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炽成 著《中国近代道德革命》出版目录及李锦全先生序言等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2-06-23 12:50:45
标签:《中国近代道德革命》
周炽成

作者简介:周炽成,男,西元1961年生,2017年卒,广东郁南人。历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著有《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辩》《孔子回家——海归读<论语>》《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复性收摄——高攀龙思想研究》《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海归:中西文化冲击波》《少年留学,三思而行——一个大留学生对小留学生的忠告》等。

周炽成 著《中国近代道德革命》出版目录及李锦全先生序言等

 

 

 

书名:《中国近代道德革命》

作者:周炽成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3

 

【内容简介】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道德,这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本书着重论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儒家道德为代表的传统道德的批判和继承。作者在本书中充分肯定了近代道德革命的历史意义,同时又指出其不足,强调了反对封建道德任务的艰巨性和必要性。(封底)

 

【作者简介】

 

周炽成(1961-2017),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从事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的教学和研究,研究方向为先秦子学、宋明理学、中国近现代哲学等。主要著作:《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孔子回家——海归读〈论语〉》《复性收摄——高攀龙思想研究》《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辩》《海归:中西文化冲击波》《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等。(封面勒口)

 

【全书目录】

 

●序:用有根据的材料还原真实的历史(李锦全)

●自序(周炽成)

----------------------

传统道德鸟瞰

传统道德可变吗?

权利意识的觉醒

利己与爱他

“欲”的开放

家族伦理与社会伦理

进取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

女子解放的理论与性道德观的变革

偶像的破碎

开民智与新民德

礼法会一的解体

发现旧道德的新意义

中国道德的重建

“叛臣”和“逆子”

女子解放的艰难实践

社会习俗的革新

理论和实践的矛盾

个人主义精神的作用

各种思想流派的影响

道德革命的历史作用

道德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儒学复兴论”简议

●后记(1988.12.11)

(▲勘误:正文页74行1,期末→清末)

 

【内容简介】

 

人民出版社重点图书《中国近代道德革命》推荐语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道德,这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本书就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学术专著。本书着重论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儒家道德为代表的传统道德的批判和继承。他们批判其为专制政治服务,否定个体独立自主性等内容,同时又弘扬其“仁”、“恕”、“信”等德性。作者在书稿中充分肯定了近代道德革命的历史意义,同时又指出其不足,强调了反对封建道德任务的艰巨性和必要性,同时还对儒学复兴提出了个人看法。本书通俗易懂,用有根据的材料还原了真实的历史。

 

本书作者周炽成是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学者,2017年病逝。本书是他的遗作。https://mp.weixin.qq.com/s/Topr86njU_mgPuUELgLEHA

 

【序言】

 

用有根据的材料还原真实的历史(李锦全)

 

《中国近代道德革命》是华南师范大学周炽成教授早期的著作。1986年,他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他的硕士学位论文是《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研究》。这本书稿是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于1988年12月11日定稿于广州。

 

这部书稿何以约我写序?可能是在后记中有段话:“我要感谢中山大学哲学系吴熙钊、袁伟时、丁宝兰、李锦全、陈玉森诸先生的悉心指导。”其实当时这些老师都会给硕士生们上点课,但真正指导这篇论文的是吴熙钊教授。但吴教授及各位老师多已去世,我也是95岁的高龄老人,思维能力已大大下降,写理论著作的书序是有点为难了。

 

由于这本书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主要不是靠论理,而是摆事实、说道理,以情感动人,读者会很感兴趣,可以说这是一部比较接地气的著作。看过书稿后,我觉得“女子解放的艰难实践”一节,举的事例很动人。下面举出一些女子争取婚姻自由,演出的令我们感动不已的悲剧和喜剧。

 

1919年,长沙赵五贞女士演的是悲剧。她父亲包办婚姻,她无力反抗。出嫁那天,在轿中用剃刀自刎,重伤送到医院,不治身亡。这种“血染长沙的惨事对湖南各界震动很大”,毛泽东撰文指出:“这件事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思想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正是社会、母家、夫家这三面铁网的紧围,才导致赵女士自杀的。

 

至于演喜剧的是郭隆真,她也是被迫上了轿,但到男家后却以另一种方式回敬,她下轿后“向新郎和客人们发表演讲,揭露封建婚姻葬送青年幸福的罪恶,宣传自由婚姻的好处,然后理直气壮地离开男家,坐船到天津上学去了”。这些悲喜剧,确实使人悲喜交集,比那些理论文章更感人。

 

作者说还有很多有趣的抗婚喜剧,虽然旧的势力还很大,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越来越多接受新教育的女性陆续摆脱包办婚姻,走上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道路。

 

如果说女士当时多是受到父母、丈夫即父权和夫权的压制,那么男士则多受制于君权和父权。书中提出,背叛它们的会产生“叛臣”和“逆子”。反对君权当“叛臣”,随时有杀身之祸;背离父权为“逆子”,同样也会遇到很多风险。吴虞从日本留学回来,因不满父亲专制,与其对抗,写了一篇《家庭苦趣》,为旧势力所不容,结果被逐出教育界,清政府还要下令逮捕他。他深切地体会到孔孟之道和家族制度的害处,在新文化运动中被称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旧道德革命的英雄是个“两面派”。书稿中揭露他理论上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把一夫多妻制和蓄妾制称为“大病”。但在行动上又以多妻妾和玩弄女性著名。他先后有妻妾五人,同时沉迷妓院,这种“两面派”人生终于为世所不容。

 

在这场近代道德革命中也有一些旧文人参加,中国旧文人有三大习惯——吟诗、喝酒、狎妓,这些坏习惯使得他们言行相悖,嘴里说着道德革命、男女平等,行动上却是纳妾狎妓、私德太坏,对道德革命会起到消极作用。

 

不过,看深一层,这些旧文人在家族乡党中是有地位和影响力的,对道德革命言论上的支持,对顽固旧势力仍会起到抵制和消解作用。

 

总之,参加清末民初那场道德革命的人和事都是比较复杂的,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情况下,出现一批“两面派”的文人和学者也是不奇怪的。用有根据的材料还原这段真实的历史,正是这部书稿的价值所在。

 

这本书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和有中等文化水平的群众,这部让人“很感兴趣”的书稿,还是值得大家阅读的。

 

书里讲的虽是百年前的旧事,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最后我说句老话,祝读者开卷有益。

 

李锦全

 

2021年6月20日

 

【自序】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有两次外来文化的冲击格外引人注目。第一次是印度文化的冲击,发生在汉唐时代;第二次是西方文化的冲击,自清末始。确切地说,西方文化在明末已开始传入中国。不过,当时影响不是很大,还不构成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的大输入,是鸦片战争后发生的事。这两次外来文化的冲击,前者缓慢,后者急速;前者无刀枪相与,后者则伴随着战舰大炮;前者带来民族危机,后者则使中国濒临亡国灭种之困境。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华民族的心灵发生了空前的大裂变。本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考察作为民族心灵内核的中国传统道德,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被先进知识分子批判、否定的历史过程,从中展示中西道德的尖锐对立,暴露中国传统道德的诸多致命弱点。

 

当一个民族的心灵发生裂变时,这个民族无疑要经受莫大的痛苦。中国近代道德革命,曾重创我们的民族心灵。可以设想,几千年来一直作为天经地义的行为规范体系一旦被冲垮,国民的内心该多么难受!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近代道德革命又猛烈地冲涤了民族心灵的污垢,使之焕然一新。历史的发展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牺牲了民族道德的一贯性,却换来了一种全新的更有价值的道德体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种论调经常出现:西方文明是物质文明,中国文明是道德文明(或精神文明);中国只在经济上落后,而在道德上则远胜西方。时隔近百年,这种看法还为不少人所坚持。对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甚至管理制度等的现代化,人们已谈论得很多了。可是又有多少人意识到现代化应该包括道德的现代化呢?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这当然没什么人怀疑了。但是,如果谁提出今天还要学习西方的道德,肯定会被很多人视为异端。

 

在我们全力进行现代化建设时,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的成功引起世人的瞩目。有人认为,这些地区保留了较多的儒家伦理,它们不是现代化的障碍,反而是现代化的动力。因此,实现现代化无须破除儒学伦理,而应该重建、发扬儒家伦理。从这种考虑出发,他们对“五四”以来的“全盘反传统主义”颇有异议,主张儒学的第三次复兴。

 

在中国今日现代化建设中,是否还需要学习西方道德?是否还需要继承道德革命传统?是否真的需要儒学复兴?弄清楚这些问题当然是很有意义的。本书试图通过对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的历史回顾略呈管见。

 

【后记】

 

周炽成

 

这本小册子是在我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研究》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的。我要感谢中山大学哲学系吴熙钊、袁伟时、丁宝兰、李锦全、陈玉森诸先生的悉心指导。在修改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勇先生提出过很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写作虽然历时几载,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1988年12月11日于广州

 

【以上林桂榛汇编整理】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