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两岸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论坛在三明举行

2024年12月20—22日,第三届“两岸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论坛在福建三明举行。

杨国荣教授“具体形上学”被遴选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原创学术理论示例之一

2025年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主办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2024年度发布系列活动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活动梳理盘点2024年中国学术重要原创成果和研究热点,发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学术成果。

孔博年俗 腊八趣享 ——看孔子博物馆腊八节活动精彩呈现!

腊八节当天,孔子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与。大家沉浸在年俗文化之中,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

双向奔赴 共情共鸣:湘台青年师生共话中华文化

2024年12月24日至30日,来自湖南大学和台湾大学的30余位师生相聚湖南长沙,参与第三届湖南大学·台湾大学“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周”,共话书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邓光伟 吴华清】“六尺巷”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

在安徽省桐城市,一条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皖南青石古巷——六尺巷,静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这条百米巷道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康熙年间,源于大学士张英谦逊礼让、以和为贵的家风家训。

【王娜】中华礼乐文明视野下的琴道

中国古琴艺术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是古琴文化的发源地,琴从最早与瑟不分家,到成为“乐之统”,地位远远超过其他乐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位列“文人四艺”之首,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琴道文化。

长江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

2024年12月28日,长江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会议同期举行了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汪舒旋 著《两晋南北朝经学文献研究》出版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编是《两晋南北朝经学文献探析》,对两晋南北朝的经学文献作整体的分析,对此时的经学传承作梳理,对各经文献的数量、分类、存佚作统计,分析各经文献的发展情况。下编是《两晋南北朝经学文献提要》,对所统计的两晋南北朝经学著作做全面地、逐一地考证,考察、辨析每一种经学著作的作者、篇卷、主要内容、写作特···

图卡丨元旦

元旦。刘向春 书,儒家网 制。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亲亲与世界”工作坊

2024年12月14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亲亲与世界”工作坊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顺利举行。来自复旦大学的孙向晨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的王珏教授、中山大学的方向红教授、陈畅教授、郑辟瑞教授、朱刚教授、周小龙副教授、卢俊豪副研究员、崔丽俐博士后等二十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朱刚:“亲亲”如何“而仁” ——对亲亲与仁之关系的一种现象学阐释

2024年12月14日下午15:00,中山大学哲学系第二十七届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师讲座“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系列讲座第七讲在锡昌堂103室举行。讲座由中山大学朱刚教授主讲,中山大学郑辟瑞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与谈。开场阶段,主持人郑辟瑞教授简要介绍了主讲人朱刚教授和与谈人孙向晨教授,尤其突出了两位学者对“亲亲”这一研究主···

邓安庆:重思世界伦理的规范机制:一种道义实存论的尝试

2024年12月10日下午15时,中山大学哲学系第二十七届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师讲座“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系列讲座第六讲于锡昌堂103室举行。此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邓安庆主讲“重思世界伦理的规范机制:一种道义实存论的尝试”,中山大学哲学系朱刚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作与谈。

唐文明:麦金泰尔论儒家伦理学

2024年12月6日下午15:00,中山大学哲学系第二十七届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师讲座“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系列讲座第五讲在锡昌堂103室举行。讲座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唐文明教授主讲,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畅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陈乔见教授与谈。讲座开始,陈畅教授对唐文明教授做了介绍。

李义天:长时段伦理学与马克思的回答

2024年11月29日下午15:00,中山大学哲学系第二十七届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师讲座“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系列讲座第四讲在锡昌堂103室举行。讲座由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主讲,中山大学朱刚教授主持,中山大学郝亿春教授与谈。主持人朱刚教授首先对李义天教授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了详尽介绍,并说明“长时段伦理学”是李义天教授的学术独创,本次···

张怀承:儒家伦理思想的现实主义精神

2024年11月23日下午15:30,中山大学哲学系第二十七届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师讲座“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系列讲座第三讲在锡昌堂103室举行。讲座由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暨道德文化研究院教授张怀承先生主讲,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畅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陈乔见教授与谈。

杨国荣:道德与伦理生活

2024年11月18日下午15:30,中山大学哲学系第二十七届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师讲座“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系列讲座第二讲在锡昌堂103室举行。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杨国荣先生主讲,中山大学哲学系朱刚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哲学系陈乔见教授与谈。讲座伊始,主持人朱刚教授对杨国荣先生及其著述、思想及为学风格做了详尽的介绍。

樊和平:伦理道德与现代文明的“中华基因”

2024年11月10日上午9:30,中山大学哲学系第二十七届哲学月开幕式暨哲学月“智慧之光”名师讲座“心性、秩序与美好生活”系列讲座第一讲“伦理道德与现代文明的‘中华基因’”在中山大学锡昌堂103室举行。哲学月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张伟教授致辞;讲座由东南大学樊和平教授主讲,中山大学朱刚教授主持,···

郑辟瑞 著《亲熟与陌生——现象学视域下的自我与他人》出版暨前言

对于胡塞尔及其现象学传统来说,“亲熟”和“陌生”这对概念既是方法概念,也是主题概念。从方法上看,现象学的方法就是使亲熟之物陌生化。

陈立胜:让生育自身成为幸福人生的一部分

2024年12月23日下午,“标识性概念”系列讲座第二十讲“生育”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锡昌堂103讲学厅举行,本期讲座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立胜主讲,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哲学系教授陈少明主持。

陈建洪:地“方”中国

2024年12月3日下午4时,“标识性概念”系列讲座第十九讲“方圆:一个政治几何学的考察”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锡昌堂103讲学厅举行。本期讲座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主任、博雅学院院长陈建洪教授主讲,中山大学哲学系陈少明教授主持。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