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刘强先生《论语新识》读后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18-12-19 02:39:51
标签:论语新识
郭齐勇

作者简介:郭齐勇,男,西元一九四七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学院院长,现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社会兼职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熊十力哲学研究》《熊十力传论》《守先待后》《文化学概论》《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等。

刘强先生《论语新识》读后

作者:郭齐勇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一月初五丁丑

          耶稣2018年12月11日

 

刘强兄是当代儒学的新锐,为人很谦和,学问有底蕴。他的大著《论语新识》是难得的好书,我极力推荐给学界,特别是青年读者。本书集古今《论语》注释译解之大成,每章下都有三方面内容:新注、新释、新识,都有卓见,尤以新识为特长。我简单谈点读后感。

 

一、抓住重点,正讲《论语》。儒学是正学,《论语》记录的孔子与当时人的对话,充满浩然正气,讲的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大中至正之道。《论语》是中国人必读的书,第一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其宗纲。现今有关《论语》的解读,有歪讲的,有俗讲的。所谓歪讲,是剑走偏锋,张扬作者自己;所谓俗讲,是阉割儒家的风骨。刘著堂堂正正,中正平直,凸显孔子思想精义与核心,完整准确地讲述夫子之道,有新见而不自夸,通俗又不媚俗,这很了不起!

 

二、先训诂,后义理,言必有据。《论语》解释学史上,最有标尺意义的是朱子的《论语集注》。朱子解读的原则是先训诂,后义理,即先把一个个字认清楚、注清楚、讲清楚。刘著也是这样,先把字、词、句讲清楚,这是讲明义理的前提。刘著集中古今有代表性的《论语》注释本,无论是训诂,还是义理,必有根据。朱子很聪明,讲义理时,选择几条宋人有代表性的释读,然后简明断以己义,值得效法。

 

三、重孔门师徒论道问学的具体场景,从对话与故事中体验圣贤人格。《论语》中有师生对谈的场景与故事,十分生动,脍炙人口,可以排成一幕幕话剧。刘著对其中之真实语境的揭示很是了得,点醒夫子应机设教背后蕴含的幽默和深意,便于读者理解夫子之精神气象。如对四科十哲的深入探讨,对“过犹不及”、“各言尔志”、“吾与点也”、“子路结缨”的解读,刘著都能联系《孔子家语》及出土文献等资料予以创造诠释,令人击节叹赏!


四、既然是研讨,最后也提点意见与建议。一,似还可以精练,要言不烦。本书“新识”部分引前人的解释或自己的阐述,略有点冗长。48万字的书,部头太大了,最好在40万字以内。二,对时人有的解读的评价过头了。特别是在某些段落、部分之尾颂扬某人,易让读者以为此段、此部分源自某人。盼坚持独立见解,不迁就,不附合。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