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曾经长久地塑造了中华文明。《经学研究》辑刊的创设,就是为了打破分科限制,为学界的经学研究、国学研究搭建学术平台,聚集学术中坚、前沿学者。《经学研究》辑刊以研究传统经部学问为主,兼及史子集三部,是有所宗主的国学辑刊。第八辑主题是:经教的古今之变。第一部分是主题论文。第二部分经学史论,涉及诗、书、易及今古文问···
7月29日,现代儒乡建设座谈会在孟子研究院召开,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海文,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天忠,厦门工学院国学院院长张滇波,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胜,济宁市里仁书院执行院长刘成,以及邹城市有关文化机构负责同志,非遗传承人、乡贤代表等出席座谈,共商现代儒乡建设创新路径。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袁汝旭主持座···
2025年7月26日至27日,由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共同主办的“东周和近代的特殊时刻与中国哲学的两次突破”学术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
2025年3月14-16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哲学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5年年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武汉大学《民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协办。
7月26日,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主办,西安图书馆、西安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西安市长安书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读览文脉,书香西安”系列活动之《阳明先生则言》新书首发式暨心学精粹分享会在长安书院举行。活动现场嘉宾云集,读者热情高涨,共同见证了这部源自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薛侃刻本的珍贵心学典籍首次在陕西系统出···
乙巳年夏历六月初六,修文阳明精舍、儒士社与贵州省女企业家协会诚意和合,共举龙场祭地之礼,以祭敬地、以祭厚德、以祭合众
洙泗书院,位于泗水南岸,前身是孔子晚年返鲁后修书、讲学之所,原名“孔子讲堂”“仲尼燕居堂”。孔子在此删述六经,立坛讲学。
6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齐鲁经济研究院、河北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等协办的“中国实学研究会管理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八届全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来自各高校和科研院所1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原理教授主持开幕式。
山东大学向以文史见长,在中华古典学术教学和研究中有着悠久的文脉传统。儒学高等研究院作为山东大学古典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和“双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推动青年学子对中华古典学术的探讨,砥砺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新生力量,拓展中华古典学术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特邀请海内外历史学、文学、哲学、民俗学等领域知名学者,举办···
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数百名嘉宾学者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共同繁荣进步贡献智慧。
7月7日下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与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交流座谈会于知新楼A座2106会议室顺利举行。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学术协调员达芙妮·埃斯特斯托、研究员朱莉叶塔·玛丽娜·埃雷拉,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王加华、副院长陈峰、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赵卫东、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副主任科员李会静、儒学院外事秘书裴朦出席···
5月10日至11日,“稽古探微:经学文献考释与古典学术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7月26日,以“阳明心学:返本与开新”为主题的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在贵阳开幕,吸引中国、日本、韩国等海内外研究阳明心学知名专家学者等60余人参加。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其学问“博大恢宏,幽微警警”(钱穆语)。
7月26日清晨,由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浙江省阳明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 “心学之光 浙里传扬——第五届中国阳明心学研学游师资班首期研学活动” 由研究院出发,开启为期2天的浙江绍兴、宁波两地阳明文化研学活动。
2025年7月29日上午,“继往开来:儒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会讲在山东省嘉祥县召开。
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溯源阳明心学,传承智慧,曾子书院师生一行40人于6月8号下午专程到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进行参观,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办公室助理陈典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曾子书院院长曾庆宁与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教授就修身工夫与书院发展等课题在书院勉学堂开展会谈。
邵妍老师是我的同事,平时接触很多。邵妍老师读博的时候系统接受了经学、训诂学的严格的训练,打下了极好的经学功底。
7月26日至27日,由孟子研究院和中山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2025工作坊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办。
人工智能、形形色色的硅基生命的出现诚然可以极大满足个体需求而降低其对共同体的依赖,但与其说这将拉开个体狂欢之未来新世界的序幕,不如说很可能物极必反,促成个体向共同体的回归或二者关系的再确认,由脱嵌而重嵌。因为拥有超维智慧甚至可能升华出自我意识而成为人类蓝星竞争对手的弗兰肯斯坦显然不是个体所能对付,唯有依托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