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举办乙巳(2025)祭孔大典,填补了省会城市无孔庙的空白
来源:“儒家观察”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八月廿七日庚申
耶稣2025年10月18日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盛京再建至圣殿,沈水长流翰墨香。
日月同辉彰德厚,星辰共耀示文昌。
欲问儒风何处继,松涛云影满黉堂。

维西元2025年9月28日,岁次乙巳,临近国庆、中秋,值至圣先师诞辰2576年之际,八方宾朋、沈城贤达、至圣后裔、亚圣传人,谨以雅乐、鲜花、果蔬、五谷、胙肉,粢盛庶品,祭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以及四配享。
以“尊崇先圣,传承儒家文化”为主题的沈阳乙巳纪念孔子诞辰2576年祭孔大典文化展演活动,在沈阳儒学坊盛大启幕。
活动由沈阳方城旅游集团主办,沈阳市儒家文化研究中心、沈阳儒学历史文化陈列馆等单位承办。
这一盛举是沈阳市自1948年11月解放以来,首次在文庙大成殿内举行的祭孔大典,不仅彰显着沈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的全新实践,更以庄重典礼为载体开启了盛京大地接续文化根脉的新篇章。


沈阳文庙始建于1629年(清天聪三年),曾荒废并于1954年拆除。
2025年8月4日,“新时期文化赋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古城复兴典范研讨会暨沈阳儒学文化陈列馆捐赠启动仪式”在沈阳方城儒学坊举行,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会长、曲阜市政协原主席、原党组书记、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令玉,孔子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孔德立等出席。
该活动标志着沈阳文庙(儒学文化陈列馆)正式复建落成,填补了沈阳作为省会城市无孔庙的空白,为沈阳方城复兴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能,对传承弘扬儒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9月28日,沈阳文庙正式对外开放。


祭孔大典于9:28准时拉开帷幕,六大核心环节遵循传统礼序层层铺展,尽显敬圣之心。
启祭仪式上,全体参祭者肃立静候,沈阳方城旅游集团领导致辞,确立尊崇先圣仪式的总基调。




首先是庄严而充满仪式感的开庙门仪式。主祭官行传统礼仪缓缓启门,每个动作都承载着对至圣先师的深切缅怀。
地方领导、孔子后裔、孟子后裔及社会组织代表依次敬献花篮。

孔子第74代孙、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沈阳儒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孔繁成恭读祭文,庄严肃立诵读,铿锵字句间,流淌着沈城祭祀至圣先师历史发展脉络的深沉回望,承载着对孔子思想、儒家文化的景仰追思,更激荡着吾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


三位主祭官依据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的传统礼仪要求,依序敬献鲜花、恭敬祭酒、敬献五谷胙肉,行三高揖礼;最后以送圣仪式收束,全体参与者行送神礼,在肃穆氛围中为这场文化盛典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祭孔大典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对推动城市文旅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文化层面,通过系统性还原祭孔礼制,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华礼乐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生动载体;
在城市文旅层面,以儒学坊为核心,激活了传统文化空间,为沈阳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注入鲜活动能。
活动结束以后,参与者仍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场盛典不仅是对先贤的追思,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回望与接续。

未来,沈阳将以本次祭孔大典为开端,持续开展儒学文化研讨、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盛京大地上生生不息、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鄯善县举办“四百年来话船山”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