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会营】作为“庙学”存在的儒学

“庙学”这一概念由“庙”和“学”构成,“庙”是指孔庙,“学”则指官学,包括京师国学(太学、国子学)以及全国各地府州县学。故“庙学”实即古代孔庙和官学的一体化。唐代儒学制度化,孔庙由国子学、太学逐渐推广至全国州、县学,“庙学合一”教育规制正式形成,并为宋元明清沿袭。

【常会营】儒家“庙学合一”教育规制的形成及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是先有大学,包含了教育、祭祀、政治和伦理多种功能;后有孔庙,主祀孔子,并及于四配、十二哲、历代先贤先儒。自汉代以后,儒学逐步经学化、制度化,祭孔讲经亦逐步常态化、制度化。东晋国学“增造庙屋”,“庙学合一”教育规制雏形初具。

常会营著《北京孔庙祭孔礼仪研究》出版暨周桂钿、张奇伟序言及前言

全书围绕北京孔庙历史上的祭孔礼仪进行纵向对比研究,从祭孔的准备过程和仪式程序角度,对北京孔庙元明清三代祭孔仪式进行比较,指出其异同和演变,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常会营】回归传统,开辟未来——李文娟著《安乐哲儒家哲学研究》读感

《安乐哲儒家哲学研究》可谓由点及面,旁征博引,史哲结合,寓作于述,观点鲜明,富含启迪。该书不仅仅是对安乐哲先生生平事迹、著作文集、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学术价值的综述和客观评价,同时作者通过对安先生的采访、对话与交流,用第一手的资料信息,对以上学术综述和评价进行了进一步衡定。

【常会营】董仲舒入祀孔庙甚晚历史考

释奠仪在周朝已经产生,是古代祭祀明六经之先师的重要礼仪。由于先师孔子在教育史及思想史、学术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后代释奠主要以孔子为主。

【常会营】追念钱逊先生

2019年8月22日,遽闻钱逊先生仙逝,颇为震惊。因为这两年开会每次见到钱先生,他都精神䦆烁,神采奕奕。钱逊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也是国学特别是《论语》的推广普及专家。在国学热的今天,老先生在北京各著名高校如清华北大、北京各书院乃至全国的国学圈里享有盛名。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国学大家钱穆先生的三公子,更多是与他三十年来投···

【常会营】孔庙祭孔研究历史文献及现代论著综述

孔庙祭孔,现在已经成为两岸三地、东亚乃至欧美一些国家每年一大盛事。当然,部分孔庙逐步恢复了春秋二祭,越来越与历史上传统的祭孔相贴近。而且,随着国家政府对孔子、儒学的高度重视,祭孔的影响力也越来愈大。在祭孔如火如荼进行之际,我们有必要对孔庙祭孔的历史文献以及现代论著做一查考,以便为当前孔庙祭孔活动及研究提供重要···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