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以前的“三皇五帝”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真实?五帝时代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在学界颇具争议,也广受关注。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孔子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简称:孔传会)会长、新加坡南洋孔教会名誉会长孔维众先生一行受邀赴新加坡,出席南洋孔教会成立111周年系列庆典活动。此次庆典活动盛大隆重,来自新加坡及世界各地的文化学者、社团领袖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南洋孔教会的文化盛事。
10月24日,林存光教授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孔子研究院举办。
近日,国家民委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做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2025年度试点城市和试点项目培育工作的通知》,曲阜市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扎实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效,成功入选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2025年度试点城市名单,全国5个,全省唯一。
2025年10月19日,秋意渐浓,寒色初凝,而草木犹存绿意。河北省儒学会第二期儒家经典研读班酝酿已久的定州研学之旅,终于在这一天顺利成行。
2025年10月23日,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所长、曾子研究院院长曾振宇教授应邀出席“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论坛”,并作题为“赓续与转向:董仲舒孝论纵横谈”学术报告。本届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伦理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于港中文冯景禧楼成功举行。
维西元2025年9月28日,岁次乙巳,临近国庆、中秋,值至圣先师诞辰2576年之际,八方宾朋、沈城贤达、至圣后裔、亚圣传人,谨以雅乐、鲜花、果蔬、五谷、胙肉,粢盛庶品,祭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以及四配享。
10月17日,鄯善县举办“四百年来话船山”专题讲座。特邀衡阳市文联二级巡视员、南华大学客座教授谭崇恩现场授课。讲座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湘疆文化交流,推动船山思想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作为多功能建筑,古代书院是教学空间、学术空间、藏书空间、刻书空间、祭祀空间。此外,书院也是文学空间,它和市井、村庄、寺庙、官署、幕府、棘闱、旅途等场所,共同组成了文学世界的多样图景。
用诗歌的形式讲学,原是理学家的传统。从邵雍的“击壤体”开始,理学家即有以诗讲学的风气,邵雍也因此成为“诗人中的道学家,道学家中的诗人”。(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相互辩难论学也是以诗歌的形式表现的。王阳明也不例外,他经常用诗歌宣讲其心学本体,这类诗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作为明清之际的大儒,王船山不仅学问博大宏深,视野开阔,而且与一般的经学家或理学家不同,无论其本人的诗文写作还是诗话文论,对于诗文艺术问题都能自成体系、洞彻幽微。
王船山是中华文明史上集“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于一身的杰出思想家。
2025年7月11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发表知名学者、王船山研究专家王泽应教授的重磅文章——《<王船山>: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史诗》,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受版面所限,发表时作了删节。现应读者需要,将全文刊发于此,感谢王泽应教授的大力支持。
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是贯穿千年文明的精神纽带,也在“日用而不觉”中形塑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他一生十分推崇王船山,最早对船山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做出全面的评价。
4年前,我去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一间不大的屋子墙上展示了一页泛黄的纸,是曾国藩为《船山遗书》作的序,其中讲儒家文化传承时提到5个人:孔子、孟子、戴圣、张载、王船山。
近期湖南卫视与芒果TV联合推出的纪录片《船山先生》,讲述了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传奇人生。该片深入挖掘这位思想大家的精神世界,以创新的方式实现了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表达。在审美向度上追求极致,在情感温度上细腻动人,在精神力度上深邃厚重,三者的有机融合拓展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表达空间。
王船山,即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2024年,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王船山》出版后,引发广泛关注,曾长时间占据着当当网和京东图书历史类书籍排行榜首位。
每年的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如今,洗手早已成为人们日常清洁习惯之一。其实,我国古人也早就认识到了洗手的重要性。在古代,被称作“沃盥”的洗手,除了有实质性的清洁作用外,还有一定的礼仪价值。洗手的用具多归在礼器一类,有神圣之意。
10月14日,连绵秋雨初歇,孔庙的青砖黛瓦间还萦绕着湿润的草木气息,清冽又带着几分古朴的厚重。循着这份静谧步入位于孔庙西路的金丝堂,便见晏清正俯身立于场中,指尖轻引着动作轨迹,腰背缓缓下沉作示范,目光却始终落在舞生们身上,不时轻声纠正:“躬身时,后背一定要打平,半点松懈都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