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居间运度:形而中学申衍

栏目:《原道》第29辑
发布时间:2016-07-01 20:53:19
标签:
予沉

作者简介:予沉,本名周瑾,生于川南邛海,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图书馆系。四川大学文学硕士,浙江大学文学博士。撰著《身体:思想与修行》。好读书不求甚解,常观化仍待旁通。尝以先秦儒道、宋明理学为研习方向,近年潜学于身心协感、字象演思、气氛默运。曾任《原道》辑刊编委,参与儒学联合论坛工作。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居间运度:形而中学申衍

作者:周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来源:《原道》第29辑,陈明 朱汉民 主编,新星出版社2016年出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五月廿七日甲申

           耶稣2016年7月1日

  

内容提要:道与器,《易传》用以称谓形而上者、形而下者。一系列新诠由字眼句脉入手,旨在贯通形而上下。徐复观标举形而中学,颇具启发意义,可以变通引伸之。呼应显形隐象,人与物交互为体而妙合于技。根源乎大化,本原艺术居间运度,道器乃得联绵协调,随其调节而迭互涌兴。

 

关键词:形而中学  道器  技  艺术  居间  运度

 

一、引曲

 

居行于天地之间,先民俯仰往还,自始即依循观象察形、远近取予之方,又模拟又创造,呼应天地运化之道,创制人世间之器世界。器具联类不穷,其制作与功用,遵循道之法式,体现道之效验,器具载体实乃大道之迹化。大道默寓乎殊器之规制、性能,通由实际使用与象征布置,从不同方向、侧面得其彰显。

 

观物而取象,制器以尚象,先民由之兆示大道生化。器—象—道,道器交济,联体贯理;物—卦—人,物我同构,应感起兴。以“道”“器”为名,分谓“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此表述不应割裂对待,否则必断上下为两截,甚至绝然剖判两个世界,例如现象与本质、经验与超验。时空一体生化,又会合又派衍,亦消逝亦持存。上游与下游,通源别流;波峰与波谷,相倾互推。是故形而上下之曰道曰器,隐显交济,息息关乎人境物情之万千意象,攒簇烘染而连属指引。

 

缘循大化之浑运,变通推衍前贤所谓“形而中学”,意在化解虚理与实体之对峙,消融抽象与现成之偏执。然非生硬楔入上下两层,强行为之搭设中介,此举仍未摆脱外在拼接,为层级架构所宰制,终究无助于融释抽象、溶消现成。返归一体诸态之相变,呼应显形隐象,人与物交互为体而妙合于技。扎根导源乎大化,本原艺术居间浑然运化;随其自如调节,道器得以协调,联绵会通、循环成全。

 

二、形而上与形而下

 

《庄子·天下》云:“《易》以道阴阳。”郭店楚简《语丛》云:“《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易经》推阐天道,敷显人道,阴阳交变无尽,会通天人之际。《易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高天包覆万象流行之条律,乾阳刚健,专定又直遂;厚土呈献万物蕃育之楷范,坤阴柔顺,翕敛又辟启。大道生化变易而有所兴立,贯达天地人三才,“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日月推移,阴阳乃彰,象兆天道也;山高水长,刚柔遂别,体示地道也;群己交通,仁义得备,理喻人道也。天地人相须相待、共生共化,涌现人境物情千姿万态;人与物交感于天地间,卦画由之连贯涌现。物—卦—人,联绵协调于取象设卦活动,据以参赞天地、调适人世。人与物往还造就,卷入大道而开出殊器。

 

《易传》对举道器,称谓形而上者、形而下者:“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陈鼓应释曰:有形之上,道无形象可见者,亦即《易》理;有形之下,器有形象可见者,亦即万象万物处于乾坤天地间。裁即创制,化即转化,均为双向运动过程,道向器转化而创制(生产)器物,器向道转化而创制(总结)规律。道器相互化裁,此义推行于万事万物,触类旁通,堪称通达;应用于天下百姓日常生活,建立伟大功绩,堪称鸿业。[1]

 

经由形而上下之对举,“道器”成为一对关联范畴,然而在较长时期内并未得到重视。[2]魏晋流行“体用”范畴,实质乃名教与自然之辨。直至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才得到详细诠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者,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故云‘形而下者谓之器’也。”[3]这段论述具体推衍如此:1.道与形,分为上下层级,道命名无体,处于形之上,形称谓有质,处于道之下。2.形与道就像有与无,有生于无,形依道立,无在有先,道在形先。3.形虽位居道器两边之间,却不构成“道—形—器”三层级,因为形在器不在道。4.形内而下者,可称为器,从有质有形之物以成其器用,器就相当于形之特定呈现状态。5.道在形之外、形之上,器在形之内、形之下,此形而上下模式,可以表示为“道”—“形/器”。

 

孔颖达主要从有无关系着眼,[4]唐人崔憬(觐?)诠解道器之形而上下,多从体用关系入手,理路、结论便自不同。“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植物以枝榦为体为器,以生性为道为用。”[5]这段论述可如此推衍:1.万物有其形质,皆为实在之本有。2.具备形质之物,若从体用关系把握,体即该物之形质,用即其妙理之用,处于形质基础之上。3.妙理之用立基于形质之体,转而扶持、辅助实体,此妙用即道。4.实体之物与其妙用之理,关系类似于器与物,器乃物之已成器者,物乃尚未成器者,由此可说实体即形而下,亦即器。5.体、器,物质存在也,道、用,功能运用也,前者为载体,后者为属性。

 

在孔颖达那里,道乃无形之规律,器乃有形之器具,道为原理,器为应用,道规定器、指导器;崔憬则把道器理解成载体与功能,器乃有形之物质存在,道乃无形之属性妙用,道之基础在器,反过来又扶持器,器为实体,道为作用。在崔觐这里,天地之间不存在无,万物皆实有,由此前提出发,道立基于器,成为器所附带之性能与妙理;而孔颖达预设有生于无,器用由道体派生,乃其显发与应用。孔崔进路之别,或可勉强比作“观念决定存在”与“物质产生意识”。就双方架构而论,可谓各存疑难。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孔颖达划为道与形两界,形而上下两边丧失均衡对应,形与形而上之间距,性质便迥异乎形与形而下之间距;形与器几乎成为异名同义,由此竟可推导出形即形而下,遂不得不自陷于矛盾。崔憬谓万物皆有形质,形质即体,妙理即此体上之用,既然如此,物与体皆为形质,两者便不应有上下之别;但又以器与物比拟体与用,体作为形质在此却降到形质以下,有形质之物却提到形质以上,均与前文矛盾,难免错位之感。

 

形而上下之道器观,唐代以后渐受重视,宋明道学家论析甚夥,并且普遍与心性、气、阴阳等范畴相联系。蒙培元概括为数条基本线索:张载、王廷相、戴震,以物质实体及整体运动为道,以其所生成之具体存在为器;陆九渊、王守仁,以心即主体观念为道,以物为器;二程、朱熹,以自然与道德原则为道,以其所表现之具体事物为器;罗钦顺、王夫之,以具体规律为道,以实气具体存在即事物为器。[6]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诸家多偏于重道轻器,惟王夫之尽器贯道而统之于一形,“上下无殊畛,道器无异体”;[7]器乃道之载体,道乃器之本体,道器交与为体。“形而上者隐也,形而下者显也”,[8]船山以隐显诠释形而上下,卓见特出,而今更放光彩。

 

三、字句演释

 

形而上之道、形而下之器,其关系究应如何领会,现代以来新解迭出,各阐胜义。或抉发哲理内涵,考察其历史演变,探寻其现实意义;或从技术制作、工艺活动入手,着落于实践感与创造力。时彦之学理探研,可举数家为例。

 

杨国荣认为,“形”即实在世界,有此实在世界乃有上下之分;形上与形下,道与器,皆内在于此而成为不同表现形式。[9]弟子陈赟精诠船山道器论,以隐显(幽明)为基本视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这两句表述,“之谓”、“谓之”有别,戴震对此早有详细考论,然而仅从语法学层面展开,未能进入存在论之域。船山切入实体(天)与主体(人)之关联,区分两种句式:前者关乎“什么”,指向对象实体之实际情况;后者关乎“怎样”,乃主体出于实践目的,对不同存在方式给予规定、分辨。在王弼、朱子、高拱那里,这种区分已有端倪,但船山更联系于知行之辨,道器就成为主体显现存在之方式,然其本身不可分割。张载谓《易传》讲幽明不讲有无,船山继承发扬之,以隐显诠释形而上下,使其成为不可见与可见之关系,须经主体现实知能活动才可界定。真实存在,无非隐显之动态统一,主体凭借自身在世知行会通隐显:以其自诚之思合会诸官,由可见通往不可见;以其感性实践进入器世界,不可见遂转化为可见。隐显会通,双向互动,船山由此抵御崇无贱有、贵上贱下之惯性模式,中国原初智慧形态可望恢复。[10]

 

从关键字词深透疏解着手,重新理会文意,转换诠释路向,思想之本真面貌乃得敞显。有别乎陈赟以船山思想为立论根据、运思路线,柯小刚基于中西话语比较视野,批评以“形而上学”翻译metaphysica,谓其歪曲中国之“道”,丧失形而上下之道器论本意。内在于“裁—推—举措”之大化趋势,道器微妙贯通,体用一如,其灵活关系生动体现于形而上下之“而”。作为道枢,虚词“而”跳出上下固定区分,自始即保持道之根性,差异运作又源初同一。“而”即“以”,有转折有顺承,“已”又“不已”,更与“巳”相关,活象巳蛇已成形又变化不已。形以上非形之上,不已之形已上也;形以下非形之下,已形之不已也。而上—而下,形成—不已,由不断逸出遂开启道器间之变—通—事业而一以贯之。道开辟不已,乾动不息;器作为形迹,实乃道之化迹。[11]

 

诠释视野从隐显(幽明)退化为有无(宾主),陈赟谓船山已点出佛教影响;形而上下蜕变为形之上下,柯小刚联系到印欧思想(佛教)之本体现象两分。返归《易传》原文,于“谓之”、“而”以外呈现别样景观。“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黄庆萱联系前后句脉考索其蕴:1.形而上下以形为中心。注者多忽略形,甚至等视形器。2.形为乾天坤地之形象。道即《易》道,形乃天象地形之省称,亦即乾坤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形象;前后文方能以“是故”系连,注者多未深究。3.道成形而道在形,形生器而道在器。道为太极,形为乾坤两仪,生发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以应万物之数。4.道器互有先后。崔憬以器为实体、道为妙用,注重天地万物实情;船山谓制器则道先器后,用器则器先道后,关乎化裁推行举措通变事业。5.向上归纳,一阴一阳相反相成运化,名之曰道;向下落实,阴阳交感化育具体事物,名之曰器;居于道器之中,乾坤天地之形象,省称曰形。[12]

 

黄文之附识,提及林安梧以“形著”解“形”。林安梧又以“具体化”(embodied)名之,亦即体现、彰显。形而上,溯其源于道也,世间事物具体形著过程得以上溯本源;形而下,委其实于器也,落实到世间彰显为具体实在之物。形著活动,双向施行而生生不息。任何器物之构成,有赖主体对象化活动参与造就,即所谓“名以定形,言以成器”,由之成为定象,并因主体统摄活动而成为器物。溯于道而委于器,自下往上依次展开五层级:言(语句记忆),构(结构把握),象(图象想像),意(心灵指向),道(总体根源)。[13]

 

诸家皆从字眼入手,依自身理路灵活诠解。陈赟以“谓之”为突破点,柯小刚紧扣“而”予以发挥,黄庆萱、林安梧于“形”各有所见。黄庆萱更依循原文之意脉,提请注意“是故”系连前后文句;乾坤两卦之枢轴作用遂得呈露,形而上下双向并举不致遗失居中之形。诸家创见各擅胜场而可包贯综通:1.区分“谓之”与“之谓”,形而上下不离在世视野,由此展开易见之“显”与难见之“隐”,凭借投身其内之运思践行,显隐幽明得以会通。2.依循“而”之生动变换、微妙贯通,达道成器活动葆有体用贯通一如之根源活性,道非本质理念,乃变易不已之化行,器非固定形器,乃已成形又变化不已之化迹。3.以“形”为形著、体现、彰显、具体化,具“体”“体”现上溯其源、下委其实之行动,凸显自觉与能动。4.象天法地之人,由天象地形提炼根源形象,藉以展开世界理解,“形”乃道所蕴、器所禀,上连天地运化之道,下接人世制作之器。5.形而上下之道器,陈论带来主体入身知行及隐显视野,柯论带来生化律动之交互贯通,林论带来具身实践能动、得力,黄论带来根源形象居中贞立。6.各以一语概括之,就呈现而言:视野—经脉—劲道—形象;就行动而言:投身—赋灵—着力—造形;就风格而言:均衡—活泛—充实—简练;就优长而言:方位感—可能性—行动力—精准度。

 

会通诸家之论,化合一派浑整境域,综汇体知、体行而展开。1.主体以其自觉活动,投身于观照与联想、模拟与创造。2.根源形象(乾坤阴阳)从中涌现,联类推衍,兆示变易流行千姿万态。3.以根源形象为灵脉活枢,主体上溯幽隐而通达运行不已之道,下委显明而开启化迹已成之器。4.根源形象处乎道器隐显交会之中,唤醒主体感通物象之知行活动,与道往还而与器周旋。

 

四、“形而中学”

 

形而上下之道器论述,倘若不究心于关键字句,而径从思路架构入手,补足其虽未明言却隐含待发之“中”,当能别开生面。徐复观谓中国文化可谓“心的文化”,人生价值实根源于在己之心。“道”乃天道;“形”即身体,指人而言;“器”,为人所用之器物也。以人为中心,天道在人之上,器物在人之下,人心处于人体之中。按原意补全其语:形而中者谓之心。“心的文化”、“心的哲学”,应讲成“形而中学”。[14]阐以中庸之道,中国道理与生活、生命相连,不同于柏拉图形而上学、萨特形而下学。形而中学自生命体验得来,又返回生活得其验证;落于实践并推而广之,社会大众皆能实行。[15]

 

否定意见来自丁四新,断言“形而中学”根本不能成立。第一,字解无据,形字在战国中期不专指身体。第二,标准错讹,形(身体)作为划界标准无从安放。第三,不合传统,易学主流以形为形质,以形上为抉定其体之道理,以形下为形质依据道理以成器用,不容形中插足其间。[16]陈立胜搁置字义诂训,由身体现象学肯定“形而中学”之先声意义,为免落入现成物理生理层面,建议阐发生存论而非机械论之身。形乃绽出、不在场之身,心弥漫周身;天地万物为身(实体)所体(体现),体于此形(身)所开显、敞亮之“中”域。[17]

 

“形而中学”虽遭遇批评、商榷,以形之上下解释形而上下也落入故辙,“在人体之中”云云尤显板滞,然此说仍启发良多。形而上下之对举,上下所据以引发之形,皆不无可能触类思及“中”;形毕竟介乎道器之间,不可径直等同于器。再就常人习见而言,上有理念之宰制,下为器物而竞逐,或执抽象、或执现成,或执意识、或执身体;欲化解此僵硬座架与偏执立场,“中”之潜能自不待言。

 

既以“形”为基准“而上”“而下”,拈出“形而中”一语,并非不可理解。向上(未形之隐)达于道,向下(已形之显)接于器,显隐双向互动,回旋涌兴中域之浑全,此间尚潜藏更多构形。鞠曦独创“承诺推定法”,道器关系以《易》卦承诺主体而推定,“形而中者谓之卦,形而中者谓之人”,“形上和形下统一于形而中之主体,形式为卦,承诺和推定者是人”。还可推定时空作为阳爻阴爻,太极生两仪也。[18]此说甚独特。然以“卦”解“形”,又云“形而中者谓之卦”,无异于表示“卦而中者谓之卦”。黄庆萱也近似于以“卦”解“形”,亦即乾坤两仪体现天地形象,却未据此推导卦乃“形而中”,故可避免此矛盾。至于“形而中者谓之人”,凸显主体之施行,颇契合陈赟以主体知能活动显现存在;但陈不主“形而中学”,亦未据此诠说人居道器之中而会通上下。

 

植基于陈赟之论,尚东涛以道器为主体在世之面向,不可分割。道器互成,形为中介,亦即显现、显露。形而上下均规定于人,形与人获得同一;人又限定于技术,形而上下乃现实归结于技术,“‘形’即技术”,技与形一样内禀动词义。主体有两种存在方式:“形而下”(对象化),由道向器转化,物化也,生成人工造物;“形而上”(非对象化),由器向道转化,非物化也,总结自然规律。双向转化以技术为中介,规定于技术,亦即中介之形,“形而中者谓之技’”。技变则道器变,技不变则道器不变,“‘技’高于‘道’和‘器’”。[19]以动词义“显现”解读“形”,可呼应林安梧之“形著”;谓“技”“形”均兼名词与动词义,可呼应陈立胜所谓有体(实体)、能体(体现)之“身-体”。道—技—器,以人之实践为中心展开双向转化:技进于道,以技制器。该架构本身合理,不违古典奥义,且贴近实际经验;以技统摄道器,尤能彰显技术运用之现实意义。然诠“形”为“技”,又云“形而中者谓之技”,则无异于“技而中者谓之技”矣。

 

形而中学诸论,皆由“形”开显生命向度。若不再坐实形字,敞开灵活态势,蕴含丰厚意味,惟“象”可胜任此中枢活用。侯敏谓形即《易》象,作为中介联系形而上下。道即其所尽之意、所明之理,此乃观象知理;依其体现之情状,具体成形为器,此乃制器尚象。[20]贡华南从字源详考象形之别,形已定而不变,对应视觉之见;象源于气,现而未形,发为全身心之感,指向物本身之时空一体。象可观可想、可味可感,依类感悟感推,亦似亦续不已。立象乃取其法、契其机,己与物交感共兴于象以立,融入其内,循乎生机而偕化。象兼具形状精神,道与象交互为一。诸象亦通而为一,寻象外之象以求通象,象内到象外、此象至彼象,通达整体无限之大象。[21]形象之异,象之活势深蕴,一一道来,阐讲甚精。形上形下转换为象内象外,上与下或主宰或受制之僵硬嵌合,亦转换为圆转通导、柔和推达。以象贯通内外本末,持之无往不利,此解甚圆妙,然而贬形稍过,或失乾天坤地成象成形之旨。以形为固定已成不变,亦缺乏能动,似未合形著、体现、彰显、具体以成诸义。虽然,象之意蕴究可引为资援,融入道器论以完善“形而中学”;再借隐显(幽明)相蕴之妙,衍绎形与象之显隐互寓。

 

五、显形隐象

 

“谓之”“形”“而”,字眼精解通释,各有创获。开启“中”之向度补足全局,潜在空间充分拓展。道器由“形”引发,此枢纽援“象”入内,隐显互转,意蕴更丰。“是故”系连前后句脉,承启作用甚为关键。黄庆萱独辟蹊径,释“形”为乾坤天地形象。此论或致异议,然未始不可变通引申,由以曼衍微曲。

 

“乾坤,其《易》之缊[径]邪。”乾卦坤卦至阳至阴,乃《易》道必由之径、深蕴之府。“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排成队列,《易》道乃得兴立于其中。引而申之,以两卦为基础,奇偶错综布演无穷卦形,交互贯列如矩阵,可收卷亦可扩展;卦形含藏卦象而涵映万物,据以指导制器造具,器具不违阴阳刚柔之义,自亦有《易》道存焉。“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乾坤两卦与《易》道互为保障,不可或缺。《易》道至简又至繁,凝缩于总纲,遍存乎细目。两卦倘遭毁弃,《易》道便无从察见、无由显现;《易》道若不得其法以见(现),两卦便形存实亡,难以卦形卦象承载大道、映显万物,法象所制之器当然更不得存。“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故,以是之故也,因为这般缘故(原由),是字统指前文之意旨。依前文所述乾坤与《易》道关系为端由,引申后文之形而上下云云,则两卦与“形”之联系可知。

 

乾坤两卦关乎形而上下之论,朱子已有揭示,“卦爻阴阳,皆‘形而下者’,其理则道也”。[22]陈鼓应谓,“〈乾〉〈坤〉两卦象为《易》理之载体,《易》理为道,〈乾〉〈坤〉为器”;道在有形之上,无形象可见,器在有形之下,有形象可见。[23]寻绎原文前后关联,以乾坤两卦为形而下之器,以《易》理为形而上之道,确不违义旨脉络。然若径直认定,器有形可睹、道无形难见,形器程度略异、性质却同,形与器一起区别于无形象之道,这样理解似有滞碍。器既与形同,岂可称谓形而下;形既与器同,焉能据以分道器。是故此译仍从“有无”理解“道器”。陈赟认为形上形下乃隐显之别,不应化约为有无,否则必致贵上贱下、崇无贱有。[24]余治平亦谓器非形,也不可能等于形,否则《系辞传》有何必要以“形而下”指称器?[25]柯小刚评断形器异名同义之谬,近乎“无形之物谓之道,有形之物谓之器”,径可简称“无形,道也;形,器也”,使原文之“而上”“而下”皆成多馀。[26]化解“有—无”、“道—形/器”僵硬格式,或宜变通推导,让形居乎道器之中而包合统贯之。复引入形与象之微妙关联,形乃卦形呈显,亦即乾坤两卦及其所代表、派衍之众卦;卦形隐含卦象,亦即天地之象以及阴阳推移变化无穷之象。奇偶错综成列,显形也;阴阳变化无方,隐象也。上溯其源(源泉/本根),向幽隐持续卷入,通往万化生生不息之大道运行;下委其实(果实/流委),向显明不断展出,发为众卦指导制作之化迹成器。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形(著明、彰显)取动词义,与见(化现、可见)对应,故不可遽谓名词之形等于器、低于象。陈鼓应注译:象显现在天而可感知,日月雷电也;器成形在地而可触摸,山泽动植也;由此制成日用器物供人使用,依法类推之法式也。[27]若依此译,象特指天象,器特指地上万物,以及根据天象地器所制器具。其实无论在天在地皆属自然物象,为先民所取,器则专指人工器用。经由取象活动,主体客体互化,物象心象连属绾合。卦形卦象显隐互嬉,生于造形取象实践,往来曲通心(心曲心向)物(物曲物宜)之间,上下曲贯道(天然道行)器(人为器具)之间。

 

庞朴谓六十四卦皆象,为宇宙动态,形容万化生成变动,非道非器、亦道亦器,道器经此中介得以关联;阴阳为其基元,一阴一阳,极言往复之动。万事万物亦有象,具体之阴阳也,乃元阴阳之投影。又谓形器异名同实,象高于形,形而上下之间更有形而中者,谓之象。形上形下以形为坐标,意在强调道无形、器有形,并不表示形在上下之中、道器之间。[28]以阴阳元象为中介,“道—象—器”联络宇宙一体,其说甚善。然严判形象之别,形器异名同实,便落入“有无”之窠臼。一体三相遂断作有无两截,失却自身一以贯通之畅达,动态平衡亦遭损坏,不能缘循中转而相向呼应。关键在形,究与器异名同实耶,或与象同类异趣耶。倘依一贯为旨归,注重内在匀称之美、协洽之善,不妨引申转化为卦形奇偶错互、卦象阴阳参涉,而上(隐幽)为道,而下(显明)为器。

 

显形隐象互变,贯注以阴阳虚实、奇偶刚柔,道器亦兼阴阳之性。两相比较,道为阳,乾行(“天行健”)乾动而流行不息;器为阴,坤处(“地势坤”)坤静而安处得宜。[29]就生命原型以喻,乾为大通道,健行畅通;坤为大容器,厚载包容。一阴一阳往复推移,大道深隐至极而恒运不息,可谓“不易”。乾坤两卦交感,提炼自天覆地载、万化纷纭,显发奇偶连断之形,隐含阴阳消长之象,联翩引申众卦变形变象,呼应物象流变与心象迁易,可谓“变易”。生活器具莫不合乎阴阳虚实、奇偶刚柔,仿若大道之载具与化迹,显眼又称手,简便且实用,可谓“易简”。道—象/形—器,向上向下悠摇纵贯,道隐微而广大,器显著而切近,中间地带显隐过渡,形象联绵起伏摆荡。卦形卦象居间显隐互转,个人如此臆解,由《易传》原文变通引申得来,更可联想象征符号若虚若实,表示易睹之器,暗指难测之道,成为生命绵络之指称与指代、指示与指引。神圣符征介乎道器之间,汉字尤称典范,不仅落实于书写形迹以尽言,而且默运其法象万物之原力与本能,化为言外之象以规范、指引语言。汉字系统犹如神秘符箓,排列成矩阵,综贯为族谱,屈伸起伏而涵演万物;字形(形迹)字象(象蕴)互媾,俨然卦形卦象另一版本。[30]

 

生化之网,弥纶万有,纽带绵延系连,关节迭互衬映。大道弥时弥境,浑全整一又切分细化,通乎至宏而深入极微。所有场域无论大小皆可喻以器,天地亦体示化工浑凿之器也。形与象显隐交织,涨落舒卷于宏微场域,或发乎形示、或含于象兆,或显为器状、或隐入道朕。人与物联动协调而妙合于技,主体客体互体也。艺以进道、术以制器,感达无量场域运化不已,浑成天地艺术之自运。

 

六、人与物互体于技

 

形而上下之曰道曰器,其得以引发者形也,象与之俱存。上下统之乎一形,以乾坤卦形最为直观显现,内隐天地覆载施受之象;进而推演诸卦错综成列,涵衍卦象变化无方。形(卦形画符结构)与象(卦象动态含意),显隐互构、阴阳交媾,符征与态势表里化合,作为中转而中处乎道器交互转化之中。

 

显形提炼自万事万物,完形构架浮显也;隐象融渗于万事万物,纯象意蕴潜葆也。庶类升沉、品物流行,人投身于世间万化兴歇,卷入互动协作之湍流,缘循事物本身脉络牵属而有所施为,亦观照亦联想,又效法又创造。作为具身发心之能动者,人从物类汪茫大海打捞完形构架,感会纯象意蕴。人与物往还施受,显形得以呈显,隐象得以索隐,编织一条生动纽带:身形心象—卦形卦象—物形物象。运作于此造形取象过程,以道器称谓形而上下,道行自尔隐藏乎神机,器具比然显发于利用,道隐而器显也。大道至简,普在天地间,随触可感、随遇可显;殊器繁多,引类不穷,习熟于器具络属系联之网,往往熟视无睹、习焉不察。道与器兼综显隐简繁,仿若正反相成然。各禀正反合体,道器又互为正反呼应。

 

卦形卦象从造形取象活动得来,沉淀而升华,能所往复,成就形象显隐。生发于人之投射与提取,源于人之通视域而由以识视;归属乎物之敞开与庇藏,根乎物之涌现域而因以呈现。人凭借思行活动,铺展处身视野,物类既流散又汇聚,错综涌现幅员与纵深,位序与层次。物形显示状貌,径直呈露眼前;物象隐蓄态势,窥入其形乃得契会,物形物象显隐有别。调子悄焉变化,形象显隐反转。境象参合以显,生动鲜活,直观便可感得;生命原形隐匿其中,运作于不知不觉。物形物象隐显交互,人之身心亦然。身量身段轮廓分明,体露金风;心象心曲含藏于内,既深且微,易变而难测。习常皆知身形心象一显一隐,待得移步换景,心显而身隐。心光投射、灵府澄映,所照之处纤毫毕现,无所遁形;身影投入绵野,潜感氛围、默会兆象,全体综汇周遭境况。身为心奠基,反溯源于心源;心为身引流,复植根乎身根。周身沉潜而体证,厚若扎根培土,寓托品象之群落;全心超拔而意会,畅如导源疏浚,牵引形势之脉络。身心互根互源,波峰波岰起伏相依,坡洼坡梁俯仰相应。意识与身体之对抗,于焉涣然消融矣。物形物象,显隐相生相转;身感心领,隐显互成互换。人与物又各以其隐显合体,递相映带彼此之隐显呼应。

 

人有身心交媾,物有形象互衬,人物显隐可分别言之。论其样态,人多隐意而含于虚灵,物则显发为实体,人隐而物显也。论其运作,人以知行彰显能动品格,万物潜通缘会,隐伏其周遭联系,人显而物隐也。人乃天地灵明发窍所在,样态灵动而虚隐,异乎物之实有;行动禀得自觉,异乎物之默运潜行。倘从显域、正面加以烛照,人之收放取予,辐射又辐凑,扩散又拢聚,弥布其视察触探之幅展,浑化为虚晕弥漫,随遇而晕染;诸物与人相遇,随缘际会于晕圈乃从晦暗浮现,呈其形而兴其象。然若冥会于隐域与背面,物之联类曲畅、结缘周遍,本身就饱含富藏之能、厚蓄之德,辐合又辐散,弥合又弥散;物既承受人之施为,转而培育地基、烘托氛围,人亦接受其簇拥与包合、推荡与牵引。人与物互为归属、相与托付,诚乃授受一如。人之见(今音建),为物赋形授意,建构经营意象;物之见(今音现),承受人之取予,随即涌现形势气象,物情寓示人意。反覆此见,物以其自发涌现,反身视见、托显人之性状,人受物拥卫如受围观,得以委形而趋向自然。人与物授受交构、隐显互形,构即媾,远近沟通、来回遘遇也,形即构形,形著、体现也。形之在人,体现为主动赋形观象,同时承托于物类围拥环抱;形之在物,显形现象而匿形隐象,既有待人给予揭示、展露,又潜运其默化之能以助人受形。

 

人与物互根互源,同根分枝又连理,通源别派又合流。人以物为体,返本于自然,神与物游而身与物化;物以人为体,万物向人荐灵托身,自然本身满溢情意。“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人得物之馈赠而回赠反馈,物得人之召唤而回应反响。人与物交互为体,呼吸往复,居中涌现完形纯象,游移于道器隐显过渡之中间地带。道—象/形—器,此层级座架遂转换为态势迭替推移,冰融为水、水蒸为气,气凝成水、水结成冰。显形隐象,中处于道器互动、人物协作,栖居于时境交融,此乃千变万化之“中”,似左似右、若前若后,随势转化莫定。通道屈伸沟通,道与时之喻也;容器张缩包容,器与境之喻也。显形运行如曲谱,隐象孕育若画图,曲式反而隐,图式反而显。万物派衍脉络牵引之势,兴发苞朵攒簇之能。人之身心全体亦动亦静,本就兼备气脉通道与脏腑容器;人之生死全程亦行亦处,自发浮现道路与家宅,轨迹与场域。

 

显形隐象,狭义为卦形卦象,广义为符形兆象,来自人境物情之交相为体;物形身形与物象心象互动,依符形兆象以呈现,由造形取象活动而形著、象示。人与物互体于此浑成运作,从中孕育本原之技,远取物而近取人,环舞联属不穷,好比随物演卦、即身撰符,演撰乎道与器、人与物之中。技即艺、术,艺主融会而术主专精。陈徽考释字源,技即巧,巧字从工,工字本义为矩,曲尺、工字尺也;引申为持具施工者,又为操作技能高超。百工运百技施行百物,技体现人与物之内在默契,蕴含生存体验,成就物也成就人;非为展现操作之巧,而应通达于道,导向天人己物之通融。此义体现于术字,从行,由道路引申为达道、通行之所由,亦即途径、方法。艺字本作埶,从丮、坴,丮为持种,坴为土块,由亲手种植引申为培育、涵盖。技之本质在通达(“术”)与涵养(“艺”),“其所达者,道也;其所养者,德也”。[31]此分疏甚精。若从显形隐象出发,观以形而上下,又呈别样理脉。造形制器以术,人施展其术与形游戏,制作手段多样,操作手法巧妙。观象修道以艺,人兴发其艺与象涵容,初觉平淡无奇,深入体会乃潜感道象。术近于器,反以其通导之势,呼应道之行;艺近乎道,反以其涵育之能,呼应器之用、德之蓄。术显而艺隐,技居于术艺之中、隐显之中,一体三态犹如光谱过渡转化。

 

人与物交互为体,活脉与灵枢在技。杨儒宾举道家思想阐抉身体技艺,谓其由技进道,主体不求宰制客体,客体亦非静待主体凝视之物,主客一体呈现,化入整体场域浑然成为具体之思与行。入身扎根于风土场域、文化传统,主体得其先行奠基乃能生成,可谓“体而无体”,循主客两端往复游动于场域氛围。[32]胡伟希以“技进于道”阐发道器合一,人真正成器,与万物无对无隔,制器用器皆成为艺术游戏,与器游戏于器世界。[33]人化身入物,物托身于人,主客互体恍似交换其体,并且交互体现、实现,合乎道而应乎器。技涌现于主体客体互体之中,转而参综其协作共兴。人以其联觉通感,携技进入风物连类包贯,从中把握物形、打捞物象;技之样态方法莫不根源于物,妙运此合乎物情物势之技,回身观物用物,近乎物之自观自用。物类受人以技感知、利用乃至改造、重塑,人之能力与气质随技术运用发生变化,其自我塑造深受技术影响。物类之特性与偏向得技揭示,却因局域凸显而障蔽其馀;人之潜能与原力由技开发、拓展,然其生存样态、生命维度亦被规导。技受限于人与物之互体,转而规定人物互体之限度。

 

居于人物之间,技溯乎幽隐而通达大道成化,启乎显明而开辟器物适用。任何技艺,均可比拟立卦生爻,外效法而内摹仿,又联想又创造,经由取象造形活动,展演完形结构,葆养纯象含意。修习体道用器之技,自反于亲证道器一如,可谓技之自我成全也,感应物类而构拟、联想,化合身心而兴发、沉潜。先圣明示“游于艺”,以六艺涵养德能、导引情志,进而有效参与事用、物用。后代士子游艺有成,无论吟诗行文作书习画,亦或起舞度曲弈棋练武,均似取象造形演卦般,俯仰迎送,成器造道。技艺达于极诣,臻乎道器协济、人物浑融,艺事游刃有馀,恍惚技艺自行生长而天然合度,不期然化入万化盈缩消息之大艺。

 

七、“度的艺术”

 

人乃天地心,亦为天地具体而微之身,身心一体,涌没于联类结缘之运化,与远近表里互通声息。人与物交互为体,俱处乎将形未形之际,既能动又待塑,相向敞开可能。主客内外互体于取象造形之技,技亦处乎似成未成之际,绾合道器一体协运,牵一髮而动全身。技之妙用在度,亦即道与器、人与物之相互协调。

 

道,导也引也行也,喻示生生大化流行,体现于人之引道以导行。大道之行,变易无方而恒久不易,变与不变之际却可为人测度,触类推想其易知与简能。引道而行,有所导有所向,面临歧岔有所抉择;与物盘桓,须得细心把握分寸,依时机节候予以揣度。分寸即度(音渡),揣度即度之。应物制器,因应自然物类之性状,由以制成人工器具,器又代指人之器量器局器识。方圆大小、厚薄钝锐,质地刚柔糙润,文理粗疏细密,皆属器具之规制与性状也,各有品格矩度;随人之善用与否,器具寿命效能自有限度。制器造具,于材料之质体、形理与分寸,均须巧为衡度,审度其曲直,忖度其形势,因时因地施行工序,遂其宜而尽其性。制器如此,树人亦然。培育人材与自我教育,可喻以成器,本身有其成长之次序节度;“君子不器”,乃可成就大器。人行天地中,钟灵毓秀、葆韫神光之宝器也,器宇材具风度合称器度。人之生息劳作,与他人往来人世,与万物交通于大道川途,“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迭互投入器具之制造使用。人与物交互为体而妙合于技,往来迎送、俯仰周旋,仿佛设卦观象、演卦造形,艺事充满分寸节律之度。道器相即,人物互体,神思笃行与显形隐象交融,“度”居中运度,指向形势之反身指引,参综意蕴之潜在综合。

 

李泽厚重视劳动操作与实践活动,物质生产与科技发展,首倡“度的哲学”“度的艺术”,标举“度”(而非“有”“无”)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第一范畴,兼具本体性与操作性。经由度之把握,让自在之物从隐蔽中涌现,自身品格能力亦得以塑造培养。度即“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参涉肢体及神经技能,技术运用与艺术运作;不在对象客体也不在意识主体,而首先出现于人类生产生存生活,关乎实践实用之制作创造。巧与调,描述无过无不及之度;中与和,本义与实现均在度。实践—操作—生活,运动变化过程不断完成却永不完成,持续向各种可能开放。作为活生生之动态永行,度以人之能动把握,鲜活展示《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度隐藏于技艺与生活,实践行动恰到好处构成知觉完形、思维规则,此即形式感之源,包括节奏韵律、对称均衡、比例次序、简洁和谐。度生于用并服务于用,惟运用乃得度,用即中庸,日日新又日新。寓高明于中庸,化本体入妙用,主客融合于度,依乎天时地利人和材美,主动创造、兴立大美。度来自技,艺乃技之自由运用,美呈现于艺。太极阴阳图之中线宛曲美妙如波,兆示阴阳交生互补于变易行程,乃度之直观成象,亦即生活自然宇宙之生动图演。[34]人世与自然协同运作,工艺与心理本体共同构成双本体,依人与内外自然之关系(自然之人化—人之自然化)而展开,最终归结于人类历史。[35]

 

阴阳中曲线乃“度”之图演(形显—象示),随其摇摆悠荡有致,巧妙摆荡一派相反相成、互夺互入之势。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以“活”为圆心,无心之心也;以“工艺—心理”双轮互运为动力,自发之原力也;同心圆一圈圈如波推扩,周回不穷。工艺本体核心在“度”,心理本体核心在“情”,双本体交互成体,实为一体而无体,比类双鱼负阴抱阳和合太极无极之圆,可谓“圆善”。理性与智慧之真,人情与艺境之美,汇归于人类历史总体生存延续这一大本大源之善,“天地之大德曰生”。度与情,双核心交相呼应,阴阳双鱼各具隻眼,白睛黑睛对观互映。双鱼曲负绕抱而衬托波状曲线,可形容“中”“度”“巧”“妙”,更可喻示知意情之如理、得体、合宜;而人类情感也渗透于理性认知、道德践行。工具本体,强调制造—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实践,以及据此无限扩展之活动环节、认知成果,为人类生存奠定基础。心理本体,凸显情感作为人生之真谛、存在之实情、终极之深意,为人类生活引导方向。工具与心理本体皆非抽象本体,恰恰以现象具体为本体,实乃无体之体。情往下为感官生理欲望,居中为血缘孝慈亲情,往上为万物同体之仁;度往下为器具矩度,居中为生命尺度、物类律度,往上为宇宙法度。度之运行,本已潜注情意;情之感发,自亦暗含韵度。

 

工艺与心理双本体,统一于人类历史行程之“活”。从身心互动到人际协作,从自然共创到宇宙交响,“活”即自如通行、全面参与。“生生之谓易”,人之行走与协作,日日新又日新,呼应万化变易、大道周行,“道行之而成”。李泽厚赞曰:“宇宙—自然”即神明行走,本身无由解释、不很确定却又富有规律,以其物质性与人间血肉相融贯,构成神圣历史与历史神圣。呼应宇宙—自然之物质协同共在,人富有历史感而生存行走(“活”)于具体时空延续,经由“度”之实践,不断发明、创造具体规律。[36]

 

八、运度:居间调节

 

通观隐象而感会兴发,轨法显形而比附构拟,人与物交互归属、相与造就,总处乎方生未兴之际,犹待转化,尚未确定。身心与物类徘徊嬉游,妙合于技之似成未成,进道而制器。道—形(象)—器,隐显参互贯达;人—卦—物,往复递相沟通。道与器阴阳负抱,人与物能所授受,活技居间运度,全域乃得一体浑化。实项层级框架,转化为变量指引之环舞,经线纬线交缠,平圈立圈互旋;曲复如环而浑全若圆,宛然龙蛇盘旋又潜蜷,乾动健行,坤静蛰伏,居间摆荡不已。

 

溶浸于道器人物诸态之参合,任一变量皆缘其依托而涌兴,复又回返参助其周缘系联。此间没有现成之“人”与“物”,更无现成之“道”,就连“器”也不可把捉为现成载具,而须缘循运化之脉络,随势曲体其活性、潜能与妙用。大道乃化为道之“行”,殊器乃化为器之“蓄”与“用”,物色、身体与心灵俱化为“感”,物感身感心感也,技亦应感起兴而化为技之“能”,居间潜感左邻右里来龙去脉。感传生活本身之脉动,技能曲畅旁通,物类之质体文彩由以纷呈意象,身心亦因之潜移默化,随其运用而得实现。技能又受物类牵引、承托,甚至成为物之自感;身感心感弥布技能,贯注一体盈缩屈伸之律动。自如挥运技能,尤以手为感传之枢,身手者,化入全身通感之技也,铭刻心灵印记,往复推挽而居间抟控。艺事均可以手艺宽泛代称,好比取象演卦;工具乃手之延伸,大道化导亦拟乎化工巧手妙用。

 

艺,技,术,一体三态之相变也,居于道器人物之间,亦行于时境之间。由此全面协调、微妙调节,涌现挥运之“度”,亦即得时、中节。调适以度,类似琢磨推敲、斟酌掂量,更可图示于“抟”,手法圆匀细腻柔和,转换过渡,损益去取,委曲贴合情势变化而不失平衡,贯达其重心、准的、节点。融入全局统揽、全体联动之力场,节度运化在导,导即引,“从寸,引之必以法度”。[37]寸字从又从一,又即手,一为掌下一寸之腕横纹,体示长度单位,分寸尺寸皆然,引申为规矩、界限与法度。寸度兼表长度、程度,还以极短极微之状,兼喻境域与时辰,寸土寸阴是也。估量轻重、揣摩缓急,忖也;切分节度为刌,切木治玉为剫,均关乎体段尺度。手艺以手为度而度之,源于指掌腕肘天然禀有之寸度,手法手段宛然人手自身分寸之合度展现。守字亦从寸,从而与尺度矩则关涉,名词义为职守、品节,动词义乃执掌法度、遵循规范。度字内含又字,暗藏手象。《说文解字·又部》说解度字:“法制也。”段注:“周制,寸尺咫寻常仞皆以人之体为法”,寸咫仞“皆于手取法”。[38]近取诸身,以人体自身及其运用为度量基准,既出于身体与宇宙之比度、隐喻,更体现溶入周遭境域之具身亲在感,身感随态势联动而呼吸涨落。以身为度,以心度之,迂回游走全局以持守平衡匀称,“正心在中,万物得度”,万物乃得适宜推度、妥当调度,与身心交感互振而生成时运与律动。全身心运度调节,手段寸度与心律、步调、身法俱起,成为“度”之活现。

 

“度”之运化,着落于“中”(音衷,中间),形容为“和”(音何,和谐),依托乎“中”(音仲,命中)与“和”(音贺,应和)。“调”与“度”尤为相通,试举数端略予阐衍。1.调和。以调理之技,收协调之效,应答有致而相映成趣。音声、味道乃至万物,莫不错落综汇以成丰富深永,诸音和调、诸味协济,乃得错杂不齐之齐,起落不平之平。2.音调韵调、声度曲度。和谐之旨,音乐绘画直感体现,在色彩亮度笔触调子之协调,在旋律韵调之合奏共鸣恰到好处。人有格调情调,乃意趣品性之发为气象气韵,关乎风度体度,如画亦如乐。3.调动调换、调派调遣,合曰调度。基于通盘权衡,依情势变换采取优选,以利于潜在功效自然发挥,源源不断保持动能与活力。4.调节,中节即合度。节字本义为竹约,竹之分节如腰带缠束竹身,引申树榦草茎分枝派叶之关节。进而标示身段肯綮关纽,成为划分段落、系联片段之段联,更有管控绾合作用,以简驭繁,以少总多。调节之旨在匀谐,然非囫囵混沦,而须随处分节分段分理,适时予以规约,保持微曲有致、细节各具,不失其内在节理差异,由此生成参差复杂之协调。

 

于连(François Jullien)妙抉调节精义,极尽深微。“中”之真蕴,适应环境千变万化循持平衡,惟自发调节乃与化偕行。天道之调节,曲体极微、不断更新,人以具体而微之调节,自内贴合贯通全部现实活动,朝向可变敞开以呼应天道,达成天人调节之共鸣,从全面水平持久维系均衡。曲而中,依此运作路数,调节既无确定形式亦无独一模式,永远委顺事物变化,由曲得中、亦曲亦中。曲变而微调,指引复暗示,恰当烘托牵扯全面形势,迂曲调节遂成为切中与直入。[39]

 

移步换形调校中心,时移势易调整重心,调节之道,曲成其微、曲尽其妙,体贴物事自身节律,随顺形势潜在节拍,周行不遗以达乎节中,曲中其节也。节中之度,源于全面形势又御乎全局抟控。调字从周,周字象田畴布种、秧苗稠密,引而申之,周遍分布、周全照料也。倘予充分联想,调字亦禀得周洽协济之势,周匝往复必有度,均衡分布须合度,过犹不及皆失度。度包方圆,规度、矩度也,动词义为运度用度、揆度筹度;又指示程量、界限与性状,长宽高深、广厚弯斜、重密纯浓皆可表示。从量度限度刻度引申为度越、度化,一为临界跨越,一为指点提升。后者亦作渡人渡世之渡,义与济通,横越水面、渡济川流也;此义又表示过渡,潜然推移、浸渐转换也。道器隐显之间,形而上下之中,恰可形容以“济”,指示道器临界交际之中度,相与过渡之动势呼之欲出。光谱推移,潜转暗渡,交济于既济未济之际,若即若离。道器交济更有冲和之意,交参互用、氤氲成和,势若阴阳负抱之抟扶;生效与补益,扶助与成全,协治与和调,诸义皆蕴蓄于“济”。由交济达致共济,人世自然万事万物各遂其性、各尽其能,互助共生于太和。

 

根源乎大化之本原艺术,自行摆脱人与物之静态把捉,道与器之对象隔置。即便动态过程、关联模式亦须转化,消融其现成理路,返归自然之吐纳,让生气绵绵涌流,保持将成未成之始生始动。拟于四隅四时之互缘互媾,人兴发而物含藏,器焕殊而道贞一,本原艺术居间运度有信,成为原涌之动源、本生之活根。道器人物联绵协调,随其运化而迭互涌现、循环成全,浑融乎技之自运,“以天合天”,浑若天运。天人互体而浑化一体,名词义为流体变体,化解意识与身体之执空执有;动词义为体触体受、体知体行,汇归于具身通觉之体感。人物互体(交互感应)如共鸣,人技互体(交互实现)如合拍,心手互体(交互协从)如调音,道器互体(交互成就)如双声叠韵。诸体俱为无体之体,互体于无体。

 

大道潜运,悄然为器奠基并自寓于器;器既容载道、敞显道,又以固结之弊而遮蔽道。万物得人呼唤遂从沉眠甦醒,更为人提供赖以扎根之风土;人超然兀立,受万物感召乃返本溯源,反身为物色赋予情采意趣。道器人物共济于技之运度,此起彼伏凑泊力场与势域,呼吸虚实成和,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运度本义为三光推运之躔度,变通引申为运化运转、调度调节,浑成始动始萌之能。本原艺术居间运度,与道偕行、与器周旋,礼赞万物而仁泽人世,回馈生活绵瓞之全体大用。

 

九、馀音

 

前贤标举“形而中学”,启予良多,据以变通、联想,申衍居中之蕴。形而上与形而下,从形起步以趋于幽隐显明。引而伸之,形(象)之名词义乃卦形卦象,推扩为符形兆象,形显象隐而交寓一体;动词义为形著、象兆、体现。倘结合人与物之既交相赋予又回互归属,动义更有取象造形、呈形现象。人与物交互为体,授受妙合于技,转而成全物与人互相体现。一切诸技之挥运,无异于演卦成象,总处乎似成未成之际,以艺成道而以术成器。浑成变量涨落之环舞,道器人物作为生动环节,各有其隐显交变,彼此又声气交感,化归生活原艺居间运度。

 

取象造形旋舞挥运,节中、时中之度,居间自运而本生、缘化,指向形势反身指引,参综意蕴潜在综合,“极精密而常若虚”。[40]圆晕隐显回映,曲波长短迭推,远近弧心由以浮沉迁留,精准到位而杳然若虚,或为度之喻象欤。乘势涌没乎将形未形之际,随缘栖游于象内象外之间,度亦盈亦虚,若隐若现。

 

道器人物身心乃至形象显隐,诸变量之结对互体,不仅交互体现,趋向一体协运,更以交争交会、互属互代而保持参差与纠缠,得其不齐之齐、未济之济。浑然运度此间,亦且默运暗度时间空间之间,万象交映、万籁回响,生气循环涌溢,潜能密藏酝酿,媾兴全息缘动之境况与时势。道器周合、时境周绵,人以明知默会呼应品物流行,通感体受环境氛围,神思契乎时节之韵调,互相调理、协调运行,卷入自尔运化之漩流,瞬息万变之风云。“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随风东西,犹木叶榦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道器人物氤氲浑化,原艺生于此又返乎此,溶漾生命情调,居间运度而浑成“天运”与“大度”,涌兴人世自然宇宙之和奏圆舞。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浑运,万化时度,人与他人往还交道人间世,与万物往复交换元素能量信息。根源于大化本身之真艺,渊默参赞天地美善、宇宙节律,洋洋乎与时消息而与境呼吸。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43页。

 

[2] 郑玄注解“有形”“无形”关系,从侧面涉及如何理解形而上之道。《易纬乾凿度》之“有形生于无形”,郑玄注曰:“天地本无形,而得有形,则有形生于无形矣,故《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见[日]安居香山、[日]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1页。

 

[3] 《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3页。陈少明指出,孔颖达以有无、先后关系理解道器,不免有引《老》入《易》之嫌,容易导向轻器、甚至弃器立场,而与《易传》取向大相径庭。见陈少明:《说器》,《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14页。

 

[4] 孔颖达从有无维度论道器,然亦不乏体用维度,参见《周易正义》卷首,《十三经注疏》,第8页。

 

[5] 见[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自[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卷8,潘雨廷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11页。

 

[6] 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7] 《周易外传》,《船山全书》第1册,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1027-1029页。

 

[8] 《读四书大全说》,《船山全书》第6册,第490页。

 

[9] 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10] 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6-102页。

 

[11] 柯小刚:《形上学与形而上学:道学与形而上学的先行预备性考察》,《思想的起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224页。

 

[12] 黄庆萱:《“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析议》,刘大钧编:《大易集释》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86-394页。

 

[13] 林安梧:《人文学方法论:诠释的存有学探源》,台北读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25-129页,第155-161页。

 

[14] 《心的文化》,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3页。

 

[15] 《中国人文精神与世界危机》,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1卷,第176-177页。

 

[16] 丁四新:《方法·态度·心的文化——徐复观论治中国思想史的解释学架构》,李维武编:《徐复观与中国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7-418页。

 

[17] 陈立胜:《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11页注18。

 

[18] 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177页。

 

[19] 尚东涛:《形而中者谓之技——一种理解技术的可能路向》,《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3期。

 

[20] 侯敏:《易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222页。

 

[21] 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200页。

 

[22] [宋]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2页。

 

[23] 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第642-643页。

 

[24] 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第82页。

 

[25] 余治平以“器”为物自身,本体之物、自在之物也,超乎感觉之外;“形”乃其呈现于感觉经验系统之样态,色声香味触是也;“道”更为格式化,乃世界万物在人心思维之抽象形式。见余志平:《道、器、形之间——中西哲学形而上学的通汇》,《现代哲学》2004年第3期,第63-65页。

 

[26] 柯小刚:《形上学与形而上学》,第216-218页。

 

[27] 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第634页。

 

[28] 庞朴:《阴阳:道器之间》、《原象》,《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6页,第231页。

 

[29] 陈鼓应谓“地势”本作“地执”,执因形近而讹为埶,又变为势;地执即地处、地静,执又通蛰,静也。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第42页。

 

[30] 李泽厚谓汉字系统乃中华文化源头符号,地位崇高神圣,成为永生历史经验之权威凝结。文字即本物,甚至成为神本身,主宰语言而非相反。见李泽厚:《即用即体的汉字:三论中华文化的源头符号》,《明报月刊》2005年9月号。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呈示中国文化“模件”体系,《易》卦与汉字系统堪称典范。见[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张总等译,党晟校,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25页。

 

[31] 陈徽:《致命与逍遥——庄子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9-94页。

 

[32] 杨儒宾:《技艺与道——道家的思考》,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14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268页。

 

[33] 胡伟希:《原器》,《河北学刊》2014年第6期。

 

[34]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页;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7-34页,第40-42页。

 

[35] [  李泽厚:《双本体论》,《哲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293页。

 

[36] 李泽厚:《关于“美育代宗教”答问》,《哲学纲要》,第378-388页。

 

[37]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页。

 

[38]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5页上栏。[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116页。《说文解字·尺部》解尺字亦谓:“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同书第175页。

 

[39] [法]于连:《迂回与进入》,杜小真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6-227页,244-246页,250-254页。

 

[40] 此系借用胡兰成《书论》之语,谓书法点线位置解脱对称规则,“而为不对称之对称”。见胡兰成:《闲愁万种》,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59页。

 

责任编辑: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