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宋朝并不是“积贫”的王朝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20-05-26 01:09:02
标签:积贫
吴钩

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宋朝并不是“积贫”的王朝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闰四月初二日丁卯

          耶稣2020年5月24日

 

“积贫积弱”是今天许多人对宋朝的习惯性评价,究其源,大概可追至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钱先生大才,屡有卓见,但所论也未必全然正确,他对宋代中国“积贫积弱”之说,就大可商榷。“积弱”且不论,我们单纯来说宋朝到底是不是“积贫”。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商税所

 

【财税收入】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积贫与否,关键看财税收入与财税结构。

 

让我先从宋朝说起。唐代的最高岁入为天宝八年(749)的5230万(贯石匹屯),含钱、粟、绢、绵、布,其中货币性岁入为200万贯钱。也就是说,唐代的赋税以农业税为主体,而且主要征收实物税,只有一小部分征收货币,占税收总额不足4%。那么宋代的财政岁入是多少呢?北宋治平二年(1065)的数字是11600万(贯石匹两)。

 

11600万这个数目还不是北宋岁入的最高额,却已是唐代最高岁入的一倍。其中货币性岁入为6000万贯以上,比重超过了50%,显示赋税货币化已成大势所趋。特别是王安石变法,将役也折成货币,这一役法变革,比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早500年,比雍正的“摊丁入亩”早600年。尽管熙宁变法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受到苏辙等人的抨击,但今天我们得承认,王安石确实准确地把握到历史发展的方向。

 

更具历史标志意义的是,宋人发现,“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从宋真宗朝开始,来自工商税与征榷的收入超过了农业税,北宋熙宁年间,农业税的比重降至30%,南宋淳熙—绍熙年间,非农业税更是接近85%,农业税变得微不足道。显然,这是历代王朝从未有过的事情,若非宋代工商业发达、政府善用市场手段调动财富,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财税结构。

 

宋代之后明清两朝的岁入情况又如何呢?明朝弘治十五年(1502),全国田赋正额约为2680万石,占全部税收的75%;隆庆朝与万历朝前期(1570—1590),国家的杂色岁入(含商税、海外贸易抽税、盐课、轻赍银、役与土贡折色等)约370万两白银,这个数目只及宋代征榷收入的零头。明末在田赋中加派“三饷”,又派出税监矿使,四处搜刮工商税,搞得天怒人怨,岁入也不过增加了2000万两(其中税监搜刮的工商税每年只有四五十万两)。而两宋的岁入,基本上都保持一亿(贯石匹两)以上。明代岁入不但总额不如宋代,而且农业税又恢复了统治地位。

 

清代的岁入,从乾隆朝至道光朝,大体上都维持在4000万两左右的水平。道光之前,地丁银(农业税)占全部岁入的70%以上,关税与盐课的比重不足30%。换言之,在被吹捧为所谓“康雍乾盛世”的清代中前期,工商业的表现并不出色。

 

洋务运动之后,工商业才逐渐崛起,表现在财税上,便是工商税比重扩大。到光绪时代的1885年,田赋的比重总算下降为48%,关税收入上升到22%,盐课为11%,晚清新设的厘金则贡献了19%的岁入。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王朝的岁入总额开始突破两亿两银,终于超过了宋代的纪录。

 

当然,单纯比较岁入总额,也可以看出宋代的税率应该是高于其他王朝的,这是一个事实。但这个事实的另一面是,宋朝建立了一种扩张型的财政系统。财政的扩张推动着政府必须积极去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创造市场,由此便可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

 

此外还有另一个事实:两宋立国三百余年,从未因为较高的税率而诱发全国性民变;而明末加征“三饷”、遍设税监,搜刮到多少钱且不论,却已导致民不聊生,民变蜂起,最终王朝被民变推翻。可见宋代的民间财富与市场活力大致还可以支撑起一个较高的税率。

 

 

 

赵佶《文会图》局部

 

【社会财富】

 

从国民的角度来说,或贫或富,当然要看国民收入水平。而就国民收入水平而言,宋朝堪称历代中最为富庶的一个王朝。

 

宋之富庶,宋人自己也感受得到,真宗朝宰相王旦说,“国家承平岁久,兼并之民,徭役不及,坐取厚利。京城资产,百万(贯)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往汴京的大街上随便扔一块石头,便能砸着一个腰缠十万贯的土豪。

 

不妨将宋朝跟其他朝代比较一下。汉朝人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再据《汉书•食货志》,“黄金重一斤,直钱万”,可知汉之“百金”(黄金一百斤),相当于一千贯钱。换言之,在汉代,1000贯钱是10户中产家庭的财产总量;即一户中产之家的财产,为100贯。

 

那么宋代的中产,又有多少家产呢?一位北宋人说,“万缗,中人十家之产也。”一户中产家庭的财产为1000贯;另一位南宋人说,“三千缗,在今日亦中人之产也。”则家产3000贯才称得上中产。换言之,宋代一户中产的财产,是汉代中产家产的10倍乃至30倍。

 

所以宋人对汉朝的富豪颇瞧不上眼。一位叫做吴箕的南宋人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所载富者,固曰甚盛,然求之近代,似不足道。樊嘉以五千万为天下高赀。五千万钱在今日言之,才五万贯尔。中人之家,钱以五万缗计之者多甚,何足传之于史?”汉代史书大书一笔的富翁,在宋朝不过是一不足为道的中产而已。

 

同样,唐人眼中觉得惊艳的富贵之物,在宋人看来,则是稀松寻常的东西。唐朝有个诗人贯休,写了一首《富贵曲》,说“刻成筝柱雁相挨”,意思是唐人制作的古筝十分考究,筝柱上都刻满雁纹。沈括对此很不以为然,说,“贯休《富贵曲》云:‘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这样的古筝,宋朝乡间卖唱的艺人都有,何足挂齿?

 

又有一个叫韦楚老的唐朝诗人,也写了首炫富的诗:“十幅红绡围夜玉。”沈括也嘲笑诗人没见过世面:“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沈括的结论是,“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

 

唐德宗年间,由于朝廷长年与藩镇交兵,国库日渐空虚,政府决定向长安的商人“借钱”,说是“借”,其实跟抢差不多,“京师嚣然,如被盗贼”,哪个不乖乖掏钱,便抓起来拷打,有人因为“不胜鞭笞,乃至自缢”,一番搜刮下来,也才“借”到八十万贯。可见唐代长安的商民并不富有。

 

无独有偶,北宋庆历年间,因为与西夏打仗,宋廷也是“急于财用”,三司预算下来,尚未有数十万贯的财政缺口,“议者请呼数十大姓计之,一日而足”政府只向京师数十位富商求助,一日之内便筹借到数十万贯钱。唐宋之间民间财富储量的巨大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后世的人又如何评价宋人的生活?我从研究宋史的学者那里看过几个例子。来看明人王鏊《震泽长语摘抄》中的说法:“宋民间器物传至今者,皆极精巧。今人卤莽特甚,非特古今之性殊也。盖亦坐贫故耳。观宋人《梦华录》、《武林旧事》,民间如此之奢,虽南渡犹然。近岁(指明朝)民间无隔宿之储,官府无经年之积,此其何故也?……古称天下之财不在官,则在民。今民之膏血巳竭,官之府库皆空。”

 

另一位明朝人郎瑛也感慨说:“今读《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则宋之富盛,过今远矣。今(明朝)天下一统,赋税尤繁,又无岁币之事,何一邑之间,千金之家,不过一二?是皆无储粮者也;及询官府,又无赢余之财,此则何也?”

 

明朝读书人是这么比较宋明两朝的民间财富的。

 

 

 

近人张孝友先生《矾楼夜市图》

 

【国民收入】

 

最后,我们还要来估算具体一位宋朝人他的工资收入与日常消费水平。富商的收入与消费难以统计,不过官员的俸禄、雇工的工价与小商贩的日收入,还是可以比较的。

 

许多人都知道,历史上宋朝官员的俸禄最为丰厚,以致清代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惊呼“宋制禄之厚!”北宋元丰改制之后,官员领双俸:“本俸”与“职钱”,其中宰相的月薪为本俸400贯、职钱50贯,此外,还有各种补贴,如“餐钱”(餐饮补贴)、“薪炭钱”(燃料补贴)、“刍粟”(养马补贴)、“傔人衣粮”(保姆补贴),以及“养廉钱”(职田租金)等,加起来不会少于600贯。宋朝一名知府(知州)的月薪——本俸、职钱加上“公使钱”(特别办公费)、职田租金及各种补贴,大概也有500贯上下,相当于年薪40万美元,跟美国总统的年薪差不多。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则采取了极端的低薪制,并且官员的薪俸以实物(粮食)计算、发放,正一品高官的月薪为87石大米,折成钱的话,大概只有34贯。正四品知府的月薪为24石大米,折钱则不到10贯。跟宋朝的差距之大,令人震惊。如果不是明前期的经济出现非常严重的大衰退,甚至可能退回到以物易物的自然经济状态,还真难以想象这样的“低薪制+实物制”能够长期执行下去。

 

抛开生活得比较体面的宋代官员不提,来看处于社会底层的那部分宋朝人,收入又几何呢?程民生先生的《宋代物价研究》提供了一些案例——北宋诗人张耒的一首诗写道:“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人市得百钱,归守妻儿蒸斗粟”,山民卖柴每日可得100文;北宋淮西的佣工,“力能以所工,日致百钱,以给炊烹”,日收入100文;南宋长江渔民“卖鱼日不满百钱,妻儿三口穷相煎。朝飧已了夕不饱,空手归去芦湾眠”,日收入也是100文左右;都昌县一名农妇“为乡邻纺缉、漧濯、缝补、炊爨、扫除之役,日获数十百钱,悉以付姑”,也是日收入100文左右。这是农村人的日收入水平。

 

城市的情况:舒州官营酒务的杂工,“每名日支工食钱二百五十文省”,日工资有200多文;饶州市民鲁四公,开食品店“煮猪羊血为羹售人,以养妻子。日所得不能过二百钱,然安贫守分”,日收入100多文,不到200文;吴中也有两名市民,“同以鬻鳝为业,日赢三百钱”,每人每日也有100多文的收入;沧州有一妇人,“幼年母病卧床,家无父兄,日卖果于市,得赢钱数十以养母”,每日收入则不到100文;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个叫乐生的鄂人,“任水鬻于市,得百钱即罢休。以其僦屋饮食之余,遨嬉于邸戏中。既归,又鼓笛以歌,日以为常”,每天赚够100文,便不再做生意,回家吹笛唱歌。

 

说到这里,你大概已经发现了,不管是当佣工,还是在城市做点小生意,宋代底层人的日收入基本上在“100文”这个水平线上下浮动。

 

每日收入100文,一个月即有3贯,这个收入水平相当于明朝知县的月俸。另据黄冕堂《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的统计,明代城市佣工的日工价以30文为常价,农村佣工则以20多文为常价。到清代时,日工价才回升到50~70文。换言之,一名宋代佣工的收入,相当于一名明代佣工加一名清代佣工的收入。

 

当然单纯比较收入,意义不大。还需要考虑货币的购买力。在宋代,维持一个人的基本温饱,每日需要20文。100文左右的日收入刚好能够养活一个五口人的家庭。而以这个收入水平,放在明朝的江南,则可以让一个五口之家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因为明代江南人家一年的生活开销也就30两银子光景(约30贯钱)。显然,宋代的物价普遍高于明代。

 

值得特别指出来的是,明前期几十年间,粮价竟跌至约300文每石,仅为南宋粮价的四分之一。表面上看,物价下降,意味着生活成本降低了。似乎是好事情。但实际上,粮价跌幅如此巨大,十分反常。若非经济发生大衰退,在经济学上是无法解释的。

 

上面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一个确凿的事实:明代前期是“低收入+低消费”的时代,市场经济之规模非常有限;宋朝是“高收入+高消费”的时代,市场经济之规模远远大于明代。

 

历史地看,“低收入+低消费”正是中古社会的特征,“高收入+高消费”则是近代化展开的特征。从宋代的“高收入+高消费”转入明前期的“低收入+低消费”,历史发生了一次倒退。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