月第22期,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国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促进中小学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我们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在中小学扎根,已成为当下朝野的共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广大教师、孩子心中扎根?


本文拟探讨相关问题,就教于方家。


一、理念


我们首先要叩问的是,我们让中小学生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认为,目的有二:


其一是通过浸润,让孩子们学会做一个好人,将来做一个好公民,养成君子人格,有一定的理想境界;


其二是慢慢让孩子们懂得并爱好中国文化,将来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意识。


传统文化中有知识系统、价值系统与信仰系统,这三者是不可分离的。


我们的教育主要是阐释知识,渐成系统,慢慢让孩子们体会其中的价值意蕴。


至于终极信念方面,那是他们成人以后,直至晚年,慢慢才能从生命经历中体验到的。


经史子集的经典中有很多志士仁人的故事,他们堪称楷模,其为人为学之道,千古传颂。


我国古代的教育是成人的教育,强调学为做人,肯定人品的修养、陶冶的重要性。


传统教育的核心是如何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尤其是道德的人。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以德行为先,以人格修养为重。


孔子倡导的“为己之学”,启发人自觉修德、讲学、闻义而行、改过迁善。他主张“士志于道”,“君子怀德”,“仁者安仁”,“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如此则老百姓“有耻且格”。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这就暗含着修养自身与服务社会的一致,故《大学》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三条纲领是递进的关系。大人之学的内涵:彰明天赋予人的内在德性;在人世间服务大众,除旧布新;以至善理境为最高目标。


孔子指示了教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君子人格,追求圣贤的境界。儒家的成圣人成贤人,道家的成真人成至人,佛教的成菩萨成佛陀,都是理想人格的追求。


孔子认为,通过教育与修养,人可以把握仁、智、勇“三达德”,成为全面发展的、具备了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清廉、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经过礼乐的熏陶,可以成为有文采有品味的“成人”。


如果达不到以上标准,那至少能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在长久困顿中也不忘平日的诺言。


理想的人是全面而纯粹的人。荀子发挥孔子的“成人”思想,指出: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


荀子在这里是说,君子人格的目标是全面、完满的,是通过遍读群书,思索、研究、体验,并以人格典范为榜样不断实践而达到的。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消除防碍纯全之学的利欲的诱惑,扶持、保养坚定的意志与信念,把握住自己,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坚守做人的原则,正确应对各种形势与环境,最终成就自己,成为完美的人,即真善美如统一的人。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同学们渐渐地懂我们的历史文化,爱我们的历史文化。民族、历史、文化,三者是有密切关联的。


全盘西化思潮的影响,使得人们蔑视、鄙薄自己的祖宗文明,文化虚无主义与价值相对主义流行,遗祸无穷。


我们通过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渐渐有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


青年人、成年人对自己文明的文化认同,是我们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认同的基础。除了文化认同,还有伦理共识,这是法治社会得以建构的基础。


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助于同学们取得伦理共识,从小对维系家庭、社群的基本伦理有深入骨髓的认知与体验,对长治久安大有裨益。 


二、教材


我们希望语文、史地、德育、思政,甚至体、音、美等各课程、教材与读本中多一些传统文化的因素,包括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因素。


还可以专门设置一门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并编好教材。现在各地都在抢编此类读本、教材,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明显带有功利化与工具性的趋向。


编好教材,编者首先要有正确的目的、理念,其次要有相当的国学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儒释道,蒙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民族与地方习俗等素材丰富多彩,我们充分照应到多样性,特重生动活泼的各种材料,选取可读性、趣味性的内容。


尽管如此,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碎片化,而应有其系统性、整体性。我们还是要强调多样性中隐然有统一性,这些教材的编撰一定要有上节我们所说的理念的指引,即不忘价值理性,不忘教育目的。


我们从各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文化传统的教育,一以贯之的还是让学生逐步理解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人之所以为人与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根本道理,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这是中心的中心。


当然,不能硬性地灌输,而应是春风化雨的浸润的方式。


选取反映中国精神、中国故事,内容形式俱佳、情文并茂的的范文特别有意义。


可以学习姚鼐编《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编《经史百家杂钞》,吴楚材、吴调侯编《古文观止》,蘅塘退士(孙洙)编《唐诗三百首》的经验,甚至可以直接选用其中的内容。


上述姚编《类纂》、曾编《杂抄》还特地选了古代不同的文体,如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等。这对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特色,也十分重要。


国学入门书目,比较全的是梁启超提出的,共25种,涵盖四部。


可以由易到难,从中选取恰当的篇章。编撰中小学教材一定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近代的教材也有可借鉴之处。清末民初有一大批教育家都在做传统道德的近代转化工作,尤其从行为举止、礼貌用语方面加强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品行教育。


近代中小学与诸多报刋利用传统蒙学读物、《四书》等资源,接上新时代的新道德,并倡导从生活实践做起的办法,值得珍视。


《弟子规》中对孩童举止方面的一些要求也被继承转化了,如要求孩童站立时昂首挺胸,双腿站直,见到长辈主动行礼问好,开门关门轻手轻脚,不用力甩门等。


成立于1904年10月的天津私立中学堂,严范孙校长亲笔写下40字“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此校后即为南开中学,该校从容止细节上培养学生的自重与尊人。这都是从日常生活上把私德推为公德,把道德、人生教育落到实处的实践活动,对社会的移风易俗起到了良性的作用。


我国传统从来就重视道德价值“上以美政,下以美俗”的社会功能。民国时期的“风俗改造”、建立社会公德及中小学修身课程中的“公民教育”,促进了近代社会与人的精神转型,而且当时的媒体与教育界重视规范日常公共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改变不良风俗。


蔡元培先生在留德期间撰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商务印书馆于1912年至1921年间共印行了十六版,他还为赴法华工写了《华工学校讲义》,两书在民国间影响甚大,今人合为《国民修养二种》一书。


蔡先生的用心颇值得我们重视,他创造性地转化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道德资源来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的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


蔡先生强调,孝亲是美德!有这一美德的浸润、养育,成就了一个君子的健康的心理、性情、人格、品质,增益了斯人的公德、正义,使其为国家、社会,为公共事务负责任,忠于职守,甚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就是蔡先生讲的“国之良民即家之孝子”。反之,在社会交往与公共事务中不忠诚、不庄重敬业、不讲信义,不亷洁奉公即是大不孝。


蔡先生强调家庭为人生最初之学校,善良之家庭为社会、国家隆盛之本。他认为,如私德不健全,则很难有健全之公德。受到家庭内部的爱的熏陶,在家有孝心孝行者,走上社会后自然而然地会把这种爱推广到团体、社会、国家,此即为仁义、忠爱。可见,家庭与社会、私德与公德虽有区别,但不是绝然对立的,恰恰是有着有机联系的,是可以推己及人、由内而外,逐步加以推扩、实践与体验的。


我认为,《四书》系统进课堂与教材特别重要。


如果初三至高二的学生集中学习《四书》的大部分内容,会使他们终生受用无穷。


学习的顺序还是按朱子说的,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再读《孟子》,再读《中庸》。


三、师资


现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最缺乏的受过基本训练的教师。


建议各高校的国学与文史哲院系,广为开办长短不一的训练班,培训当地中小学教师。


建议各地职能部门组织好师资培训工作。


从长计议,还是要有国学学科的设置,让国学有户口,名正言顺地培养师资。


中国传统讲的教育,是全面的、广义的教育,包括今天的知识教育、技术教育、道德教育、生死教育、艺术教育、身体教育等德智体美的各方面,也包括今天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系统。


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首先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教育渗透到社会各子系统之中。


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还应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老师与家长不仅要学在前,尤其要行在前,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教育的方法是亲师取友,教学相长,师生不脱节,相互砥砺品节,这也是值得效仿的。


教育的中心与重心,一是通过通过技艺来培养君子,寓教于礼乐射御书数之中,二是通过理解经典、实践经典来培养君子,故有诗教、书教、礼教、乐教、易教、春秋教。


礼乐之教是基础。礼是规范身形的,乐是陶冶心灵的。接受乐的陶冶,和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油然而生,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常常如此,使人内心安宁,长期浸润,可以体验天道。


接受礼的训练,养成守礼的习惯,举止庄重而有威仪。心中和乐,行为庄敬,鄙陋、骄奢之心不易滋生。君子如此,可以影响民众。礼乐可以调和人的性情,端正偏颇,调节心理失衡。君子的温润豁达的性格与刚毅不苟的品节是靠养育而成的。


我们现代的公民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年轻人认同、建树“公民身份”、“公民权责”、“公民资质”。但仅此还不夠,还应进行价值教育。


价值教育比德育与公民教育更为重要。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正是价值教育。


现代社会不仅要强调公民的权利观念,而且还要重视其所应具备的责任与德行。


中国教育特重生命与性情教育,有着十分丰富且生动的内容与实践性,在今天的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中,特别是公民教育与价值教育中,完全可以做创造性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