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家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尽了知识分子的担当道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兴衰奔走、为百姓的福祉奋斗。位于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也因为范仲淹而成为天下书院的典范。
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以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芜湖举行。
2025年8月16日~17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主办,民革晋城市委会、民革晋城市委会卧龙湾基地承办,老挝今日国际学校、深圳明德书院协办,主题为“心学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创新”的第四届“实学·气学·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高平召开。
8月10日至11日,第七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前沿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的八十多位学者围绕中国古代诗歌与歌诗研究、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学研究、中医药养生学与文学研究、中国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等论题展开深入研讨。
境界超越作为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学的独特超越类型,是一种伦理道德意义上的超越,有别于单纯的宗教神圣或哲学理性意义上之超越,又与二者关系密切。从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三教并立再到宋代三教合一之后,道佛二家本属宗教神圣意义上之内在超越,受儒家影响,亦具有了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境界超越。西方的一些宗教其实亦包含着对道德境界超···
“超越”一词在日常语言中的基本含义是对现实存在局限的突破,将其置于哲学语境中,则成为一个普遍范畴,标志着突破现实存在的局限而趋向绝对存在。
8月16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0余所共建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硕士研究生齐聚孔子故里,以孔子研究院为研修首站,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儒家文化探寻之旅。
2025年8月9日至14日,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在尼山圣源书院成功举办。研修班由国际儒学联合会提供学术指导,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尼山圣源书院联合主办。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50 位华人齐聚尼山,研读经典。
《左传》是考察先秦时期礼德关系的重要文献,因其言礼、言德颇多,且多次将礼与德关联或并置,如“德、礼不易,无人不怀”(僖七年传)、“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文七年传),又云“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隐十一年传)。
近读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在《光明日报》所撰《“儒学是短缺经济产物说”商榷》一文,就其中儒学并非短缺经济产物的观点,笔者有不同理解。
儒家的尊严有亲之尊严,有义之尊严。以父子恩亲的尊严为本,然后制为君臣的尊严之义。亲之尊严,专据上言,故亲之尊严不可少损;义之尊严,虽亦据上言,但依义而断,尊严也有对下言之者,故尊严容有损益。以亲之尊严言,事亲有隐而无犯;以义之尊严言,事君有犯而无隐。尊严的恩亲与道义相将相成,这是儒家尊严观的极高明处,也是当下···
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现已踏进了数智文明的门槛。农业文明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文明为典型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动态的循环关系,即“天人合一”。工业文明以欧美国家和地区的大工业生产为典型形态,人与自然是征服被征胜的对立关系,由是工业生产所造成的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和经济增长的极限使人类生存陷入新···
本书是作者于2014年出版之《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一书的修订再版,增订十余万字,另附作者《孔门封建考》《论周礼与习惯法》《试论原始儒学的重商和自由贸易思想传统》论文三篇(原刊《孔子研究》、《天府新论》)。许多考古知识丰富的读者,对经典阅读兴趣不大,很少关注《论语》的研究。而很多关注经典的读者,则常情怀有···
刘宗周重构的“本体—工夫”论将阳明后学所割裂的本体与工夫加以弥合,并特别强调工夫对于本体的意义。而刘宗周对礼的重视与对礼教的推崇正是其所重构的“本体—工夫”论的重要内容。刘宗周端肃严毅是礼教在人的道德和修身方面的体现,而以具体的、实有的礼为修身应事的准则是对阳明后学强调自发和流于肆情恣意的纠偏。刘宗周的礼论对明清之···
若全面比较中西宗教与哲学思想,需要认识到,从蒙昧自然到文明建构的启蒙,再从文明跨越到神圣,是西方超越论所关心的中心问题。中国儒道思想均有文明对蒙昧的超越,但较文明更高的不是超自然的神圣,而是天道自然。从文明建构到天道自然,同样可视为一种超越。而天道自然与蒙昧自然是相通的,因而这双重超越性既有断裂,又有回归,构···
本书由哲学教授克兰西·马丁创作,内容部分是回忆录,部分是哲学文本,部分是行动指南。作为回忆录和哲学的结合体,它带有自我帮助类书籍的少许特征。作者在本书中做出了一种诚实的尝试,向读者展示他的挣扎和逐渐克服这种思想困扰的历程。
基于政治哲学视角,萧公权对儒学的现代价值转化聚焦于国家理论和自由观念两大问题。在国家理论方面,孔子对人性、人伦、人格的肯定,可以为现代国家的伦理奠基。就自由观念而言,儒学以仁道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以良知维护个体道德尊严,以教育培养理性心智,可以促进“遂生达意”自由秩序的实现,纠正古典自由主义的偏颇。
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暨孔子2576年〔耶稣2025年〕8月17日
2025年8月7日至8日,首届书院文化发展论坛--建构现代化书院的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与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心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上海抱朴讲堂和东阳市石洞书院共同承办,曲阜儒家文化科技研究院和曲阜论语研究会协办。
《周易・革卦》有云:“君子豹变,其文蔚也。”短短数字,却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与道德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