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江】“祷是正礼”:朱子学视域下“祷”的哲学基础及其精神意涵

在朱子学的诠释下,“祷”作为面向特定信仰对象的意向性行动,是圣人基于“天理之自然”确定的礼仪准则,在气化流行的宇宙秩序中有获得“回应”的真实性依据。祷者正是以这些基础信念为前提,将自身生活困境向神灵敞开,并在与神圣的“遭遇”中获得如何面对这些困境的精神经验和意义依据。

【张清江】朱熹“祝告先圣”及其诠释学意蕴

“祝告先圣”这一礼仪行为,涉及朱熹的三个基本信念:祭祀、祈祷与先圣。朱熹相信,祭祀是与祭祀对象的真实“感通”,祈祷是安顿自身情感并“悔过迁善”的精神活动,先圣则是道学事业的神圣“原型”。“祝告先圣”是朱熹遭遇“先圣之灵”的当下时刻,会在对自身的反省和观照中实现生命的超越和转化,具有深刻的精神性意涵。

【张清江】礼仪、信仰与精神实践:以朱熹祭孔“礼仪-经验”为中心

祭祀先圣孔子的礼仪行为,贯穿于朱熹生活之中,但这种礼仪行为所产生的经验,及其对于朱熹的影响,却很少受到学者的注意。透过朱熹对于祭祀的理解可以发现,他很坚定地相信在礼仪过程中能够实现与祭祀对象的“感通”,由此,祭祀孔子过程中与“先圣”的感通,对于朱熹有着特别的精神意义,因为在朱熹的信念中,先圣与自家的修身成圣密切关···

【张清江】祭祀的“理”与“教”——从朱熹晚年两封论学书信谈起

通过重新诠释经典中“如在”的含义,并从“理”的超越维度和“诚”的真实维度去阐释祭祀背后的道理和依据,朱熹论证了鬼神在祭祀中“真实无妄”的存在,以此赋予儒家祭祀天理的自然正当性,而不是单纯从功能和效果的角度去宣扬“礼”的政治和社会价值。借由这样的努力,朱熹在“理”与“礼”之间确立起了一种内在关联,从而为儒家政教秩序奠定了更为···

张清江 著《信仰、礼仪与生活——以朱熹祭孔为中心》出版暨后记

本书希望说明,在朱熹这里,先圣作为“道”的象征,成为“神圣”介入其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不仅是用以界别自身与异端的价值根基,更是其实践成圣工夫的意义基础,从中清楚可见朱熹对于神圣价值的信仰和守护方式。正因如此,信仰、礼仪与生活的复杂关联,在朱熹祭孔礼仪实践中获得了很好呈现,由此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儒者生命实践的深层意涵···

【张清江】礼仪、信仰与精神实践——以朱熹祭孔“礼仪-经验”为中心

祭祀先圣孔子的礼仪行为,贯穿于朱熹生活之中,但这种礼仪行为所产生的经验,及其对于朱熹的影响,却很少受到学者的注意。透过朱熹对于祭祀的理解可以发现,他很坚定地相信在礼仪过程中能够实现与祭祀对象的“感通”,由此,祭祀孔子过程中与“先圣”的感通,对于朱熹有着特别的精神意义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