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经学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新经学》编辑部主办
由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南山传薪书院联合举办的第四期南山大讲堂,一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当代价值”为主题的国学讲座即将精彩开讲。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著名国学学者、传薪书院院长李里先生,他将引领大家一同了解传统文化的构成与核心,学习儒家思想的精髓与传承,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民族精神、构建···
儒家性善论及其司法面向是中华法系的重要构成和显著特征,解析其“性善论”“无讼”“息讼”“礼决”“原心定罪”“宽刑”等法律文化与情理法融合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尤其对当下能动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将促进“诉源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多元化纠纷解决”“大调解”“大陪审”“五治···
祈愿空山先生归天在上,圣贤相伴,祖宗接引,在帝左右!空山先生是真正的笃信君子,值此文明乱象叠出之际,先生卫道,尽显儒门刚健,又续文明生机!学儒不卫道,非学亦非儒!空山先生乃真儒!
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暨孔子2576年〔耶稣2025年〕6月11日
不同于商鞅作法自毙,对自己的死感到意外和委屈,晁错早就预料到这种不幸的结局,并准备为自己追求的秩序而死。晁错寄希望于景帝以“一人”的气概承担天下一统的大业,景帝却十分吊诡地以“天下”为由,把他当成“一人”而杀害。景帝与晁错既然站在同一个阵营实施削藩,君臣之间就必须共进退,而决无中途背叛之理,其杀晁错就是现实版的“杀···
仅就孔门后学而言,比较多的提法是颜、曾、思、孟,此外就是亲炙弟子中仅以颜、曾并提。自宋儒之后,常以颜、曾为孔门中第一等弟子。颜曾并提大概已是某种共识,本文试图基于《论语》,对颜曾传道在后世获得这种地位,作一点寻根究底的工作。
在几大思想传统早期形成的概念中,“气”无疑是最具有活动性、切身性、具身性的范畴。我也坚定不移地相信,气论(首先是《庄子》气论)深入其中的阐释,可以期待引发我们身心的某种改变。
为深入探讨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型及重要价值,促进儒学研究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互动,同时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由《齐鲁学刊》编辑部主办,曲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合办的“儒家思想的转型与现代价值”学术论坛于6月6日—7日在山东曲阜举办。
本书由同济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刘强注译导读。深度解析中国古代儒家与兵家的内在关系,重点聚焦近代大儒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精彩阐释“中国十大兵书”之《曾胡治兵语录》的治军方略与领导智慧。
本书主要记述了著名史学家钱穆(1895—1990)1949年到港后——新亚书院的创办经过、教育理念和新亚精神;新亚研究所的创办宗旨及教研情况: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由来;早期新亚师生(共九位学者)的学术履历与生平事迹。
本书基于作者对形而上学和亚洲哲学的长期研究,详尽分析了儒家形而上学和道德传统,旨在阐明可以作为一种世界哲学的、当代的、进步的儒家立场。
5月2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了致远大讲坛2025年第1期活动。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苟东锋教授主讲《正名、经典与经学》,上海交通大学教师王金凤、黄琳、孟少杰等参与对谈。
当年轻一代面对历史苦难的文本时,能否唤醒血脉中儒家“仁义”精神的文化记忆?三位文人之所以能在苦难中写出震撼人心的文字,正因他们的精神世界始终流淌着儒家文化的血液,而这恰是当下语文教育中最需要传承的精神内核。
张载,上承孔孟董韩,比肩程朱,下启阳明与明末大儒,共同构成华夏道统,天经地义。我辈中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往向之。圣贤的境界,大部分是做不到的,甚至想想都费劲,所以只能仰望而不能企及。但仰望,才是真正合理的态度,如果拒绝仰望,那只能在尘世的泥沼中挣扎、堕落与毁灭。这个世界,精神病人,尤其是抑郁···
6月8日,农历五月十三,中国民间俗称“关公磨刀日”,山西太原大关帝庙内举行古礼祈福仪式,再现唐代武庙祭祀礼制,传承关公忠义精神,弘扬关公文化。
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发挥博物馆保存记录历史、传播传承文明的功能,孔子博物馆以中华礼乐为魂,以文化“两创”为指导,推出“射以明德——射礼体验活动”。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自古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家训、家风和家学,明德修身,耕读传家。而一个个家庭的家训与家风,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格。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了!高考前夕,长春市文庙博物馆举办了乙巳年高考祝福公益文化活动,为广大考生送上祝福。学子们在圣泉净手、正衣之后,跟礼仪官依次走过泮桥,穿过棂星门、大成门,来到大成殿前向古圣先贤恭行三鞠躬礼,表达崇敬之情。礼仪官诵读祝福文,祝愿学子们考场上提笔从容,落笔生花,发挥最佳水平,取得理想成绩。
本次针对中高考学子的一系列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正传承,更是对新时代南孔学子的温情守望。将儒家崇学精神转化为鼓舞学子的文化力量,为"崇贤有礼、开放自信、创新争先"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注入丰富内涵。正如殿前斑驳树影与"生民未有"巨匾构成的时空画卷,儒家文脉正以青春姿态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