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为】中国人不怕TPP踢屁屁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5-10-10 11:54:43
标签:
余以为

作者简介:余以为,自由撰稿人,现居广东。


 

 

中国人不怕TPP踢屁屁

作者:余以为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八月廿七日戊午

           耶稣2015年10月9日

 

 

 

TPP未来会影响到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但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关心TPP。中国十多年前加入WTO,引发天翻地覆地变化,并没有几个人深入了解WTO,除了专家。

 

近日有人借TPP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可谓“别有用心”。用心不外乎两种对立的情绪:煽动仇外、吓唬党国,一般称之为左派、右派。这情形,当年加入WTO前后似曾相识,两种对立的“入世”预言都落空了,他们最担心或者最期待的权力结构没有改变。

 

大家都知道,TPP是升级版的WTO,鼓噪者并没有知道得更多,因为详细的协议文本仍然保密。

 

不需要知道得更多,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可知升级版的WTO改变现状的能力是递减的,加不加入TPP,改变中国政治格局的能力都是递减的,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能力也是递减的。

 

作为全球头号外贸大国,中国加不加入,对TPP体系倒是影响巨大。缺了中国,就不能称世界体系。

 

只要中国人不普遍迷信宗教(教条),中国人就会有活力,比那些宗教徒充斥的国家有希望。

 

“不怕”很重要。排除非理性的幻想和恐惧,再来理性分析TPP对中国的影响。

 

TPP不是对中国实行贸易封锁。TPP的主旨是减免关税,促进成员国贸易自由化,必然促进入会各国经济发展。更富裕的各国,也就是中国更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外贸在全球占比或许会因TTP成立而缩小,只要正常应对,绝对值会放大的。个人生活跟绝对值有关,跟比例无关。退一万步说,即便中国变差了,那么他国变富裕,移民目的地增多,对个人也是好事。因此,无论中国加不加入TPP,TPP都会造福中国人。

 

可资比较的是欧盟成立一事。欧盟成立对中国不但没有伤害,反而便利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尽管欧盟搞了很多贸易壁垒,总比应付秉持贸易保护主义的一大堆国家机关来得轻松。TPP由新加坡发起,由美国领导,两个都是自由贸易思想的信奉者,可知TPP只会比欧盟更开放,更自由。

 

传言TPP刻意排斥中国加入,其实并没有。TPP设计了一些准入条款,看起来中国现政府不太可能会接受,这怪不得TPP。只要发起国觉得这些条款很重要,并且愿意接受约束,那就够了。

 

鼓动中国加入TPP的人,是希望中国政府接受这些条款。我认为没有必要,中国现政府不愿接受任何约束,包括它自己编写的,每五年修改一次的《宪法》,当然更不可能拿外部条约约束自己。

 

中国违背的WTO承诺,主要是有关对属民放权的内容。对外国、外企、外资,中国政府非常守规矩,这是中国签署的所有外交条约的意义所在,包括《人权宣言》。面对供养自己的纳税人,中国政府才换做一副奴隶主的面孔。

 

中国政府认为对待属民是内政,无关国际条约,但TPP发起国认为,无权者生产的商品没有反映真实的商品价值,如果放任流入国际市场,会侵犯别国劳动者权益,所以特别看重中国政府违背WTO承诺的部分,所以才另起炉灶搞了TPP。

 

有人说委派香港、澳门潜入TPP,以对付TPP。这很反映中国人的小聪明,也太低估TPP成员国智商了。港澳没有多少制造业,只是中转港,中转大陆产品。让港澳加入,要增加不少原产地核查成本,其他成员国好处却不大。

 

其实,中国只要兑现全部WTO承诺,并且改良WTO协议,那么WTO就是更大规模的TPP。中国政府不仅可以主导WTO协议演变,甚至取消TPP存在价值。所有TPP成员国都是WTO成员,如果在WTO能够达到目的,何必另起炉灶?

 

当然,说起来简单。如果中国政府能够完全遵守WTO协议,那么接受TPP约束也不难,但那不亚于一次和平演变、宪政改革,意义太大了,大得像做梦。

 

归根到底,中国问题还是内政问题。别指望外部压力改造中国,二十世纪两次外力改变中国,都改坏了,再算上历史上西秦、北元、东清,没有一次因外力变好的记录。只有从中国挖掘内生秩序的潜力,才能寻回善政良治。

 

WTO、TPP名义上是一系列双边对等协议,但包含了一些中华文明不认同的价值观。只要中国愿意讲规矩,以德服人,以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自然会吸引万国来朝,以一对多,重建被称作“宗藩关系”的星状贸易网络,中国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中国当前的问题不是外贸下滑。即使下滑了,仍然是外贸依赖程度极高,这不是大国气象。中国外贸依赖程度远超美国,类似于欧洲弹丸小国,导致国内经济气候极易受国际形势影响,进而影响政治稳定。这个现状某种程度是长期缺乏国家自信造成的,例如制定内销重税、出口补贴的歧视政策。TPP的出现,如果能降低中国外贸占比,也是一桩好事,倒逼中国改善内贸环境,进而健全产业体系,走向更独立、更强健。

 

责任编辑: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