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啸 邓洪波】2015年书院研究综述

2015年书院研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出版书院类著作26部,发表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38 篇、期刊论文263 篇、会议论文4篇、报纸文章60篇。社会各界关于书院的探讨愈发激烈,传统书院的研究不断深入,新史料的挖掘和运用日臻成熟,对当代书院研究的角度也更加丰富多元。但是,在目前研究成果中随···

【兰军 何君扬 邓洪波】2013年书院研究综述

2013年书院研究延续了近几年来持续攀升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出版书院类著作21部,发表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24篇、期刊论文344篇、会议论文2篇、报纸文章27篇。其中传统书院如何发挥其当代价值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社会文化史等多学科视角考察书院的立体实态逐渐成为书院研究的主流趋向;随着现代书院的蓬勃兴起,对其···

【邓洪波 赵瑶杰 姚岳】2012 年书院研究综述

2012年书院研究成果蔚为大观,据不完全统计,出版学术著作17部,发表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26篇,期刊论文318篇,会议论文6篇,报纸文章36篇。

【邓洪波 赵路卫】2011年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2011年书院研究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发表相关文章240余篇,出版著作5部,完成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8篇。这些论著围绕书院改制研究、书院传统与当代教育研究、教会书院研究、书院历史个案研究、书院与地方社会关系研究、书院与文学、学术研究、书院藏书研究、书院研究综述、海外学者对书院的研究等九方面呈现其研究成果。···

【杨志刚】秦蕙田《五礼通考》撰作特点析论

中国古代礼学著述中,篇幅最长、内容最多者,当推江苏金匮(今无锡)秦蕙田(字树峰,号味经,1702—1764年)的《五礼通考》。以台湾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而言,《五礼通考》占据了其经部第129册至第136册近8册的容量,共计7317页。若以每页670字算,总字数在490万字以上。

【何怀宏】君子的人格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已经有非常丰富的“君子的人格”内容。仿效冯友兰的“照着讲”和“接着讲”,我们可以照着中国古代先贤有关君子的论述,接着梁启超1914年在清华大学的题为“君子”的演说接着讲。梁启超的“君子”演说代表了一种面向新世界的观念和希望,这就是提升道德、修己成人,融合古今、汇聚文明。

【吴钩】苏轼为什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反对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议行学校贡举法,苏轼站出来反对。王安石推出均输法,苏轼与苏辙都站出来反对。

【余足云】强恕近仁

强恕近仁,出自《孟子·尽心上》:“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尽力按照恕道去行事,追求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孔子的学生颜渊也说:“一言而有益于仁,莫如恕。”可见,恕是成就仁德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精髓和要核。

【米山】孔子与泰山

泰山岩岩。孔子删定《诗经》,其中《鲁颂·閟宫》有“泰山岩岩,鲁邦所詹”之句,是历史典籍记载中最早吟咏泰山的诗句,可见孔子对泰山的尊崇。

【崔茂新】“原初孔学”与论语学

今天,笔者想讲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原初孔学”与论语学。这些年,笔者想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写一本关于《论语》解读的书,解释清楚什么是原初孔学和新孔学,解释清楚原初孔学和论语学的关系。

【陆永胜】明代心学的社会化新视域

从社会化的进路审视明代心学,是对心学经世实践的哲学抽象和创新建构,也是对心学当代价值和作用范式的哲学回应。明代心学社会化是一个系统性研究,具有发展史建构、理论体系阐发的两重性,异于以往仅关注实践活动的研究,它探求以“心”为主体性、以心学与政治、秩序、学术、生活一体化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陈永跃 杨明凤】儒:以何安人、服人并濡其身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当遇到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人时,常称之为“儒雅”,把历史上能“投戈讲艺、息马论道”的将领常称之为“儒将”,把靠读书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常称之为“儒吏”,把以宣扬孔孟思想为研学使命的人常称之为“儒家人物”。

【陈永跃 杨明凤】儒:以何安人、服人并濡其身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当遇到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人时,常称之为“儒雅”,把历史上能“投戈讲艺、息马论道”的将领常称之为“儒将”,把靠读书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人常称之为“儒吏”,把以宣扬孔孟思想为研学使命的人常称之为“儒家人物”。

【刘彦】清华简所见伊尹身份探析

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清华简新的整理材料作为切入点,对于伊尹身份问题进行合理推测,在传统的单一身份观点之外,提出伊尹归汤、适夏、伐夏三个时期伊尹身份发生转变从而帮助商汤完成了兴商灭夏的大业。

【郭沂】学步孔子所——八十年代侧记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的前身为孔子研究所,人们习惯称之为孔子所。1984年7月,我在本校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一年前成立的孔子所工作。时间虽然不算长,却是我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正是在这片学术家园里,我蹒跚学步,虽难掩笨拙稚嫩,然亦弥足自珍。适逢孔子文化研究院成立40周年庆典,故略述数端以贺之。

【夏勇】江平先生离世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看着网络平台喷涌如雪的自发哀悼江老师的图文,我想,人们是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的。如同近日“东方甄选”风波,千万网民不愿失去的并非某个网红,而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某种依旧宝贵的东西。

【陈世明】兼采诸家,赓续批判:“儒家八派”研究的推进与深化

本书在充分反思疑古思潮的背景之下,借助新出土的简帛文献资料,在重新厘清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对孔门后学在不同层面对孔子思想的多元诠释予以梳理和辨析,揭示早期儒家哲学的复杂面向与多元嬗变的内在脉络,进而把握其多重分化与整合的发展理路,以及不同学派之间互鉴互融的内在关系,使得早期儒学中孔门后学的学术传承与学派分化的面···

【黄云 孔扬】《新语》:汉代规谏与咨政的治国谋策

西汉初年,陆贾应时作《新语》,“粗述存亡之征”,回应了汉高祖刘邦“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的问题。《新语》作为汉代第一部语类文献,分上下2卷12篇,以总结分析秦及先秦历代盛衰存亡的经验和教训为基础,吸收重构了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以及阴阳家等各派众多观点与主张,系统陈说了规谏与咨政的治···

【丰家雷】儒商的现代市场价值

儒商,是伴随着儒学发展与商业经济发展逐步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特有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把儒家思想融入企业经营,在商业经营的实践中践行“仁义礼智信”的社会伦理道德,是“儒”与“商”的有机统一,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十分璀璨的儒商文化。

【曾亦】宗法的意义:《要命的地方》读后

透过眼前这部新书,不难发现《要命的地方:家庭、法律与生育》一书的作者赵晓力教授借助法律学者特有的细腻,通过对几部文学作品的阅读,挖掘出背后的法律问题。其中尤其让我感兴趣的那几篇文章,深入小人物现实生活的分析,讨论了数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性,分析现代思想所批判的封建礼教如何影响这些小人物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