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军、李秋莎 主编《古代汉语》出版暨后记

作为中国哲学专业系列教材,《古代汉语》的文选部分按照从今到古的反向顺序排列,以便更好地照顾初学者由易入难的学习过程。与此同时,由今到古的古代文选,又按“人文”“节烈”“为学”“文史”和“经传”等五个单元编排。

【陈来】如何理解历史上的“浙学”

大家都知道最早提出“浙学”的是南宋大儒朱熹。朱熹不仅提出并使用“浙学”的概念,而且还使用“浙中学者”“浙中之学”“浙间学问”这些概念,这些概念跟他使用的“浙学”概念类似或者相近。朱子提出的“浙学”,原指婺州吕学,后扩大到永康陈亮之学,又扩大到永嘉陈傅良、叶适之学,最后定位在南宋浙江的事功之学。

【沈敏迪】“小学”不小:段玉裁《诗经小学》与《诗经小学录》的前世今生

“小学”一词,在古代往往指文字、音韵、训诂一类的学问。在考据之学盛行的清代中期,也就是所谓“乾嘉学派”盛行的时期,“小学”这门学问非常受到重视,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段玉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杜维明谈朱熹:体现儒学的特殊精神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表示,朱熹是中国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体现着儒学的特殊精神。

【专访】杜维明:关乎人类存续,文明对话或冲突?

“文明对话还是冲突,是世界正在面临的重大选择。这不仅是文化间的选择,更是关乎人类存续的选择。”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如是说。

【陈岳】《孔子家语·王言解》与孔子王道思想

《王言解》之言,道之所载,王言者,王道也。《孔子家语·王言解》是一篇记述孔子向曾子传授明王之道的文献。

【贾娟娟】《诗经》研究的当下责任

古之学者,多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任,于今之学者而言,承前启后的学术使命,亦是应有之义。《诗经》传统的悠久沉重,自不待言,当下研究的历史责任中,既包含着两千余年的经学传统,更融汇了“五四”以来的现代范式,当代语境下的传统延续、学术转型则是仍在延续的深刻议题。

我的心因为经典更加通透,因为土地更加厚重 ——2023行义年度总结

因为我即将成年,所以今年的年度总结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的年度总结,不敢说尽善尽美,但是也希望能够为这十八年画上一个句号。总觉得恍恍惚惚地就过了一年,好像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到了新的甲辰年。不知不觉中,自己即将十八岁。而距离自己2019年接触传统文化,今年也已是第五年了,原本很熟悉的数字,却也已经是四年前的过往。

【廖璨璨】晚明清初“格物”之学的中西会通

“明清之际”在中国哲学史的叙述中,往往是指从宋明理学向近代哲学转向的阶段。对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定位,无论是早期启蒙说还是后理学时代,指向的都是如何看待其与宋明理学的关系问题。理气、情欲、格致、公私等理学语词被晚明学人进行了解构和重构,而“格物”之学的内涵转变尤为典型。

【殷慧】理学家如何体贴天理

宋代新儒学的复兴有着深厚的政治、社会和学术基础。在“学以至于圣人”的时代呼声中,天理论的提出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儒学体系整合和建构中具有标志性的理论创新。程颢曾言:“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陈维昭】明清“四书文取士”具有三重意涵

在明清科举史上,“四书文取士”的表述有三种不同意涵。一是指考官在阅卷衡文过程中,懒政渎职,或因时间紧迫,只阅首场四书文,便决定士子的取舍;二是指在科举考试中,某人因其四书文特别优秀而被录取;三是指四书文在本质上是一种理学文章,因强调理学在科举中的首要位置,便以“四书文取士”统称科举取士制度。分清其不同意涵,对我们···

【唐燮军】宁波崇实书院的创建与变迁

崇实书院是晚清名臣薛福成(1838—1894)在任职浙江省宁绍台道期间主持修建的官办学堂。迄今为止,史学界对其创建时间众说纷纭。现予以考辨,并对其办学宗旨和历史地位加以阐述。

【张培高】“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专指

“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论题。一谈及此,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儒学,甚至将其作为形容儒学之专指。实际从哲学史上看,只有在北宋中期以后,“内圣外王”一词才逐渐被用来概括儒学。在此之前,它所指向的内容更为多元。本文主要探讨“内圣外王”的内涵与意义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又是如何成为儒学之专指的。

陈少明:什么是“世界”“观”?

2024年4月1日,山西大学哲学学院特别邀请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陈少明教授莅临我校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作了主题为“什么是‘世界’‘观’”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山西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尤洋主持,哲学学院百余位师生参加。

孔令玉会长会见韩国曲阜孔氏领议政宗中会长孔炳武一行

4月3日至5日,韩国曲阜孔氏领议政宗中会长孔炳武一行近20人,到山东曲阜开展文化交流。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专业委员会会长、曲阜市政协原主席孔令玉热情接待孔炳武会长一行。

【专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李友广:黄帝祭祀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体现着中华儿女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维护,离不开对人文初祖黄帝及其所创造文化的高度认同。黄帝文化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创造性发展,黄帝祭祀对于中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形成与积淀,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

巍巍轩辕殿、苍苍桥山柏,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4日在陕西黄陵举行。

【余东海】穷而不困贫而乐,豪在精神富在心——东海态度

儒家不唯师,不是不尊师,不要老师。儒家强调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是毫无疑问的,只是在师与道不一致的时候,不唯老师是从,从道不从师。

【吴钩】宋朝人的相亲比“王婆说媒”更火辣

自淄博烧烤爆红之后,每隔个一年半载,总是有一个新的文旅项目莫名其妙就红出圈,从哈尔滨冰雪游到天水麻辣烫,各领风骚三五个月。我们总是想不到它为什么会突然红遍天下。今年春天,轮到开封万岁山·大宋武侠城的相亲节目“王婆说媒”出圈了。

【吴钩】清明快乐!

绝大多数的节日,我们都可以祝亲人、朋友“节日快乐”,唯独清明节,你若是跟朋友说:“祝你清明节快乐。”只怕会得罪了朋友。记得前几年,清明节前夕,四川乐山某居民小区挂出横幅,上写“恭祝全体业主节日快乐”,业主看了,都很生气。清明节明明是一个祭拜先祖、寄托哀思的日子,怎么快乐?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