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礼茹】在地方社会生活中寻找儒家——当代广州儒家与宗教场所的走访调研

栏目:民间儒行
发布时间:2021-11-01 16:34:07
标签:宗教场所

在地方社会生活中寻找儒家——当代广州儒家与宗教场所的走访调研

作者:龚礼茹(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内在的精神和价值已经渗透进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形塑普通民众的秉性、风俗、习惯、信仰等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和现代化的冲击,儒学是否仍然能对中国社会生活发挥作用?它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在发挥作用呢?

 

带着这一问题,从2019年底开始,我们在对广州的祠堂、书院以及部分宗教场所展开了调研。广州濒临海洋,自古是中西交通、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门户和枢纽。滨海的地理环境使得广州具有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形成了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热情接纳不同的宗教文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南征岭南百越,在广州设置南海郡,儒家文化传统开始进入广州。魏晋时期,在道教南传扎根广州的同时,佛教也传至广州。唐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伊斯兰教最早通过广州进入中国。到了明清时期,天主教和基督教相继在广州落地传播。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与外来宗教和本土宗教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祠堂和书院作为儒家自身的教化传统,与狭义形态的“宗教”(包括外来宗教及本土宗教)同样承载着地方社会生活的教化职责。而在当代广州的社会生活中,儒家究竟在地方社会里如何影响其他狭义“宗教”的形态存在与发展,儒家自身的教化传统如何在地方社会里对人的生活发生作用?本次调研尝试从历史及现状两个维度,简单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形态的宗教与儒家的关系,也探讨儒家传统活动场所现代功能的变化。根据调查对象不同,我们从儒家宗祠与书院、儒家与外来宗教、儒家与本土道教这三个角度展开探讨,希望有助于学界了解当前儒家在广州社会生活中的现状,以及儒学的核心价值在民间日常生活中的落实。


 

第一章

从“敬宗收族”到“公众服务”——基于广州儒家宗祠及书院的考察

 

明清时期,广州府宗族发达,乡村地区的宗祠尤为兴盛。《广东新语》载:“岭南之著姓右族,于广州为盛;广之世,于乡为盛......其大小宗祖祢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2]而明清鼎革之际,广州经历了屠城之劫,城内鲜有五世定居的家族,故无宗祠。清代中期,珠江三角洲各地宗族为方便本姓本族子弟前来广州求学应举,故在城内购置土地兴建合族祠,以为子弟学习、留宿之所。因清代广东官府担心合族祠“把持讼事, 挟众抗官”而给予禁毁, 故清代广州城内的合族祠多易名为书院。[3]这一类型的书院兼具了祖先祭祀功能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特殊的宗祠形态。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广州经历了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广州城内外的宗祠(书院)发生了何种变化?这一变化的背后折射出儒家文化在当代发展过程中的何种问题?

 

从2019年起,我们先后走访了原广州番禺县的沙湾、黄埔(石基)、小洲等村落,和越秀区北京路书院街的合族祠,结合历史材料,探讨儒家自身的教化传统如何在地方社会里对人的生活发生作用。

 

一、历史上的宗祠及书院

 

沙湾何氏宗祠位于广州番禺区沙湾古镇。据沙湾何氏族谱的记载,沙湾何族始祖何人鉴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从广州迁居沙湾。明清时期,沙湾何氏因大力开发沙田以及子孙积极考取科举功名成为当地望族。为强化宗族的凝聚力,早在元末明初之际,沙湾何族就修建了供奉始祖何人鉴的祠堂——留耕堂。此后,明清时期各个村落房系陆续兴建了大大小小的祠堂,作为宗族祭祖和族绅议事及族众集会之所。[4]据调查,历史上沙湾何族的祠堂有120座以上。[5]

 

沙湾何氏留耕堂

 

小洲村简氏宗祠位于海珠区华洲街道。小洲村简氏分为东源公和西溪公两大派,据族谱资料记载,明初,简氏一支称“东源公”者从广州东山迁来小洲村定居。明成化年间,西溪公一脉再迁至小洲村定居。明末清初简氏尚未有规模性的宗族活动。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两派透过追溯族源,奉祀克成祖为双方祖先,共同修建大宗祠“嘉告堂”。此后随着土地财富的增加,各房出现了新的祠堂,如泗海公祠、瀛山公祠等。[6]

 

小洲村简氏大宗祠

 

黄埔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始称“凤浦”。村内有梁、冯、胡、罗四大姓氏,据说罗氏始祖在北宋嘉佑年间从横沙迁到这里的黄茅岗开村,距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胡、冯两姓则在南宋淳祐年间到此定居。梁姓由番禺北亭迁来黄埔定居。乾隆二十二年间(1757年),清政府实行实行“一口通商”,粤海关所在的黄埔成为西方商人进入中国贸易的唯一口岸,因而带动了黄埔村宗族的繁荣发展。例如著名十三行行商梁经国,乃梁氏家族15世,得益于经营天宝行致富后,后人子孙成功通过科举跻身仕宦阶层,梁氏家族才得以发展壮大。黄埔村历史上有宗祠30座,其中冯氏19座,梁氏6座,胡氏4座,罗氏1座。村中大部分宗祠皆是建于清代中后期。[7]

 

明清时期,沙湾村、小洲村和黄埔村隶属于广州番禺县,其宗祠的创建和形成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宗族发展的基本表现形式:即在血缘继嗣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举行祖先祭祀、建祠修墓,设立祭田族产,修撰族谱等等组织化手段,将宗族整合为内部关系密切的社会组织,最终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关于这一点,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钧有详细的论述,他说道:

 

其曰大宗祠者,始祖之庙也。庶人而有始祖之庙,追远也,收族也。追远,孝也;收族,仁也。岁冬至,举宗行礼。主鬯者必推宗子,或支子祭告。则其祝文必云:裔孙某,谨因宗子某,敢昭告于某祖某考,不敢专也。其族长以朔望读祖训于祠,养老尊贤,赏善罚恶之典,一出于祠。祭田之入有羡,则以均分。其子姓贵富,则又为祖祢增置祭田,名曰烝尝。世世相守,惟士无田不祭,未尽然也。今天下宗子之制不可复,大率有族而无宗。宗废故宜重族,族乱故宜重祠,有祠而子姓以为归,一家以为根本。仁孝之道,由之而生,吾粤其庶几近古者也。[8]

 

他意在表明,通过祖先祭祀作为宗族整合的手段,祠堂成为宣读伦理、制定族规和祭祀教化之所,而教化的核心在于“仁孝之道”,教导子孙养老尊贤,劝善惩恶。例如小洲村简氏考虑到同姓之人因“私心”而经常争讼,故而倡修大宗祠嘉善堂,“俾世世子孙念一本之亲,永相睦也。”[9]希望同姓之人认识到血脉相连,能抛却私利,和睦相处。因而地方人士有意识整合宗族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向外界彰显本族势力,而是为了收拢人心,维系地方秩序的稳定。明代岭南名儒陈白沙说:“收合人心,必原于庙。”[10]

 

当同姓宗族人心合一,凝聚成为一体,有利于推动本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清代,广东乡村中的宗族为方便其子弟到广州城中参加科举考试,不同地域的同姓宗族采取“联宗”或合作的方式,捐资合议建合族祠(又称书院)。合族祠(书院)主要用途有三:1.应试。逢乡会试之年为各房子弟赴省或赴京应试提供住宿及修习备考的地方。2.供奉祖先牌位、举行记颁仪式;3各房因公晋省者(候委、纳粮、诉讼)暂寓之用。总的来说,合族祠的管理以科举为重,其教育只限于本族本姓后人,如《庐江书院各事务例款》规定:“除考试读书公事之外,即俱不得入门居住。”《双桂书院祠规》中规定:“每年慎选品端学正子弟来学肄业。非到省应试不能居住, 非有房份子弟不能混入。”[11]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宗祠和书院的主要功能在于敬宗合族,其意义在于推广儒家的仁孝之道,达到宣扬教化、维护秩序的目的。由此可见,儒家虽非建制性宗教,但千百年来形成了包括宗族、祠堂、书院等在内的诸种教化组织,遍布于广大城乡,发挥着基本的道德教化功能。


 

二、当代祠堂的现状及功能转变

 

近代以来,儒家思想遭受到西方文明的严重挑战,宗祠、书院等作为承载民间社会的儒家教化组织载体被摧毁。上世纪50—70年代,沙湾村、小洲村、黄埔村和城内书院街的的大部分祠堂庙宇均被充公,其中一些被视作封建象征被拆除,还有一些则是被改造为学校、医院、仓库或加工厂等具有实用性功能的公共空间。改革开放后,在快速城市化影响下,这些传统儒家教化组织载体正面临空前的形态演变和现代转型。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华南地区海洋贸易的中心,近代因为历史的原因,广州当地民众前往香港、澳门及海外进行贸易、定居。改革开放后,华侨港澳同胞纷纷回乡寻根问祖、投资和捐助公益事业。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一些宗族祠堂及祭祖活动得以恢复。例如沙湾留耕堂,据祠堂内保留的《一九八六年重修留耕堂记》碑刻载:“(沙湾之留耕堂)乃湖广少见之文物,然随岁月增移,并受风雨侵蚀,祠宇日渐颓危,遂得穗市县镇各级政府于一九八四年拨款百余万元,交特重修。值此时我镇旅澳同胞何家森先生以其先翁厚崇公之名,慷慨赞助港币壹拾万元,孝行堪嘉,谨勒石以记之。”

 

从2009年开始,广州市政府先后开展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建设名村名镇等活动,重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旅游开发。沙湾古镇、小洲村、黄埔古村和书院街等儒家教化组织载体得到了重视。

 

(一)宗祠和书院的现状

 

1、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的开发始于2002年,地方政府拨款经费对村内的宗祠、庙宇等古建筑进行维护、规划和修葺。2011年,政府引入企业进行运营,选取留耕堂、衍庆堂等十余个古建筑,开设各类特色店铺,如鱼灯馆、婚礼展馆等,“预期各类特色商铺开业后,将能极大地满足中外游客的饮食、购物的需求,并进一步丰富景区内涵。”2007年,沙湾古镇成功申报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前沙湾的祠堂的用途如下:

 

沙湾何氏留耕堂正在准备举行“开笔礼”活动


沙湾炽昌堂(中式婚礼展览馆)

 

2、小洲村

 

小洲村因保留独特的岭南水乡风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吸引了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在此从事艺术创作,随后众多中青年艺术家自发集聚小洲村,他们通过租借祠堂的形式保护建筑文物。例如,泗海公祠、瀛山简公祠、吕山祖等租给了木雕创意工作者、绘画工作者,简氏大宗祠也不定期用作展览场所。小洲村成为文艺向往的精神家园,吸引了众多广州市民前来旅游。为满足日益增多的消费需求,小洲村村民们开始大规模地拆旧建新,兴建各种商铺。2009年起,地方政府为保护文物建筑,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对小洲村进行整治。包括出资修复简氏大宗祠、将古码头及其两岸将被打造成水乡风情商业街等。201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小洲村村民相继捐资修复本族的祠堂,如粤梅简公祠、东池简公祠等。2020-2021年疫情期间,小洲村的旅游业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我们走访发现,大部分租借为商铺的宗祠都大门紧闭,目前只有简氏大宗祠、粤梅简公祠和东池简公祠正常开放,祠内供奉祖先牌位,但鲜有祭祀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小洲村东池简公祠 


小洲村粤梅简公祠

 

3、黄埔古村

 

黄埔古村的旅游全面开发始于2009年,按照“村港一体”的原则正式启动了黄埔古村历史文化景区保护工程。改造后的宗祠,其用途如:村史展览、茶室、汉服体验馆、剪纸、联谊会会址、文化娱乐中心、咏春拳基地、居委会等。当前现状如下:



黄埔村历史人文展馆(梁氏大宗祠)



黄埔村罗氏祠堂 


黄埔村胡氏端生家塾(梅艳剪纸)

 

黄埔村冯氏容川公家塾(文化娱乐中心)



黄埔村姑婆屋

 

 

4、书院

 

“庐江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占地1722平方米,是清代省内何氏家族子弟来广州赴考时饮食起居和温习读书之地。1993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书院被改造为展览馆,展示岭南金融的变迁历史。

 

考亭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台山朱氏家族创办,现存建筑仅余奎楼,有高5米的门檐。2017年,来自广州、台山、开平、湛江、清远、湖南等地的朱氏宗亲捐资重修了朱子神位。对联曰:“考士操觚终及第,亭坛设像广成光材”,并刻碑《朱家祠共建祖先神位捐款芳名录》记录。

 

冠英家塾与考亭书院两两相对,又名“马家祠”,其规模远小于庐江、考亭二书。入内,麻石小巷,绿苔古井,青砖大屋。大屋东西各辟一石门,分为“冠英书院”冠英别墅”。现在为荒废状态。

 

邱氏书室,万木草堂旧址之一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原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居住处。清光绪十七年(1891),康有为、梁启超为传播维新变法思想,租借邱氏书室部分房舍创办“长兴学舍”,后更名为“万木草堂”。2004年,为展示康梁文化,政府将此重建为博物馆。


庐江书院(何氏祠堂)


万木草堂(邱氏书室)


考亭书院(朱氏祠堂)现状


冠英家塾(马氏祠堂)

 

 

 

(二)宗祠功能的转变

 

传统宗祠(书院)发挥着基本的道德教化功能,主要起到敬宗合族、收拢人心、维护礼教等作用,针对的对象是本族人员。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宗祠的功能逐渐发生了转变。

 

一方面,宗祠同样承担着维系族人、祭祀祖先的职责。主要表现在:第一、宗祠设有祖先神位,每年由宗亲会组织定期举行祭祖活动,例如沙湾留耕堂、黄埔冯氏宗祠、北京路考亭书院等;第二、宗祠仍是宗族议事的场所,例如黄埔村的冯氏宗祠设立了华侨港澳同胞联谊会会址所在地;第三、宣扬教化,例如小洲村的粤梅简公祠,通过小黑板的形式,向民众讲解《三字经》,宣扬“仁,义,诚,敬,孝”的理念。此外,大部分宗祠内的楹联也包含了儒家的教化理念,例如“忠厚和平乃祖宗遗训之常顺哉固守毋失,礼义廉耻为君子持身之要勉矣明辨笃行”(小洲村简氏大宗祠)、“礼义持家为秉承祖德振兴基业,忠诚孝道乃赞颂宗恩拓展宏图”、“范阳诗礼驰誉汉唐一派儒风光祖业,瀛水天河溢馨兰桂德泽衍鸿谟”(小洲村粤梅简公祠)、“承范阳紫气修德行善豪放五胡,隐瀛洲灵境读文品典熊立四水”(小洲村东池简公祠)、“文章开万世,诗礼著春秋”(黄埔冯氏宗祠)、“处世有良规,刚柔并济;治家无别法,勤俭交持”(黄埔晃亭梁公祠);第四、宗祠成为族人文化休闲活动场所。例如小洲村简氏大宗祠,族人可以在进行聊天、打牌、打乒乓球、练习戏曲等活动,丰富族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小洲村祠堂的对联


小洲村粤梅简公祠内的宣传小黑板


小洲村祠堂内的文娱活动

 

不过,相比于传统宗祠,首先,教化功能相对弱化。尽管小洲村的粤梅简公祠设立了宣扬教化的小黑板,然而来这里的族人以及游客甚少注意其内容,我们询问这里的族人,他们并不知道上面书写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书写者的用意。其次,传统宗祠是辨别尊卑和等级秩序的场所,但当前有些宗祠并不重视礼仪,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卫生情况堪忧,物品乱放,而祠堂甚至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如打牌、打麻将、打乒乓球、看电视等等。关于这一点,已经成为当前广州祠堂普遍的现状,“中堂原有的族内法政和族外交涉的功能丧失,而成为村民日常娱乐的场所、世俗权力的空间。人们现在此主要进行打牌、看报、摆宴席等活动。祭祀空间虽然仍未发生功能转变,但祭祖行为已经不似传统那么频繁。”[12]“随着人口逐步老龄化, 农村社区需要老年人的休憩活动场所, 于是在祠堂内增加文化活动功能, 并逐渐发展成为乡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活动的场所。”[13]

 

但另一方面,宗祠被重新建构为文化展览、经济交流和行政的场所,发挥着新的公共生活服务功能。第一、宗祠改建为博物馆或艺术展馆,用来展览家族、本村、地方社会的历史,或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例如沙湾留耕堂、黄埔村梁氏大宗祠、北京路的庐江书院和万木草堂(邱氏书室)等;第二、宗祠作为行政中心,例如黄埔村的子羲胡公祠成为了居委会;第三,大部分宗祠被租用为商铺,销售各类商品,如茶叶、剪纸、服饰等等。在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的背景下,广州的宗祠(书院)作为特殊的服务公众的“产品”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对于公众来说,他们甚少注意到宗祠的祭祀和教化功能,关注的是宗祠的建筑空间及空间内被赋予的各种文化或经济产品。宗祠的功能由祭祀转向为服务取悦大众。有研究调查认为,“祠堂正是服务于本宗的,而新建型祠堂成为了一个面向社会的盈利性场所,使得族内与族外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从而在空间上呈现出空间组织的改变与空间功能的重构。”[14]

 

(三)转变的原因分析

 

关于当前宗祠及书院功能转变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方面:

 

第一、城市化瓦解了传统宗祠的传统经济基础和生活方式。目前的研究认为,明代中期以后珠江三角洲宗族势力的兴起与沙田的大规模开发是同步的,宗族在沙田开发和经营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为保障沙田控制权稳定化,需要借助祖先的权威[15],因而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祠成为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对于广州人而言,不仅仅意味着血缘关系的联系,也体现着社会组织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 对于宗族原有的社会造成很大冲击。首先是宗族作为经济共同体的意义大大减少。族产是维系宗祠正常运转的主要来源,缺乏稳定的族产支持,宗祠的祭祀功能便难以维系。“宗祠少了族田的支撑, 昔日的经济基础一夕崩塌;随着宗族共有财产被平摊到更大的范围内的村落里, 宗祠存在的原有经济基础完全被解构。”[16]其次,传统乡村生活生计方式遭到打破,过去村民大多以农业为生,聚族而居。但城市化背景下,以外出经商务工和依赖出租的第三产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村民的主要谋生手段,人们宗族意识逐渐淡化。大部分村民迁离本村,目前村中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人。我们在走访小洲村的时候,一位老人说道:“很多村民都搬到天河、海珠其他地方的小区住啦,平时很少回来。我们以前当小孩子的时候,就经常来祠堂玩。现在的小孩子都要在学校读书,家长平时要负责接送,哪里有时间回来呢。”

 

第二、旅游经济需求的刺激和地方政府保护文物举措的结合。广州的宗祠大部分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文化遗产,上世纪50--70年代,祠堂纷纷被没收、破坏甚至拆毁。改革开放后,幸存的祠堂和古建筑得以逐渐归还宗族,但由于大部分族产被没收,缺乏维护宗祠的经费,不少祠堂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广州市及区级政府对文物保护的重视,以政府为主导,商业营运为模式的古村落旅游开发成为修复宗祠的契机。在旅游需求的刺激和地方政府保护文物的背景下,秉持着“保护性开发”的原则,部分祠堂被改造为文化展览或者是经营性场所。原来的面向宗族内部成员的祭祀、交流功能基本消逝,主要成为面向公众、为公共提供服务、满足公众的消费欲望和精神需求的场所。


三、结语

 

从当代宗祠(书院)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城市化、旅游经济和文物保护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儒家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复兴,宗祠仍然继续承担着传统的祭祀功能。然而,这种复兴只是停留在相对浅显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到精神生活的层面,儒家的仁、孝、礼等理念不过是一种教条形式。因此,如何在城市生活中重建儒家文化,将人们的关注从宗祠的空间场所转向精神生活,便是迫切而严峻的问题。

 

 

第二章

当代广州外来宗教的现状及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汉代以降,广州成为外来宗教从海上传入中国的第一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在都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陆续在这座城市传播和渗透,并与中国本土传统和儒家文化融合,形成独具滨海特色的广州宗教文化。目前,根据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公开数据显示,广州有佛教活动场所22间,伊斯兰教活动场所4间,天主教活动场所9间,基督教活动场所14间。[17]在当前的广州社会中,儒家究竟如何影响外来宗教的形态存在与发展?围绕这一问题,2020年11月25日和12月10日,我们走访了越秀和荔湾这两个老城区,并结合目前相关宗教点的微信公众号推文,考察当前广州外来宗教的现状及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一、佛教

 

佛教传入广州最早。三国孙亮五凤二年(255),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从事翻译佛经,是目前所知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西晋太康二年(281),西竺僧迦摩罗至广州建三皈、仁王二寺,为广东建佛寺之始。在广州众多佛教寺院中,光孝寺、六榕寺、华林禅寺、大佛寺等是著名的丛林。

 

光孝寺原址为南越国赵建德王府,三国时,东吴骑都尉虞翻(164—233)谪居此处,后人施其宅为佛寺。东晋隆安年间(397-410),僧虚昙摩耶舍在此始建佛殿,名王苑朝廷寺。唐高宗仪凤元年(676),惠能禅师曾在寺内讨论风幡关系。宋绍兴二十一年,改称报恩光孝禅寺,一直沿用至今。1961年,国务院公务该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重修。目前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吉祥殿、泰佛殿、六祖殿、观音殿、藏经阁(法堂)、禅堂、图书馆、功德堂等。

 

六榕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初名宝庄严寺。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重修宝塔,下瘗佛牙舍利,龛藏贤劫千佛像,故更名为千佛塔。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路经广州到该寺游玩时,应寺中僧人之请为寺题字,书下“六榕”二字。目前六榕寺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内有花塔、大雄宝殿、观音殿、弥勒殿、天王殿、韦驮殿、六祖堂、功德堂、藏经阁以及六榕寺花塔和碑廊。

 

广州大佛寺前身为南汉(917-971年)二十八寺中北七寺之新藏寺。清朝康熙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平定全粤后,因屠城惨烈,自捐王俸,重建佛寺,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以黄铜精铸的3尊三世佛像,各高6米、重10吨,成为岭南之冠,故取名“大佛寺”。目前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和普觉楼。

 

华林禅寺始称西来庵。据《北宋景德传灯录》和清初《华林寺开山碑记》载,梁武帝大通元年(527),西竺高僧菩提达摩泛海至广州,在此处登岸。后人为纪念这一事件,便在此地建立佛寺,初称西来庵。顺治十二年(1655)扩建成禅宗大寺院,赐榜曰“华林禅寺”。目前,华林寺中主要有祖师殿、五眼古井、汉白玉舍利塔、五百罗汉堂、初祖达摩堂、功德堂等主要建筑。



大佛寺


光孝寺


华林禅寺


六榕寺 



可以发现,这四间寺院历史悠久,禅宗气息浓厚,是广州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儒家文化的印记。

 

第一、功德堂的设立。功德堂是佛信徒安放祖先牌位,祭拜祖先的场所。而功德堂的对联大多体现了儒家对祖先祭祀重视的观念,例如,“知恩报德行孝道,奉祖尊亲尽心诚”(六榕寺);“功在活国,兴邦耀祖,光宗义存今古,代代精英传万世;得宜扶危,济困尊亲,敬老泽及阳冥,人人慈善足千秋”、“功果成就,唯傍佛陀观自在;德智圆明,可依妙法乐逍遥”、“功不在高,一心利国利民,众信永惠;德应存厚,五子惟亲惟孝,宗族绵长”、“功惟务实,福慧双修,利于子嗣;德积功勤,言行俱义,孝奉慈亲”、“功植福源,智慧庄严兴社稷;德积孝道,明心见性礼华林”(华林禅寺)。

 

 

六榕寺功德堂对联


华林禅寺功德堂对联 

 

第二、举办祭祀祖先的祈福法会活动。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孝敬父母、慎终追远,佛教传入中国后深受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四间寺院每年清明节、母亲节、父亲节、七月十四盂兰盆节和重阳节都会举行祭祀祈福的活动,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相关文章,推广孝道。(光孝寺、大佛寺的微信公众号创设于2014年,六榕寺和华林禅寺的微信公众号创设于2015年)

 

清明节和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从公众号的推广来看,四间寺院十分重视清明节,但在重阳节当日推广孝道并举行相关祭祀活动并不频繁。由于清明节祭祀祖先的需要,故信众会在清明节前夕前来寺庙的功德堂拜祭先人。而重阳节虽也有祭拜祖先的活动,但主要节日意义在于尊敬在世老人。

 

母亲节和父亲节是西方传入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佛教认为可通过诵读佛经的方式感谢前生父母和现世父母,“作为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三宝弟子,更应为父母读诵经典及持诵咒语,并以此功德,回向给我们现世父母,愿他们健康吉祥;回向给我们前生父母,愿他们业障消除,早登极乐。”[18]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农历七月是鬼节,民间流传着鬼门大开,百鬼游荡,宜早归家的传说。佛教寺院反其道而为之,认为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和七月三十的地藏王诞辰是为先人父母祈福的重要节日,故七月是“孝亲月、报恩月、吉祥月”[19],以孝亲的祭祀祈福活动取代不详之说。盂兰盆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传统祭祀祖先的节日,也是佛教中的“佛欢喜日,故佛教会在这一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苦得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20]而《地藏经》是佛门孝经,而地藏菩萨更是“孝”的代名词。地藏王菩萨过去世曾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以供养三宝的功德,使生前作恶的母亲得以超拔恶趣,离苦得乐,转凡入圣。因此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21]

 

可以发现,广州的佛教寺院正在有意识借助节日塑造孝道,向民众宣传孝道。不过,公众号都有意识将佛教的孝道与中国传统伦理(儒家)的孝道进行区分。他们一般引用明代莲池大师的说法——“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道,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莲池大师认为孝道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孝,一种是出世间的孝。世间的孝即是人子在父母在世时的事亲活动,包括日常奉养、科举出仕和修行品德。这主要针对的是儒家的孝道;而出世之孝则是引导父母向往佛道,使其彻底地摆脱烦恼痛苦。在他看来,仅仅是从从物质上供奉父母的孝是狭窄的,更要从精神上慰藉父母。不过,由于现在四间寺院推广的孝道主要面对的是在家信佛弟子,故他们认为佛弟子的孝道既包括“世间之孝”和“出世之孝”:

 

“佛教把孝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孝道,一种是出世的至孝 。第一养父母之身......第二养父母之心。就是要常关注父母思子之心,常回家侍奉父母,多陪父母聊天,对父母的态度要耐心,要和颜悦色。儿女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为我们担心受怕。第三养父母之志。为人父母皆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作为子女要努力工作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赢得社会的赞誉,这是父母最欣慰最自豪的事情。我们要为父母争光,千万不要让父母蒙羞。能做到以上三点,可谓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当父母临命终时,身体遭受病痛的折磨,必然会对死亡产生恐惧之心,这些是我们做子女的无法替代,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事情。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行出世至孝:善巧方便引导父母对佛法产生信心和好乐心,奉劝父母在世时皈依三宝,听闻正法,让其明白大道之理,从而发心念佛往生西方,出离轮回,进入圣人之流,最终一生成佛,这才是出世至孝之道。”[22]

 

可以看到,当前广州寺院对孝道的理解其实包含了儒家敬养、色养和荣养父母的孝道思想。但他们仍然将出世之孝视为区分儒家孝道的关键所在,“儒家讲的孝,偏重于现世的,一方面奉养父母衣食,一方面要有恭敬的心,让父母喜悦。但佛教不单单是今生,要利益父母的生生世世,要能够让他奉持三归五戒,得生人天,直至解脱成佛。”[23]而佛教弟子具体的行孝方式主要为享用素食、造佛像、向老人推广佛教等方式。[24]

 

二、伊斯兰教

 

广州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首站,目前广州的清真寺主要有怀圣寺、小东营寺、濠畔寺和先贤古墓。

 

怀圣寺是广州最早兴建的清真寺,位于越秀区光塔路56号。据载,唐初年间先知穆罕默德派其近臣(也有说是母舅)萨阿德.宾.艾比.宛葛素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宛葛素乘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广州,随后在广州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清真寺——怀圣光塔寺。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规制,整体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布局,礼拜殿坐西朝东,礼拜时面向圣地麦加,建筑的比例、色彩、饰均具西亚风格。怀圣寺寺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66平方米,在主轴线上依次建有三道门、看月楼、礼拜殿和藏经阁;光塔在寺西南角,还有回廊和碑亭。

 

明代,广州城内新增了多座清真寺。明成化四年(1468),南京回回首领羽士夫、马黑麻等,奉派率领回军1000多人南下平乱,后留戍在广州城,分设大东、小东、西营、竹筒四营,俗称“回回营”,分别驻防在广州城内外。他们在聚居之地分别修建了建立了南胜寺、小东营寺、濠畔寺三座清真寺。目前小东营寺和濠畔寺保存得相对较好,宗教活动也得以正常展开。

 

唐代伊斯兰教传道者宛葛素归真后,教徒为其营葬于越秀区解放北路兰圃西侧,称为先贤古墓。此后该地称为伊斯兰信徒的墓地。2006年,广州市政府投入156万元对先贤古墓陵园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修建了碑廊、铺设了水泥广场、重新粉刷了陵园的墙壁等等,使先贤古墓面貌逐步改变。2009年,广州市政府同意在宛葛素陵园西南处建设一座礼拜大殿。目前,先贤古墓的范围已达25000平方米。

 


怀圣寺


先贤古墓



濠畔清真寺 


小东营清真寺

 

这四间清真寺内保留了不少碑刻,从清真寺的碑刻中可以发现,信众普遍乐于将个人的产业敬送给清真寺,主要目的是为了“走坟”、添助经学和添助穷丧。据此可见,广州伊斯兰教尤为重视经学教育和死亡丧葬问题,“氏见古今好善之人,每将产业敬送于先贤古寺、四坊公箱者,一则曰添助经学,再则曰添助穷丧。盖经学明,则穆民所遵守;穷丧葬,则穷苦不至艰难。真善事也!”[25]广州伊斯兰教在135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国文化社会相融汇,在讲经传道、培养后人以及在慈善济世、恤孤养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走访清真寺的过程中,发现当前伊斯兰教场所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伊斯兰教在五伦方面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康熙三十一年,镇守广东等处的地方将军达礼在《重建怀圣塔寺之碑记》中写道:“石室之教,不立儒者文字,与达摩西来之旨,若有相似。然达摩以心为宗,而石室之教以天为本,且五伦之礼,不悖于儒者,究其指归,似于孔门之道。”在达礼看来,伊斯兰教与儒家一样重视五伦之礼,因而伊教与儒家相似。所谓五伦之礼,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广州的清真寺内,都能发现相关的印记。(1)首先是君臣有义,强调忠君爱国。先贤古墓内建有“三忠亭”。明末,回族三将领羽凤麒、撒之浮、马承祖在抗击清军、保卫广州城的战役中,奋勇抗击清兵入侵,浴血奋战,至死不降,壮烈牺牲,后人为嘉赏他们忠勇大义的精神,特建“三忠亭”纪念之;怀圣寺藏经阁的“君恩万古”、“正心诚意”牌匾等等。(2)其次是父子有亲,着重刻画孝道。例如先贤清真寺的“一门忠孝”牌坊,乃是杨枢为在战乱中为国捐躯的祖父和父亲而建。伊斯兰教认为,人对真主的崇拜,表现在服从主命的行动上,而主命人所做的第一要事,就是认主独一和孝顺父母《古兰经》说:“你们要崇拜安拉乎,勿以任何物配主,要孝顺父母……”“你的主命令你们只崇拜他,并孝顺父母。”而牌坊之下乃杨氏家族的墓地群,按照尊卑、长幼的顺序,依次为高、曾、祖、父四代,包括父辈叔伯在内的墓地,这与儒家重视宗族的思想无疑是一致的。(3)最后是夫妇有别,旨在宣扬节烈的女性。例如先贤清真寺的“一门忠孝”牌坊,乃是为纪念为殉节吞金的广州陆路提督蔡金章的如夫人孙氏而建。伊斯兰教义中反对自杀行为,但儒家对于为节义而殉亡的死者表持嘉善态度。

 

第二、广州伊斯兰教文化与贸易活动息息相关。唐代以降,随着广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广州外商云集,尤以阿拉伯、波斯商人为多,他们大多信奉伊斯兰教,聚集在怀圣寺周边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万计的维吾尔、哈萨克、撒拉等各族穆斯林和世界各国穆斯林共同在广州经商、生活,他们在各大清真寺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

 

第三、重视经学教育。目前各个清真寺皆设立有小型的图书馆,里面设有阿拉伯文、中文、英文等版本的经典及与伊斯兰教文化相关的书籍,教徒可以在此借阅。

 

第四、特别为女性教徒提供专门的宗教场所。先贤古寺、怀圣寺、东营清真寺等皆为女性特别设立经堂,方便携带幼童的女性进行礼拜活动。

 

三忠亭 



 “节烈留芳”牌坊

 


“一门忠孝”牌坊

 

三、天主教

 

天主教传入广州的时间大约在明末。明万历六年(1578年),范安礼利用葡萄牙人获准于每年春秋两季抵广州贸易的机会,与教士罗明坚随商人进入广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罗文藻作为罗马教皇委任的第一位中国籍主教,在广州举行祝圣典礼。但随着罗马教廷禁止中国天主教徒行中国礼仪,天主教遭到清政府的禁止,广州教堂被完全关闭。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了不平等《南京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内地传教。1848年,法国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派遣明稽章来粤桂两广传教。1861年--1888年,明稽章监牧统筹修建了石室圣心教堂。石室教堂是东南亚唯一纯花岗岩石建造的哥特式宗教建筑,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石室天主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室圣心教堂 


圣心教堂弥撒礼仪时间安排表

 

目前该堂开设粤语、普语、韩语和英语四种语言作弥撒,由于疫情的缘故,教堂只面向预约的信众开放。我们只能在门外进行简单的观察,发现年轻信众和以家庭为主的信众较多。而在石室圣心天主堂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中,可以发现天主教重视中国传统的孝道,具体表现为:

 

第一、允许教徒在清明节当天举行扫墓追思活动,追思亡亲,其意义一方面为亡者祈祷,另一方面是为生者寻求灵魂解脱,“追思已亡瞻礼的目的,为使信友们为去世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友恩人祈祷,纪念他们求天主早赐他们获升天堂。”[26]“教会提倡‘慎终追远’是为促进孝思不匮,在每年春、秋两季举办追思亡者的扫墓献祭活动;春季在清明节与国人同渡,秋季是在十一月二日,与普世的基督信徒一起举行,且又以整个月份特别追念亡者,不断为他们祈祷。......可是活着的我们却可为他们祈祷、献祭、参与弥撒、行善功,来帮助已亡的祖先、父母、亲人、恩友,炼净自己的灵魂脱离炼苦,早日升天堂,在天上与天主及诸圣人相聚,共享永远的福乐。”[27]通过天主教的祈祷和献祭等活动,如此能够在超越的世界中与亲人相聚。

 

第二、敬重长辈。除了清明节外,广州天主教在每年的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举办相关的活动,以表示对老人和父母的尊重,宣扬孝道。例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倡导我们全社会,都要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然而,作为我们天主教会,爱是我们基督徒的核心价值观,就更要做出“敬老、爱老”的生活楷模。教宗方济各说:“老年人是社会和教会的重要成员”[28]天主教认为,我们孝敬父亲和母亲,不仅在于爱敬的情感,更在于双亲能够带领全家走向耶稣,“父亲是一家之长,是家庭的头,要在自己成圣中带领全家今生得到主耶稣基督的福音,来生将全家都带到天堂。”[29]

 

不过,天主教对孝的理解,与对耶稣和圣母的信仰是分不开的。“玫瑰圣母节”是天主教传统感恩节,该节日是为了感恩1571年在圣母的转祷下,基督徒在拉庞多这场关键的战役中克胜了土耳其入侵的军队,阻挡了回教势力染指欧洲的危机。“这场关键性的胜利,教宗归功于诵念玫瑰经的功效。”因而《玫瑰经》成为天主教重要的宣扬孝道的经典,“建立这节庆的目的,是为邀请所有的信众,跟随童贞圣母的芳表,一起默想基督的奥迹;因为圣母与天主子耶稣的降生、苦难与光荣等奥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30]在传统中国节日和母亲节、父亲节、妇女节中,信众通过颂念玫瑰经,在将自己奉行给圣母的同时,为父母祈福。而天主教将中国传统的孝道与本教信仰结合,是出于弘扬圣教的目的,近年来,为吸引不同的群体信奉天主教,教会在每年不同的节日为不同群体举行弥撒仪式:“本堂神父的一个愿景:教会是由不同的群体组成的,堂区拟在每年的特别节日为不同群体举行弥撒,此举旨在让不同群体、不同角色感受到自己是教会、是堂区的一份子,是备受尊重的,从而更愿意尽一己之力投入到福传工作中来。”[31]

 

四、基督教

 

基督新教传入广州的时间相对较晚。清嘉庆十二年 (1807),英国伦敦布道会派遣罗伯特·马礼逊来华传教,广州成为基督教入华的首站,从此基督新教开始了在华传播的历史。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再开教禁,来自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各差会在广州竞相发展势力,扩充传教地盘,活动范围从十三行一带向全市各个方向扩展。到20世纪初, 中国传教士对洋教士越俎代庖产生不满, 谋求自主办教,提出中国基督教要实行“自治、自养、自传”, 开展本色化运动要把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走访了原属循道会的十甫堂(创建于1862年);原属两广浸信联会的东山堂(1908年);原属圣公会的沙面基督堂(1864)和救主堂(1912年);原属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的光孝堂(1924年)、锡安堂(1936年)。


东山堂 



光孝堂


救主堂 


十甫堂

 

锡安堂

 

在上述走访的基督教场所中,我们能直接捕捉的信息不多,但得益于公众号的相关推文,我们更容易观察基督教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具体呈现出两大特征:

 

第一、各大基督教堂借助中国文化中对家庭的重视,宣扬教义。尤其是疫情之后,基督堂为了呼吁信徒回到教堂,发表了相当多数量的对“家”文化理解的推文。最早开设微信公众号的是十甫堂,2014年创建;其次为救主堂,2015年创建;在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宣传布道,东山堂、光孝堂、锡安堂和沙面会堂的公众号于2020年初创建了相关公众号。

 

基督教认为,“家”是信徒的精神终极归属。“家”并非是指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个人的小家,而是“天父”(神)之家。基督信徒应该舍弃人间生活的小家,而回到属灵的大家。而基督教会就是这个属灵的大家。早在2014年十甫堂创立公众号之初,就以“家”之名发表了多篇推文。

 

“神儿女的家〔也称神的家〕。提后3:15,神儿女亲近神的地方。在那里得安慰、得劝勉、得赦免、得供应、灵性得喂养。神的家,敬拜、赞美、祷告。”[32]

 

“这世界非我家,我无一定住处......天堂若非我家,我必流离无依;天门为我大开,天使呼召迎迓, 故我不再贪爱这世界为我家。”[33]

 

“因为教会是基督徒属灵的家,不参加教会的信徒,就变成一个没有家的流浪汉。......当我们成为基督徒以后,也同样需要为心灵找个家——就是教会。”[34]

 

“上帝是何等的爱我们,祂的应许又是何其美好,愿我们放下自己,回家吧,将你的心归回,回到上帝的旨意里面,尊主为大,谦卑顺服。”[35]

 

“教会是信徒的母亲,作为母亲,她怀孕、生产、养育,以及教导她的儿女,而她的儿女或许一辈子都不离开她的学校。”[36]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是“亲亲”人伦关系的基础,由家出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最终达到“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说,家不仅仅是社会学意义的一个基本单位,更是人类的终极归宿和安身立命之所在。基督教以“家”为名的传教策略,固然有宗教文化背景,但对于中国信徒来说,他们对“家”抱有一种天然的感情和期待,因而号召“回家”的宣言无疑能够吸引普罗大众。

 

疫情之后,基督教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信众参加教会活动意愿不大,热忱正在减弱。光孝堂一篇推文提到:

 

“疫情的常态化,疫情改变了教会的聚会方式。已经恢复聚会返回教会的意愿淡泊,原有的那份信仰热忱悄悄不见了。”[37]

 

锡安堂也指出:

 

“尽管我知道,如今又有许多弟兄姊妹已是厌倦、不理会,甚至嫌弃同工们每日的证道了,但就如我当初向大家承诺的一样,教会一天不恢复崇拜,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疫情对于我们基督徒的挑战,不仅仅是影响于生活的、工作的、经济的、健康的,也是影响于信仰的。那么久没回教会、那么久没做礼拜、那么久没灵里相交、那么久……我们会不会……爱主的心冷了、信靠的心冷了、爱教会的心冷了、渴慕主道的心冷了?这,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种属灵的争战!”[38]

 

十甫堂:

 

“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教会恢复崇拜聚会时,你是否缺席了呢?你是由于什么原因缺席呢?是因为习惯了线上崇拜吗?是因为忙碌吗?是因为懒惰吗?是因为软弱吗?是因为犯罪吗?是因为担心、害怕疫情卷土重来吗?礼拜缺席的理由可能有千万种,无论如何,还是盼望我们能够竭力将主日分别出来归给神。我们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求神除去我们的惰性,让我们在属灵的事情上,殷勤不可懒惰。如果是因为对疫情尚存紧张、害怕的心,那么,求神除去我们的胆怯,赐予我们信心。如果是因为犯罪得罪神,与神疏远了,那么,让我们悔改,再次回到阿爸父的怀抱。如果是因为软弱了,求神除去我们身体、心灵一切的软弱,让我们刚强壮胆起来。”[39]

 

有信众认为参加线上的云敬拜同样也是信仰的一部分,而且实体聚会十分麻烦,需要出示预约码、健康码或身份证。但教会坚持认为进行实体聚会、过宗教团体生活的重要性,推文写道:

 

“神学家约翰·加尔文认为教会的主要特征有三个部分:“忠实地宣讲和聆听神的道、合乎圣经地施行圣礼、以及执行教会纪律,以确保教会的圣洁。”这显然是实体教会才能实现的......对于云敬拜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做法,这完全不能取代实体教会的崇拜和交接。......这两个“信”就是将我们与不信的加以区分,这两个“信”也同时体现我们应有的实体教会的生活。”[40]

 

“上一篇牧文中,我提到实体聚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乃在于教会是基督道成肉身亲自来到我们中间,用自己的身体与宝血建立的,是实实在在的实体建造。......或许便捷的快餐文化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包括我自己;但我们要明白回到教会的目的是什么?是敬拜神。难道我们要因为出示预约码、健康码或身份证而阻挡我们对神的爱吗?我想不会的。”[41]

 

在基督教看来,教会生活是有秩序的,是信徒接受教谕的重要场所。只有在教会之中,信众才能获得精神的拯救。故而疫情之后的推文,基督教堂不断呼吁信众回归属灵的大家庭。这些推文都表达了教堂对因久不过教会生活而变得懒惰的信众重新回归教堂的期望,光孝堂说:“回到永生神的家,回到这属灵的大家庭。”[42]锡安堂亦说:“离开属世的家,奔向在天国的家。”[43]但这里的“回家”并非仅仅回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那么简单,而是要重新建立与上帝的关系,“回家不单是指重建家园和国家,更是让上帝在以色列子民的生命中掌权,重建与上帝的关系。”[44]

 

第二、重视孝道,目前这几间教堂在重阳节、清明节、母亲节和父亲节举办相关的祭祖和敬老活动。

 

首先是重阳节。目前基督堂大部分信徒都是老人,因此每逢重阳节,教堂一般举办敬老的聚会活动。在教堂看来,敬老的意义在于:

 

第一、老人是值得尊敬的。《圣经》提到:“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利未记19章32节】)“强壮乃少年人的荣耀:白发为老年人的尊荣。”(【箴言20章29节】)尊敬老人和敬畏基督一样同等重要。

 

第二、孝敬父母是敬老的基础。《圣经》中教导信徒要在主里听从父母,孝敬父母是上帝对信徒的道德要求。牧师在布道的时候通常会引用经书<以弗所书>的几条经文,分别是:“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所谓“在主里”不是指父母必须是基督徒,而是指基督徒行孝必须照着神的要求,神是唯一的最高至尊。当父母孝顺的要求与神的旨意发生矛盾时,要顺服神的教导而不是父母的教导。可见,基督徒行孝的标准是建立在听信基督这一神人关系契约的基础之上,并非发乎父母与人子天然的血亲情感。只有敬爱父母,才能同等地爱他人,“在基督爱的里面,实践彼此相爱之道,如果父母都没有去爱,怎么能在教会中爱众弟兄姐妹呢?只有爱的源头,孝敬父母之中,体会爱和付出的力量,感受到爱里的温暖,才能更好地晓得爱的力量,彼此相爱的魅力。”[45]

 

第三、除了引用《圣经》中关于尊敬老人和孝敬父母的言论外,公众号的推文也会引用儒家的说法来论证敬老的重要性。例如,《孟子》云:“敬老慈幼,无忘宾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46]不过,基督教认为,基督教和儒家虽然都认可孝道,但基督教的孝道强调敬重父母的态度,而儒家之孝只体现为对父母无条件的顺从,

 

中国古训“孝顺父母”强调的是“顺从”父母,而圣经强调的则是“敬”父母。一字之差天渊之别。何为顺,无条件听话照做;敬呢,是敬重,敬畏,敬仰,是一种至高无尚的地位。顺服不一定尊敬,但尊敬一定会愿意顺服,可见,顺是行为,而敬表明态度。[47]

 

儒家之孝是否真如基督教所认为的只是一种行为方式值得商榷,但从这里可以看出基督教对于儒耶不同行孝方式是有明确认知的,这一点也体现在基督徒身上。2020年救主堂重阳节当日,教堂有个关于询问信徒对重阳节看法的视频采访。

 

记者问老人:今日是重阳节,你对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看法?

 

老人A答:这个很开心,这是旧传统,九九重阳。

 

老人B答:我们基督教,我们圣经里面同样是教导我们尊老敬老,所以在尊老敬老这一点,我们完全是一个可以融洽的点。至于基督教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洽的方式、内容可以不断探索,做得更好。

 

老人C:尊老敬老,应该要发扬下去。[48]

 

从采访中可以看到,信徒对于重阳节持十分认可的态度,但对于重阳节和基督教可能隐含的冲突也有清醒的认识。在他们看法,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在对待老人方面都是尊敬的态度,故能够融洽相处。

 

其次是基督教对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看法。除了强调对母亲和父亲的孝道之外,还特别提出作为母亲和父亲身份的信徒,应该如何处理和子女的关系。《圣经》中云:“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去志气。”(西3:21)父母不仅要关心儿女的衣食住行,也要用神的话语和圣经的教训不断警戒和指导他们,最终目的是将子女引向基督。[49]

 

最后是关于清明节。从推文的数量来看,公众号甚少在清明节当天发表相关推文。但从救主堂在2020年3月份发表的《关于广州教会2020年疫情期间不举行集体与个人省墓活动的通知》来看,每年清明节教堂允许信徒举行个人或集体的省墓活动。

 

每逢清明之时,我们都会通过祭扫,表达对亲人的缅怀和思念。 但由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控工作处于攻坚期、关键期......保障弟兄姊妹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在此,基督教救主堂呼吁弟兄姊妹清明期间勿前往琪鸡岗公墓、大窝岭公墓省墓,请各自在家中进行家庭追思方式慎终追远、缅怀先辈。[50]

 

可以看到,基督徒有固定的公墓,每年清明节、预苦期、复活节期间,广州教会都会举行集体与个人省墓活动。牧师曾于2016年在救主堂发表了一篇关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实践——如何孝敬父母?》的演讲,其大纲主要包括一、什么是孝道?——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孝观”;二、孝道的伦理与社会价值;三、基督徒如何尽孝?——兼论“祭祖”问题。[51]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全文,我们无法得知他是如何讨论基督教的祭祖观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信徒对于基督教应如何遵循儒家传统祭祀祖先是存在精神困惑的,但目前广州教会的普遍做法允许信徒祭祀祖先。

 

五、结语

 

 与当前广州儒家宗祠相比,外来宗教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在宣扬孝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儒家的宗祠具有敬宗收族的功能,是传承孝道在重要文化载体。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冲击下,儒家宗祠虽然仍然延续传统的功能,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城市的旅游文化景点彰显着历史记忆和服务娱乐公众的作用。但广州的外来宗教则不同,虽然也有部分宗教场所成为了旅游文化景点,但仍然保留着强烈的宗教信仰色彩。不过,由于本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家庭联系密切,且深受儒家“慎终追远”思想的影响,外来宗教积极吸收儒家的孝道思想,利用节庆日推广孝道,宣扬教化。具体表现在:第一、祭祖仪式。在特殊的节日,如清明节举行祭祀祖先、追思亡者的活动。并在各自宗教场所内开辟一定的祭祀空间,允许民众在此祭祀先人、寄托哀思;第二、敬重老人。由于目前广州外来宗教的信徒大部分是老年人,因此各个宗教场所特别注重在重阳节等节日强调老人的重要性,呼吁关心、尊敬老人;第三、家庭关系。在宣扬孝道的同时,各个宗教都十分注重倡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对父母和子女的日常行为和交往进行指导。尽管外来宗教对孝道都有各自特殊的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面向广州民众教化孝道的时候,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而与此同时,儒家的孝道伦理也得藉以外来宗教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发挥作用。


 

第三章

当代广州道教宫观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东晋时期,随着道教徒南下广东传道、播道,道教开始传入广州。而广州“羊城”名称的由来据说也与道教有关。相传广州建城之初, 曾有五仙人手持谷穗骑五羊而至, 并遗谷穗于此, 羊化为石, 故广州别称“羊城”、“穗城”。历经千百余年,道教在广州扎根和传播,成为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教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儒家文化关系密切。那么,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在当代社会与主流的儒家传统关系如何?与广州民间社会的关系如何?2021年9月17日,我们走访了广州部分道观,并结合目前道观的微信公众号推文,考察当前广州道教与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以及对中国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塑造作用。

 

一、走访道观概况

 

广州三元宫位于越秀山南麓, 据传系东晋鲍靓始建, 为鲍姑修道行医之所, 初称越岗院。后人为纪念鲍姑,在此立像祀奉,称鲍姑祠。明朝万历年间重修,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扩建大殿,改祀三元大帝(即上元天官赐福天尊、中元地官赦罪天尊、下元水官解厄天尊),改鲍姑祠为配殿,并改名三元宫。康熙年间,总镇金弘振再次重修三元宫,邀请罗浮山冲虚观住持、全真道龙门派十二代传人杜阳栋主管督工修建,此后三元宫成为全真教龙门派在广州的主要传播阵地。文革期间,三元宫遭到破坏。从1982年起,广州道教界开始对其进行全面地修复。目前三元宫内设有三元殿、财神殿、观音殿、鲍姑殿、天后殿、关帝殿、太上老君殿、吕祖殿。

 

纯阳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漱珠岗。清道光四年(1824年)得两广总督阮元资助,天文学家李明彻开山建纯阳观。2003年,纯阳观开始重新修复。目前观内供奉道教全真派三位开宗祖师(吕祖宾、王重阳、邱处机)、观音、文昌、灵官、太岁等神像。

 

仁威祖庙位于荔湾区龙津西路庙前街,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明代天启年间、清代康熙、乾隆、同治年间,泮塘乡曾动员大批人力物力,对仁威庙进行大规模修葺,成为泮塘恩洲十八乡第一大庙。“文革”期间,仁威庙被改建为工厂。1983年,广州市政府公布仁威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开始动工修葺。重建后的仁威祖庙,占地两千多平方米,内供奉北帝、玉皇大帝、太岁、财神、文昌、观音、红鸾、金花夫人等神像,以及设有祭拜祖先的孝思堂和思亲堂。

 

广州黄大仙祠位于芳村花地村,其前身是1901年梁仁菴道长创建的普庆坛。1898年,广东疠疫流行,民间道坛与善堂得以发展,供奉黄大仙的扶鸾堂由此出现。普庆坛沿用了施医赠药和著造劝善书的宗教慈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成花棣黄大仙祠。民国初,花棣黄大仙祠遭毁坏。1915年,梁仁菴带着黄大仙画像前往香港,创立普宜坛。1985年,芳村区成立后,不少信众倡议重建黄大仙祠。经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决定在芳村花地(当时“花棣”之名已改为“花地”)复建广州黄大仙祠。重建后的黄大仙祠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内供奉黄大仙、吕祖、观音、文昌、孔圣人、关帝、斗姆、财神等神像。

 

广州都城隍庙为明洪武三年(1370)修建。清雍正年间,广东观风使焦祈年奏请朝廷,将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2009年,广州市道教协会对现存建筑进行重修,201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大殿里新塑三尊城隍像和两旁的名为《开天辟地神仙卷》的巨型壁漆画十分壮观。广州城隍爷有刘皇(南汉国王刘龑)、海瑞和杨椒山三尊,其中刘皇漆塑像高达3.2米,是广州城隍庙的主神。


 

三元宫


纯元观 

 

仁威祖庙


都城隍庙

 

黄大仙祠

 

二、道观与儒家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儒家文化关系密切,而广州的道观也不例外。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也能发现儒家文化的印记。具体表现在:

 

第一、设立祭祀、纪念祖先的孝(敬)亲堂。孝(敬)亲堂是信徒安放祖先牌位(骨灰盒),祭拜祖先的场所。而堂内的对联大多体现了儒家对祖先祭祀重视的观念,例如,“思祖德操养麟趾,亲宗恩荫养兰孙”(仁威祖庙)、“孝祭香花享云厨,亲祀福地感瑶章”(仁威祖庙)。而黄大仙祠内祭祀祖先的长生堂,内设有“敬亲堂”、“思祖堂”、“思慈堂”、“思念堂”、“思恩堂”、“思亲堂”、“思宗堂”、“念德堂”等不同的祭祀空间。

 


仁威祖庙思亲堂 


 

第二、部分对联出自儒家经典,强调儒家的伦理思想观念。例如,仁威祖庙财神殿的对联为:“以财发身则财恒足矣,因民所利而民欢乐之”(按:上联出自《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下联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大门牌坊的对联“仁义为怀物阜民安歌乐土,威灵尚在风调雨顺祝尧天”则与儒家的仁义思想有关;而三元宫老君殿内的对联:“太上老君立德立言祥光垂万世,三清方士寸仁存孝瑞气祝千秋”,显然与儒家历来强调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事业及仁孝的伦理观有关。

 

仁威祖庙对联  


 三元宫老君殿

 

第三、举办祭祀祖先的祈福法会活动。儒家历来重视孝敬父母、慎终追远,而道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五间道观每年在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都会举行超度法会的活动,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相关文章,推广孝道。

 

道教素有重视孝道的传统,“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  吕祖亦有言曰:‘道中不止于忠孝,而忠孝为行道始。’ ‘莫大神通,全在忠孝。’”[52]在道教看来,人子尽孝的方式表现在:通过举办超度的祭祀法会,帮助先人脱离地狱苦海,早日升仙。二月廿三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的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祭祀节日,民间俗称“鬼节”。道教会在这一天举行摄招安灵超度道场,超度亡魂。所谓“超度”,“把还沉沦在阴间的亡魂或者还滞留在人间的亡魂救拔出来,然后通过神仙接引,希望亡魂早日登东方青华极乐世界。”[53]孝敬父母的方式不仅表现为亡者举行超度法事,还重在为在世颂念道经,“我们很多人拙于言语,不善表达。不如给令尊大人念个《北斗经》或《报恩宝诰》吧?祈求上真垂佑,星光注照,保佑他老人家吉祥如意,健康长寿。 ”[54]对于尽孝这一道德实践,道教为普通人提供了具体的仪式指导,令一般人可以在宗教仪式中获得情感慰藉。

 

然而,对道教来说,宗教祭祀仪式只是孝敬父母的外在表现,真正的孝道在于令先人得到救赎和解脱,“按照道教的观点,使九玄七祖俱得超升,是对先人最大的孝敬,而不仅限于扫墓祭扫。”[55]更重要的是,信徒通过尽孝这一道德实践,追寻宗教的超越精神,“十月初一寒衣节,在祭祀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社会中的忠、孝以及乐善和博爱精神,是把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结合最为紧密的一个追思之日,也让寒衣节充满了更多的人情味。祭祖,实则是在祭奠自己心中的坚守。道教的核心是道,而不是鬼神。道在人间以清静度世人,是在教给世人明白了前生今世的因果后,更会去珍惜当下的修行。虽是在言鬼神之事,却是在度人以天地万物行化之理。通人理以晓神鬼事,此也是祖师留下的修行箴言。”[56]由此可见,道教重视孝道的传统与儒家具有密切的关联。

 

为了更好地宣扬孝道,道教宣称尽孝能够帮助人子改变运气,获得福报。一篇推文说道:“孝亲祭祖是风水之源。想想我们的生命从哪儿来的?从父母那里来的。那父母祖先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根!我们浇水的时候,要连根一起浇,根深蒂固,枝叶自然茂盛,家族兴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人的福报来自于哪儿?来自于孝顺父母,这是第一条......祖宗积德护佑。你要真明白这个道理,就会长时间思念祖宗之德。”[57]因而举行超度法会的意义除了令先人得到解脱外,更重要的是为个人祈福,“法会之意义,一是超度十方孤魂,功德无量;二是超度先人早日脱离地狱苦海,庇佑后世子孙;三是超度冤亲债主、堕胎婴灵,增加福报,能使自己运程顺畅。”[58]在道教看来,如果阴间的亡灵得不到解脱,那么阳间的子孙的生活难以顺遂。因而,超度先人的亡灵也是为个人祈福,可见,当代道教的孝道宣言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三、道教与民众的生活

 

走访的四间道观供奉了不同的道教神灵,例如吕祖、黄大仙、观音、文昌、关帝、妈祖、月老(娘)、金花夫人、孔子等等。虽然神灵众多,但他们各司其职,各行其事,满足民众的不同需求。以三元宫为例[59]:

 

神明

 

职责

 

 

三元宝殿

 

天官(尧)

 

赐福·祈福求愿

地官(舜)

 

赦罪·趋吉避凶

水官(禹)

 

解厄·风调雨顺

太上老君殿

 

祈福家族昌盛·健康长寿

吕祖殿

 

祈福荣华富贵·开运旺运

观音殿

 

祈福健康平安·合家兴旺

 财神殿

 

祈福事业有成·安居乐业

文昌殿

 

祈福金榜题名·提高情商智商

月老殿

 

祈福婚姻·圆满幸福

关帝殿

 

祈福招财利市·生意兴隆

天后娘娘殿

 

祈福护身·风调雨顺

鲍仙姑殿

 

祈福解除病痛

                 

 

可以发现,三元宫内的神灵职责分明,分别从健康、姻缘、财源、学业、运气等不同方面来满足民众的需求。这一点在道教经典中早已有体现,《太平经》中提到,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对此,一篇推文解释道:“不论是那一级位的神仙,都是有职位属性的。神仙护佑凡人,凡人敬奉神仙,正有如阴阳互生,天上地下虽然身份不同,却共同构成了整个世界的存在,二者是缺一不可的。”[60]

 

每逢神灵的诞辰,宫观都会举行相关的祭祀活动。以下是各个道观一年的法事活动安排:

 

从法事的安排来看,几乎每个月道教宫观都会举行相关的法事祭祀活动,这就意味着道教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并在逐渐形塑民众的生活方式。以中秋节为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寄托人们月亮满圆时团圆的愿望。在道教中,月亮即太阴星君,俗称太阴娘娘、月姑等。道教认为太阴星君为上清天轮宫主照三界的十一位大星君之一,司掌水府,明分昼夜,校籍众生,掌人魂魄,赐福消灾。除了女性神的形象外,月亮也是作为掌管姻缘的男性神——月老,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红喜神。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经济压力的增大,晚婚晚育的人群变多,为适应现代民众对姻缘的渴求心理,道观增设了月老或者月娘的神像,并将中秋节视为是祭拜月神、祈求美好姻缘的节日。例如:

 

月老,又称月下老人,为主管婚姻之神。月老持两件法宝,其一为婚姻簿,簿中定下世人之婚配安排;其二为红线,用以连接具有姻缘的男女。世人若虔诚礼拜月老,则单身者得遇良缘,恋爱者终成眷属,促成美满婚姻,白头偕老。无数善男信女前来敬香朝拜,或登姻缘簿,或请姻缘线,或求姻缘符,香火绵远至今。古观灵坛,灵应非常。使无数善男信女,得遇佳偶,姻缘早成,夫妻和睦,恩爱美满。[61]

 

月老持两件法宝,其一为婚姻簿,簿中定下世人之婚配安排;其二为红线,用以连接具有姻缘的男女。世人若虔诚礼拜月老,则单身者得遇良缘,恋爱者终成眷属,已婚者促成美满婚姻,白头偕老。故每到八月十五日月老圣诞的这一天,许多尚未婚配的男女,都会到庙里祈愿朝拜,祈求月老赐良缘。在找到另一半后,还会去月老星君前带上贡品还愿。[62]

 

应广大信众朋友的要求,广州道教纯阳观将于辛丑年农历八月十四日晚(中秋节前夜,9月20日)特别举办“天赐良缘·和合相馨”拜月老求姻缘法会,法会中由道长诵经礼忏,礼拜月老,举行姻缘和合禳解婚煞法事并升祈缘表,祈良缘早就,千里姻缘一线牵,幸福美满乐年年。愿十方善男信女尤其是还未找到合适对象的男女,共沐神恩,早日喜得连理。[63]

 

农历辛丑年八月十五中秋节上午十点黄大仙祠将举办“中秋节月下老人、太阴星君天宫赐福圆满开运道场”,上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十方信众家庭美满、和睦幸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一切有缘善信财源广进、事业顺,各企业商户生意兴隆、业绩长虹。[64]

 

从推文中可以明显看到,目前广州道教宫观将民众对美好婚姻生活的渴望心理与道教月神信仰以及中国传统节日融合起来,弱化传统中秋节寄托团圆的节日意义,突显中秋节与获得美好姻缘的关联,这不仅有利于道教在民间社会的扎根,也很好地满足了民众的情感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道教这一明显功利性目的的背后,包含了对家庭人伦生活的重视和期望。

 

三元宫内的月老殿

 

除此之外,道教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影响还体现在道医方面。道家与中医渊源紧密,道家修炼的目的是与道合真,羽化而登仙,因而对十分珍视身体,极为重视养生,而这一点与以防病治病为宗旨的中医最为贴近。晋代道医葛洪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所以民间历来就有“十道九医”之说。广州三元宫最早的创建与鲍姑有关,鲍姑是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的妻子,相传她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医药之学,精通针法,发明了以艾灸治赘疣的方法,深受当地群众爱戴。死后,民众在在越秀山下建“鲍姑祠”以示纪念,明代“鲍姑祠”被改建为三元宫。至今在广州越秀山麓三元宫里,还设有鲍姑殿和她的塑像,并留有楹联两副:“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仙迹在罗浮遗履燕翱传史话,医名播南海越岗井艾永留芳”。当代广州道观中仍保留了道医的传统,例如广州三元宫成立了鲍姑艾灸馆,与中医药大学合作,定期举行义灸义诊活动,开设道医的讲座,并免费派发艾草和香囊等中药物品;而纯阳观建立了慈善道医馆,既安排有正规的中医大夫接诊, 也包括了一些道教养生的空间, 包括养心斋、心理咨询室康复训练室等。不仅为老人、残疾人、社区低保户提供慈善诊疗服务,还着重从道医传统疗法和自闭症心理辅导两方面入手为民众提供治疗。

 

 

三元宫针灸馆


纯元观慈善服务中心

 

  

四、结语

 

由上可以看到,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在当代仍然与儒家文化联系密切。与外来宗教一样,本土道教借助儒家的思想资源如孝、仁、义等纲常观念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发挥作用,同时通过节庆等层面形塑广州民众的生活方式。与儒家的宗祠、书院以及外来宗教相比,道教与广州本土风俗具有紧密的关联,如风水改运、中医等,着重强调信仰的功利主义。而这种对功利目的的追求,更多地是为了迎合民众在日常生活对福禄寿追求的心理,而非是达到道教主张的“成仙得道”的理想境界。 

 

结论

 

通过上述的走访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儒家正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广州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既通过儒家传统的教化载体——宗祠和书院,也通过影响外来宗教(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和本土道教的方式,将儒家的孝、道、仁、义等伦理纲常观念逐渐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儒家作为本土的传统资源,仍然与狭义形态的“宗教”一样发挥着教化的作用,仍然鲜活地存在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实践之中,对于安顿人的内心世界、获得精神寄托具有积极的意义,只不过人们并不一定自觉意识到,这即是处于所谓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状态。

 


[1]
走访调查人员:
 
李兰芬: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龚礼茹:中山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王雪霏:中山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出版社,1997年,465页。 
 
[3] 据《白云、粤秀二山合志》记载:“广州自耿尚屠城以后, 城中鲜五世萃居者, 故无宗祠, 有则合族祠耳。乾隆间有合族祠之禁, 多易其名为书院、为试馆。”参见:崔弼初编,陈际清总辑:《白云越秀二山合志》,卷九 (志祠9) , 据清道光二十九年 (1849) 镌楼西别墅藏板重影印。
 
[4] 参见:刘志伟:《宗族与沙田开发——番禺沙湾何族的个案研究》,《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刘志伟:《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研究史》,1992年第4期。
 
[5]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人民政府编:《沙湾镇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66页。
 
[6] 参见麦思杰 :《小洲简氏宗族与清代珠江三角洲社会变迁》,《史志学刊》,2016年第4期。
 
[7] 参见杨宏烈编著:《广州泛十三行商埠文化遗址开发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2页。
 
[8] 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97年,465页。 
 
[9] 《粤东简氏大同谱》卷十,<小洲系十五世颉云公>,第65页。
 
[10] 陈献章:《增城刘氏祠堂记》,黎业明校:《陈献章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54页。
 
[11] 林润芳:《双桂书院志略》,忠孝堂刊本, 清光绪九年。
 
[12] 陶伟,程明洋,符文颖:《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城中村传统宗族文化的重构》,《地理学报》,2015年第12期。
 
[13] 李凡等:《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佛山传统祠堂文化景观变化以及地方认同的建构》,《人文地理》, 2013 年第6期。 
 
[14] 陶伟,程明洋,符文颖:《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城中村传统宗族文化的重构》,《地理学报》,2015年第12期。
 
[15] 参见:刘志伟:《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研究史》,1992年第4期;刘志伟:《宗族与沙田开发——番禺沙湾的个案》,《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
 
[16]  吴正运,彭涛,邬静:《城市化视角下祠堂功能的现代转变——关于广州城中村祠堂的比较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12期。
 
[17]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http://mzzjj.gz.gov.cn/zwfw/gzcx/zjcscx/index.html。
 
[18] 广州市大佛寺:《“辞亲割爱”的出家人报父母恩吗?》,2020年 5月9日(母亲节)。
 
[19] 广州市华林禅寺 :《农历七月不是鬼月,而是孝亲月、报恩月、吉祥月!》,2020年8月19日;广州市六榕寺:《农历七月,佛门的孝亲月、报恩月、功德月》,2020年8月28日。
 
[20] 广州市六榕寺:《盂兰盆节:孝亲报恩,福慧增长》,2019年8月15日。
 
[21] 广州市大佛寺:《法务公告|地藏菩萨圣诞至 累劫亲姻蒙接引》,2020年 9月13日。
 
[22] 广州光孝寺:《世间的孝道和出世的至孝》,2019年8月2日。
 
[23] 广州市光孝寺:《佛教徒过盂兰盆节,先学这一个“孝”字》,2018年8月25日。
 
[24] 广州市大佛寺:《清明节最好的祭祀方式》,2016年 4月1日(清明节);广州市六榕寺:《印光祖师开示: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方表诚孝恭敬。》,2016年3月25日;广州市华林禅寺 :《今日清明节!万物洁齐而清明,这样祭祖最合适》,2017年4月4日;广州市大佛寺:《重阳佳节奉灯孝亲》,2020年 10月25日。
 
[25]中元秀、马建钊、马逢达:《广州伊斯兰古迹研究》, <金张氏捐屋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0页。
 
[26]  广州石室耶稣圣心大教堂:《【礼仪】十一月二日,追思已亡》,2016年11月1日。
 
[27]  广州石室耶稣圣心大教堂:《【礼仪】十一月炼灵月》,2016年11月1日。
 
[28] 广州石室耶稣圣心大教堂:《【动感石室】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广州教区圣心主教座堂2017年 “九九重阳”敬老活动》,2019年10月3日。
 
[29] 广州石室耶稣圣心大教堂:《父亲是一种圣召 玛9:36-10:8》,2019年10月3日。
 
[30] 广州石室耶稣圣心大教堂:《 石室圣心大教堂重阳节暨“玫瑰圣母节”邀请函》,2019年10月3日。
 
[31] 广州石室耶稣圣心大教堂:《【动感石室】唯有妳超群出众——三八妇女节回顾广州石室耶稣圣心大教堂》, 2018年3月15日。
 
[32]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 :《初信栽培:教会是什么?》,2014年8月20日。
 
[33]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 :《诗歌分享:世界非我家》,2014年8月28日。
 
[34]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 :《信仰问答:基督徒为何要参加教会活动?》,2014年11月6日。
 
[35]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 :《回家》,2020年5月8日。
 
[36]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亲爱的弟兄姐妹,回家吧!》,2020年7月24日。
 
[37] 广州基督教光孝堂:《疫情改变了什么?———恢复路上的沉思》,2020年8月26日。
 
[38] 广州基督教锡安堂:《恢复崇拜前的最后一封信|锡安家书》,2020年9月11日。
 
[39]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 胡婉雯 执事:《天父喊你回家》,2020年7月18日。
 
[40]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 胡婉雯 执事:《天父喊你回家》,2020年7月18日。
 
[41]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恢复聚会的教会建造》,2020年7月31日。
 
[42] 广州基督教光孝堂:《回家》,2020年9月12日。
 
[43] 广州基督教锡安堂:《主日讲道|《走出去,回家》内附视频、音频》,2020年8月3日。
 
[44]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 :《回家》,2020年5月8日。
 
[45] 广州市基督教江高堂:《敬老(主日信息|音频)》,2020年10月4日。
 
[46] 广州市基督教江高堂:《敬老(主日信息|音频)》,2020年10月4日;广州基督教光孝堂 :《家事分享 | 敬老孝亲 情满光孝)》,2020年10月27日。
 
[47]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 :《每日灵修:地上的父与天上的父——父亲节随想》,2014年6月17日。
 
[48] 广州基督教救主堂 :《敬老|重阳的第一个笑容》,2020年10月26日。
 
[49] 广州基督教十甫堂 :《基督徒的家庭生活--父亲节快乐》,2014年6月13日。
 
[50] 广州基督教救主堂 :《关于广州教会2020年疫情期间不举行集体与个人省墓活动的通知》,2020年3月21日。
 
[51] 广州基督教救主堂 :《2016年10月16日下午堂聚会程序》,2016年10月16日。
 
[52] 广州都城隍庙:《对父亲的爱,不要只在朋友圈里表现出来》,2018年6月17日。
 
[53] 广州都城隍庙:《广州都城隍庙戊戌年寒衣节法事圆满结束》,2018年11月9日。
 
[54] 广州都城隍庙:《对父亲的爱,不要只在朋友圈里表现出来 | 澄心堂》,2018年6月17日。
 
[55] 广州黄大仙祠:《慎终追远,孝道中华——黄大仙祠清明节祭祖法会报名已开启》,2021年3月28日。
 
[56] 广州纯阳观:《寒衣节,不只是给先人亡魂送衣服的日子 | 云水堂》,2020年11月14日。
 
[57] 广州三元宫:《中元节丨祭祖有多灵?祭祖可以改变自己的运气!(附中元节祭祖方法)》,2021年8月23日。
 
[58] 广州都城隍庙:《广州都城隍庙清明祭祖超幽度亡法会圆满结束》,2018年4月16日。
 
[59] 广州三元宫:《祈福文化·艺术之魂》,2021年8月6日。
 
[60] 黄大仙祠:《逍遥之外,神仙还有日常工作!》,2021年9月16日。
 
[61] 广州道教三元宫:《就在今晚!八月十五拜月老求姻緣(附:拜月老的具体方法)》,2021年9月20日。
 
[62] 广州道教仁威祖庙:《【法会预告】财神大仙庙 拜月老、牵姻缘祈福法会》,2021年9月16日。
 
[63] 广州纯阳观:《广州纯阳观辛丑年中秋拜月老求姻缘祈福法事现已接受报名登记》,2021年8月30日。
 
[64] 黄大仙祠:《【法会预告】黄大仙祠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下老人、太阴星君天宫赐福圆满开运道场,现接受报名。》,2021年9月20日。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