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书院2023年第五期读书简报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3-10-27 23:05:12
标签:

落笔书院2023年第五期读书简报

来源:“海南落笔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闰二月十七日乙未

          耶稣2023年4月7日

 

2023年4月1日上午九点,落笔书院举行了本学期第五次读书会。全体师生向大成至圣先师行礼后,一同继续阅读《礼记·杂记上》。

 

 

 

本次由刘嘉伟同学进行串讲,讲述了招魂、丧礼等古代祭祀仪式和信仰。这些仪式和信仰源于人们对死亡和灵魂的认识和想象,用于缅怀逝去的亲人和祖先,并安抚灵魂和神明,以保佑生者的平安和幸福。在古代社会中,这些仪式和信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传统和道德的象征,受到广泛的遵循和尊重。此外,从精神层面看,这些仪式和信仰通常蕴含一些智慧和哲学思想,例如“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为后世的文化和思想传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古代祭祀仪式和信仰不仅是一种传统和仪式,也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

 

 

 

王浩旭同学认为,物质、信息、能量是三位一体的,宇宙是全息的。他强调了认知到合一的境界,可以接受任何信息和知识。他认为招魂等神秘仪式是可接受的,不必怀疑或迷信,并且认为这些观点可以用科学的语境理解。

 

祁品嘉同学通过比较儒家和墨家的对鬼神的不同态度和具体做法,认为宗教、信仰和传统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待死亡和丧礼的态度和做法。同时,他也认为现代社会对于丧礼的重视已经逐渐减少,但个人认为重视还是有其意义的。

 

 

 

已经考研成功的学姐刘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同学表示“读书不能断,不然捡起来会很困难!”,并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认为现在的丧礼缺少了许多社会和教化功能,对此表示担忧,提出应该受到重视,并对于诸侯、士大夫出行及住所差异的处理方式表示好奇。

 

郑欣泽同学认为,办丧礼祭礼不仅关乎文化和道德问题,还涉及到财产继承等问题,需要严格按照规矩办理,同时也需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否则,会埋下祸端,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和伤害。

 

 

 

董家道老师老师结合现实事例,为大家讲述丧礼的政治功能。

 

 

 

陈彦军老师强调,丧礼既要尊重国家的等级制度,又要注重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在服丧时,不应该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高而显摆权威,而是要按照死者的地位来决定服丧方式。通过平衡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培养好的公民和臣子,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王宏海老师进行了统合性的发言,对大家讨论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他表示《杂记上》还原了先秦君子的生活场景和集体意识,反映了贵族的规则和规训。

 

本周所读内容及译文

 

原文: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其輤有裧,缁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至于庙门,不毁墙遂入适所殡,唯輤为说于庙门外。

 

大夫、士死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如于馆死,则其复如于家。大夫以布为輤而行,至于家而说輤,载以輲车,入自门至于阼阶下而说车,举自阼阶,升适所殡。士輤,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

 

凡讣于其君,曰:“君之臣某死”;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君讣于他国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大子之丧,曰:“寡君之适子某死。”大夫讣于同国:适者,曰:“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于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士讣于同国大夫,曰:“某死”,讣于士,亦曰:“某死”;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讣于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大夫次于公馆以终丧,士练而归。士次于公馆,大夫居庐,士居垩室。

 

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之未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士为其父母兄弟之为大夫者之丧,服如士服。大夫之适子,服大夫之服。大夫之庶子为大夫,则为其父母服大夫服;其位,与未为大夫者齿。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无子,则为之置后。

 

大夫卜宅与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带,因丧屦,缁布冠不蕤。占者皮弁。如筮,则史练冠长衣以筮。占者朝服。

 

大夫之丧,既荐马。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大夫之丧,大宗人相,小宗人命龟,卜人作龟。

 

复,诸侯以褒衣冕服,爵弁服,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内子以鞠衣,褒衣,素沙。下大夫以襢衣,其余如士。复西上。

 

大夫不揄绞,属于池下。

 

大夫附于士,士不附于大夫,附于大夫之昆弟。无昆弟,则从其昭穆。虽王父母在,亦然。妇附于其夫之所附之妃,无妃。则亦从其昭穆之妃。妾附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亦从其昭穆之妾。男子附于王父则配;女子附于王母,则不配。公子附于公子。君薨,大子号称子,待犹君也。

 

有三年之练冠,则以大功之麻易之;唯杖屦不易。有父母之丧,尚功衰,而附兄弟之殇则练冠。附于殇,称阳童某甫,不名,神也。

 

译文:

 

诸侯出访他国而死于宾馆,举行的招魂仪式和死在自己国内一样。如果是死在半路上,招魂的人就站在国君所乘的左轮轴头,拿着车上旗杆顶端的飘带来招魂。其载尸车上方有一篷盖,篷盖的四周有下垂的缘边,载尸车的四周是用黑布围成的帷幕,整个棺材还要用素锦覆盖起来。如此安排停当,再把尸车送回家。来到自家庙门,不须撤掉枢车四周的围布就可以进去,径直把灵枢停放在堂上两楹之间。但枢车上的篷盖要卸下来,放在庙门外。

 

大夫、士出行,死在半路上,招魂的人站在死者所乘车左轮轴头,拿着车上旗竿顶端的飘带来招魂。如果死在国外的宾馆里,招魂仪式和死在家里一样。大夫死,载尸的车子用布拉起篷顶后再上路。到达自家门口时,卸下篷顶,把尸体移到端车上,从大门进去,来到东阶下,把尸体从车上搬下,从东阶抬上去,一直抬到停尸之处。士死,载尸的车子也有顶篷,但用苇席覆盖棺木,用蒲席作枢车的布围。

 

大夫、士死了,凡是向自己的国君报丧,应当说:“君的臣子某某死。”如果是大夫、士的父、母、妻室或长子死,报丧时应当说:“君的臣子某某家中某某死。”国君死,向别国君王报丧时应说:“寡君不禄,敢向执事禀告。”如果国君夫人死了,报丧时就说:“寡小君不禄。”太子死,报丧时就说:“寡君的嫡子某某死。”大夫死了,在国内报丧时,如果是地位相当的人,应说:“某某不禄。”向士报丧,也说:“某某不禄。”向别国的国君报丧,应说:“君的外臣寡大夫某某死。”向别国的大夫报丧,说:“您的国外好友寡大夫某某不禄,派我来报丧。”向别国的士报丧,也说:“您的国外好友寡大夫某某不禄,派我来报丧。”士死,向本国大夫报丧,应说:“某某死了。”向本国的士报丧,也说:“某某死了。”向别国国君报丧,应说:“君的外臣某某死。”向别国大夫报丧,应说:“您的国外好友某某死了。”向别国的士报丧,也说:“您的国外好友某某死。”

 

遇到国君死丧,大夫要在国君客馆的次舍中守丧至丧期结束,士只要守丧到练祭就可以回去。在国君客馆中守丧,大夫住在倚庐中,士住在垩室中。

 

身为大夫的人,给他没有做过大夫的父母或兄弟服丧,只依士礼服丧。身为士的人,给做过大夫的父母或兄弟服丧,也只能依士礼服丧。大夫的嫡长子,可以按大夫礼服丧。大夫的庶子如果也是大夫,可以依大夫礼为父母服丧,但哭泣的位置只能与没有当大夫的人同列。士的儿子当了大夫之后,他的父母就不能为他主持丧事,而应由他的儿子主持。假如他没有儿子,就要为他立一个承嗣的人。

 

大夫死后,用龟卜的方式选择墓地和下葬的日期,这时候掌事的人要身穿麻衣,麻衣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麻布,腰系布带,脚穿麻绳编的屡,头戴没有缨饰的细布冠。至于占者则穿皮弃服。如果是用筮选择葬地与日期,筮史就戴白练布帽,穿素色深衣行筮;占者穿朝服。

 

大夫的丧礼,在下葬那一天,拉枢车的马已被牵进祖庙,孝子见此情景,又哭又跺脚。马从庙门出来以后,套到灵车上,这时要举行包奠和读书的仪式。大夫的丧事,由大宗人辅佐行礼,由小宗人告龟以所向之事,由卜人灼龟以观兆之吉凶。

 

招魂时所用的衣服:诸侯用褒衣、冕服和爵弃服;诸侯的夫人,用榆狄、网狄、鞠衣、展衣、椽衣等五种衣服,这五种衣服都是用素纱作里子;卿的正妻,用鞠衣和褒衣,也都是以素纱作里子;下大夫之妻,用檀衣;其余的人都和士妻一样,用椽衣。招魂的人如果在两个以上,以立在西边的为上位。

 

大夫葬时的运枢车,不得把愉绞系到池下。

 

大夫死后,他的神主可以附在生前为士的祖父的神主后面。反过来,士死之后,他的神主却不可附在生前为大夫的祖父的神主后面,而只能附在生前为士的叔伯祖父的神主后面;如果没有这样的叔伯祖父,还可以按照昭穆顺序附在高祖神主后面。即使祖父母仍健在,也是这样。媳妇的神主应该附在祖姑之后;如果没有祖姑可附,也可以按照昭穆顺序附在高祖配偶的后面。妾的神/主应该附于身份是妾的祖姑后面;如果没有妾祖姑,也可以按照昭穆顺序附于高祖之妾。男子衬于祖父时,要以祖母来配享;女子衬于祖母时,则不以祖父来配享。国君的庶子只能衬于祖辈的庶子。国君去世的当年,太子只称“子”,但在交往中受到的礼遇却和国君一样。

 

原来有父母三年丧服,在小祥后改用练冠以后,这时又遇到大功亲属去世,就应该把头上的练冠、腰上的葛带统统改为大功的麻绖,只有孝棒和丧屦不变。正在为父母守孝之中,已经过了小祥,换上了功衰,如果这时遇上了未成年兄弟的衬祭,本来也应把练冠改为大功的麻续,但因为是荡,所以就戴着练冠参加柑祭就行了。在祭荡的祭文中,要称“阳童某甫”,不能直呼其名,因为已经把他当作神来对待了。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