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纪】“读经运动”杂说一条

栏目:少儿读经
发布时间:2016-09-09 11:43:36
标签:
丁纪

作者简介:丁纪,原名丁元军,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山东平度人,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论语读诠》(巴蜀书社2005年)《大学条解》(中华书局2012年)等。

 “读经运动”杂说一条

作者:丁纪

来源:“钦明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初九日甲午

          耶稣2016年9月9日

 



 

 

“钦明书院”微信公众号编者按:丁老师在微信上回复我说:“海军老师前曾推荐一篇刘百淞《究竟应该如何读经?儒家开始自查自纠》的文章,另看公众号上奥麟也有一篇《老实大量读经不是儒家教法》,略有感触,稍作回应。”我让丁老师加个题目,然后在我们的公众号上推送出来。丁老师于是加上了现在的这个名字,推送出来以飨读者。我个人读了丁老师的意思,也稍有些体会,写在后面聊作续貂之意。

 

今人特别喜欢谈三教合流,如果是阿猫阿狗们这样来看,那也无所谓。但稍微有学术头脑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合流就是在流上发生的,各文明之间在流上有交叉,这是肯定的。但没有说三教是可以合源的吧,而经不就是源吗,怎么能随便搁一块呢?或者如果是在学科意义上,觉得儒道释三家都不能缺,得搞齐全了,这也能理解。因为学科只是作为研究对象,并不需要特别的尊崇,甚至带着厌恶的心理在搞研究的也不乏其人。但作为读经运动,肯定是超出了学科研究的心意,而希望做一个特别的推崇。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的推崇,拜了文庙拜道观,拜了道观拜佛寺,这也没什么。我们可以说老百姓什么都敬了,也什么都没敬。但谁要是觉得不如替百姓图个方便,将三家合在一起来供,这到底是在敬还是在辱,还不够明白吗?某些个“教主”将各家各派的经搁一块来读,不就是这种感觉吗?看起来是要尊经,实际上干的却是辱经的事,这是一件多悲哀的事!不过,以丁老师的眼光来看,所有这些不过是经本身的力量在发生作用,并且经自有其升降的运会,人不过是充当了这种力量的工具。有的人并不懂得经本身的这种神圣性,而只是趁着这种力量在妄自折腾而已。对于真正对经心怀敬意的人而言,不必过多理会这种折腾,而是要用心体会好经自身的神圣力量,懂得应该成为怎样的工具。我们从来不相信神迹,但我们也始终不曾丧失心怀神圣。(曾海军)


  


我于王财贵教授,但闻其名,不知其事。其“老实大量读经”之主张,乍听之下,望文生义之余,以为“老实”乃取“本分”之义,对浮巧、偷奸耍滑而言,“大量”乃欲充尽其极,对有所拣择、浅尝辄止而言,“读经”乃对“不读经”而言,若此,则以为平实直白出此固极有必要。今见论者辨别其实,谓“老实”实对讲解讨论而言,其中竟或包含释氏但惟唱颂便可增智得报的意思,“大量”意谓纷然无所界际,而彼所谓“经”者或指此亦一经典、彼亦一经典,乃知事有不如所期。进而更有不免“细思极恐”者,向答人问南怀瑾者,只有一句:观其倡三教合一,便已无足论!此亦云然。

 

这些年的民间读经热潮,我虽不认为全出奥麟所谓“三座大山”的鼓噪推动,但此等作用实不在小。民心所以稍欲归向儒家经典,乃是价值失范、精神生活空虚痛苦,此种症象弥漫蔓延二三十年后必有之企愿与要求。亦是圣经贤传流播于一纪之后,本身剥极而复适当其运,维特根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可谓不中不远,我曾屡次援引:“伟大导师的作品是环绕我们升起而又落下的太阳。如今,这样的时刻又将到来,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在潜行下降,以待再次升起。”这些伟大的事物都是自带运会的,不是拜某些人所赐。但是,它们上升或者下降,一种动静被某些人听到,他们把它宣示出来而已。比如,维特根斯坦以其敏感所宣告的,恰恰是一个下降周期的来临。不光是中国,整个人类,离伟大导师作品的距离,几乎都没有近几个世纪以来若是之远的。也可以像黑格尔说,历史理性会选择一些人作为它的“工具”,伟大的作品亦复如此,人无所逃于为工具,只是可以自我决定成为怎样的工具而已。读经热潮中的人,或听到了一种上升的动静,遂把它宣示出来,让广大怀抱此愿的人群纷纷来起响应,此其影响,便自有不凡;但若问其自造为如之何的工具、是否既称其情而又适足以当此工具之职?则大有可议。

 

且不说“大量”当不当得过一个“博”、“老实”当不当得过一个“约”,只说经之为经。经者,文明之基石也。以其高明溥博而言,固无所不包、其大莫外,则著一个“大量”亦可说矣;然由圣人道出、立为典常,不过数数种,则一个“大量”就说不过。既曰“大量”,乃不得不以老庄释禅充其数,以至文亦有其“经”、娱亦有其“经”,蝇亦有其“经”以营之、狗亦有其“经”以苟之,然则读经适以大乱经。真欲为经典运会之先声,诚可不慎乎其为何种之工具乎! 

 

读经发于普通人民人生之无本无根、无依无据而亟求改变之心愿,若更引一种多歧多向、芜杂莫辨之局入乎所谓经学中,则罪莫大焉!盖珠玉瓦砾,已司空惯见,经学以其高崇,而稍得以神秘而专门守之有年,虽非不径路荒芜,犹愈于他学之随人践踏矣;若今一引之于普及,则人之轻贱,以自轻薄有以招之,尚何所辩!读经读经,几人真作自己家计?说经说经,何处得见斯人,惟以正大纯粹、质实朴素若经之本身然者说之?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