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义虎】正名:所谓“中东”应该叫“西亚”

近日,加沙地带的巴以军事冲突持续不断,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使得“中东”一词再次成为国际问题的焦点。

【米湾】经学之所与立 ——贺春耕园第七届经学论坛

春耕园举办经学论坛,某不克与会,而米湾兄撰文致贺,今予转载。复案:经者,常道也。非天启之书不得为经,非孔圣制作不得为经,非六艺之科不得为经。

【王达三】儒家文化的守望者——《原道》和陈明

今年是《原道》创办30周年,业界举办了一个庞大的纪念会。不过,作为《原道》创办者和灵魂人物的陈明,站在了会议及合影照的边缘——或许是“边缘人物安乐边缘”吧——这和10周年时的纪念大异其趣。现将20年前写就纪念《原道》10周年的两篇小文贴出来,对比下,有意思。

【徐梓】为什么教师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论及教师时,十分注重教师的榜样作用,强调教师的以身作则、以己示范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教”和“学”的词义就表明了这一点。

【慕朵生】把孔子重新迎回孔庙和中国

某青壮年时既好为议论,又颇作倡议,盖古道热肠、侠肝义胆,以为非激扬文字、耸动天下不足以济世也,遂有国人慎过耶诞节、孔诞日为教师节、电影孔子涉嫌侮圣、保护孔庙、反对平坟、八八日为父亲节等系列建言——效果不著而矣!

【杨朝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乃是以国家的形式承载了一个伟大的文明,中国首先是一个文明的存在。英国汉学家马丁雅克说,西方曾经也产生了很多大帝国、强国,他们纵横世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但这些强大帝国在衰弱后基本上都灰飞烟灭,后世很难再有崛起的可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代东方几千年出现的几乎所有强大帝国都来自中国···

【田飞龙】2023-2024:香港民主法治体系的变奏发展

「一国两制」长期坚持,是香港的新秩序和新发展的关键检验指标,也是主要信心来源。在覆盖港澳台的这一场伟大制度实验中,香港是中西文明竞争与制度博弈的最典型场域。

【丛文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结合方式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立足百年发展作出的重大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历程的高度凝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话语转变、资源融创、精神引领的方式,实现二者在呈现形式、主体内容、价值立意上的结合,对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进方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情促融,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四海一心,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几十年来两岸中华文化是此消彼长。中国台湾地区一度兴起了复兴中华文化运动,但现在的中国大陆地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的程度超过了中国台湾地区。中华文化在台湾更多表现在百姓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样式上。在大陆则更多表现在朝野大力复兴与弘扬上。台湾去中国化,大陆是再中国化。

祭孔典礼——让孔子在中国人的心中再次站立起来!

再有十来天,全国各地的文庙、儒学社团和书院,将要迎来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大事,那就是祭孔。最近几年,随着国家进一步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出勃勃生机。而祭孔活动,从一开始的不被了解,到最终被人们普遍接受,爱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们越来越习惯并期待9月28日这个神圣···

一场跨越古今的文明对话

在孔子诞辰2574年,一场因他而起的盛会如约而至。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2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2023年9月26日至28日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

【姚近复】孔子诞辰纪念活动宜称「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纪念孔子诞辰相关活动中多错称“周年”,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倘若突兀更改反而带来混乱,没有必要。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眼下,应通权达变处理这个问题,采用通行的且使用范围较大的虚岁算法,统一称呼为“年”而不宜用“周年”。

【田飞龙】两岸完全统一开启台湾和平发展新纪元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台湾与大陆之间同文同种,血脉相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属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两岸一家亲」、「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强大历史基础和共识来源,是任何台独分裂主义和外部干预主义无法真正对抗和隔断的。

【王广禄 张寒梅】推动构建中国道德话语体系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道德话语体系的构建以中华传统美德为丰富的思想资源之一。开展中国道德话语体系的理论创新工作,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李禹阶 肖玲玲】从中华文明统一性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与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不同,华夏民族与国家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以及特有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并在历史发展中构成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包容性与华夏民族的深层价值理念。

【田飞龙】制裁国安法官是反法治的霸权冲动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早前发布涉港报告,提议对至少29名香港的国安法官施以制裁。美国的国家安全没有边界,却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国安法司法程序实行非法干预和长臂管辖,打压履行法治核心责任的司法官员,这在本质上是反法治的。国际法没有任何授权规范支持美国这种长臂制裁,美国国内法更不能作为对他国司法程序和司法···

【程苏东】文明史视域下的经学研究

从先秦文献的记载来看,周代贵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经典密切相关。在享燕、大射、乡饮酒等各种仪式中,他们耳闻《诗》乐、目赏舞容,揖让周旋之间皆有礼典可循。在朝堂论辩、外交折冲等各类公私交往中,他们援引《诗》《书》,出入坟典,质文相倚,信而有征。因此,晋大夫赵衰言:“《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

【陈晓霞】该不该设“中华母亲节”?

母爱是中外通用语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母亲节”。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田飞龙】中国式现代化之反思:如何规划?如何和谐?

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属于后发现代化类型,“规划现代化”的属性更为强烈和凸显,但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有着和平主义、生态主义的规范基因,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伦理与发展哲学倾向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平衡。

【田飞龙】总体国家安全与香港繁荣稳定

稳定是安全秩序的概念,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有一定的安全自治能力,但从根本上而言无法独自应对来自内部本土势力和外部干预势力的颠覆性挑战,占中运动和修例风波证明了这一点。进一步,香港稳定也是国家安全利益的一部分,香港平台上存在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这一层面客观上需要国家法治力量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