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笑非】文化復興的邏輯及實例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9-08-20 00:32:34
标签:汉服、經學大會
吴笑非

作者简介:吴飞,字笑非,号太常、经礼堂,男,辛酉年(西历1981年)生,山东济南人。业郑学,尊周书院(网站)、道里书院(网站)管理员。出版有《汉学读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4月)《礼学拾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

文化復興的邏輯及實例

作者:吳笑非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佈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己亥七月十一日庚辰

          耶穌2019年8月11日


【第二屆春耕園經學大會論文】

 

中醫和漢服的復興,是有啟發意義的文化事件。我們不應僅停留在現象的認識,而應該深入思考其背後的社會發展規律,並升華為理論,服務於我國軟實力的塑造。

 

一、復興的邏輯

 

1、【院校缺乏活力】體制內院校或研究者不給力。中醫是人才被阻斷,思維模式、教學方法失傳。服飾研究是考古化,缺乏服飾意識。總之,建國以來的支持提供了相當的資源,但院校研究的活力未被激發,缺乏社會實踐精神,沒有古今會通的意識,甚至唯西方馬首是瞻。實事證明,在這種狀態下,體制內單位連保存古物的能力都是欠缺的,因為文化不僅僅是物質遺產,更是如何使用,如何傳播的存在。這些東西都需要廣泛的社會互動才能保存。

 

2、【民間取得成就】中醫是民間保存了師承體系,有人是擁有西醫資格,但自我改造成純粹中醫;有人是父子授業,沒上過大學,但從背誦經典,抓藥摸脈一點點訓練出來。由於他們的低學歷,或者思維方式不同,或者為人清高,往往是無證行醫。但由於父輩的關係網,以及實實在在的療效,以及基層政府的通情達理,他們在城市的底層,或者城鄉結合部,或者縣城,默默堅持了下來。漢服的復興是靠青年的力量,自發的民族情懷和審美情操。有人注重禮制,爬疏文獻,在興起的初期就復原出精準的裁剪,並擴展到禮樂的復興;有人倡導行動,身著漢服,讓路人看到中國的形象;有人滿懷激情,維護民族的尊嚴,痛斥網上辱國的漢奸;有人走向實業,生產漢服,艱難維持。漢服要有影響,就要在網上發帖,就要拉人上街。也因此,我們見證了基層政府的善意,在那個網絡言論魚龍混雜的時代,在那個維護穩定的時代,主張漢服,復興文化的青年人得到了尊重和保護。也許是出自每個人內心的文化情懷,總之,這十幾年成就了日本人、英國人都無法想象的文化現象。

 

3、【官方認可參與】對中醫,是國家改革了中醫教育體系,勇於承認了學院體系在培養中醫師方面的不足,從而提出了研究生跟師要求。然後進一步在民間發掘名醫,並賦予他們收徒門診的權力。漢服界,是隨著青年人的成長,有人進入了研究單位,從而進一步掀起了文物、文獻研究、服飾復原、禮樂復原的熱情。

 

二、關鍵要素

 

1、【民間活力】民間是廣義的民間,參與者未必沒有體制內身份(如西醫師倡導中醫,或理工科專業青年教師宣傳漢服),但他們是以純民間的心態參與的。民間身份的優勢,是更接近社會,更感受生活,更體會守道的辛苦。這種民間精神是可貴的,是打破社會階層,溝通職業分工的力量。現在有人把民間貶低成業餘,非正規的代名詞,這是錯誤的。中醫的崛起就證明了民間師承的有效性,以及僵化的所謂“正規教育”可能造成的失敗(所謂:說理絲絲入扣,就是療效不佳)。同樣,我們今天能看到如此正規如此豐富的歷代漢服,也是因為漢服興之初就有青年人提出了嚴格的學術要求,對文獻、復原的要求遠超過今天的服飾學主流。他們的禮樂復興已經隨著指導的電視劇走近普通百姓,而絕不只是幾篇論文。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上大多數國民尚不識字的時代,從繁華的江南到尚是蠻荒之地的海南島或大西南,都能為我們的國家貢獻頂級學者。可見民間固不能一概而論,但人才卻需要我們珍惜和發掘。這點,我們要實事求是,要敢於解放思想。

 

2、【官方善意】行政機關永遠是走在時代前列的,因為他們最接近社會,最接觸人,是最人性化,最理性的機構。在衰敗的年代,中醫被基層官員寬容。在復興的年代,中醫被國家尊重。但在學術圈卻仍有漫長的征程,網上對中醫的污衊甚至甚囂塵上。來自師承(也就是民間)的中醫師無妨拋棄陰陽五行的術語,無妨研究西藥如何納入中醫方劑,而中醫院校卻死抱著他們也說不清的陰陽五行,或者仍在為中藥提純耗費精力。所以行政機構要保持先進性,與學術和商業體制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能顛倒主次關係,這對文化發展至關重要。中國歷史的經驗都是文人要有政務歷練,為官要保持儒生本色,這是中國文化發達的關鍵所在,今天也不能丟。

 

三、失敗的復興

 

1、讀經運動。但很遺憾,我認為就是失敗的。中醫的成功是因為療效,以及典籍的整理與解讀,讓中醫足以成為會通古今的特殊學科,從而兩千年的積累,莫不可為我所用。歷代的註疏、醫案,開拓了視野,也塑造了中醫師的品行,讓他們成為富有文化情懷的實幹家,和實事求是的讀書人。漢服運動的成功,也是建立在文獻與文物的相互參證與補足的基礎上,復原了禮樂,喚起了情懷。反觀讀經,卻沒有真正尊經,也未能傳達儒者情懷,更缺乏自我約束的法度,一點也不中國。所以讀經運動本來有著更多的官方支持,更多的民間熱情,卻由於老大全的反智主義自掘墳墓。

 

2、琴道。琴道不會熄滅,但就文化現象而言,我認為就是失敗的,敗在孤芳自賞和商業化,兩者或許還相輔相成。無論如何,要實事求是,琴就是一樂器,器惟求新。琴道的發展,就要靠源源不斷提供吸引人的作品出來(且不說移風易俗的過分要求)。但由於孤芳自賞,以道自居,不肯踏實打譜,更不可折節做個正常音樂人,結果生生把音樂做成了一種符號。

 

反正,我認為,實實在在的東西才有生命力,會通古今的成就才能談得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