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大讲堂”公益活动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孟子研究院“孟母大讲堂”的平台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孟子研究院找准契机,在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时节,组织开展了以“读经典润童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许石林】放任无良自媒体营销号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如你所愿?

“解决日本老龄化唯一的办法,‘是老年人集体切腹自尽’?耶鲁大学教授观点引爆舆论。据日本Agora网站2月13日援引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对于如何解决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耶鲁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成田悠辅在2021年12月的网络新闻节目ABEMA Prime中表示:‘最终还要靠老年人集体自杀、一起切腹。’他还称未来可能会强制执行安乐死,此番言···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十八期开讲

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心态,它倡导亲近经典、敬畏经典,希望在对经典的亲近、敬畏中,抚慰心灵、纯洁心灵、高尚志向、高尚行为。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二十七期开讲

慢是一种节奏,更是一种心态,它倡导亲近经典、敬畏经典,希望在对经典的亲近、敬畏中,抚慰心灵、纯洁心灵、高尚志向、高尚行为。

孟子研究院召开中华经典诵读及邹鲁礼乐“六进”活动座谈会

座谈会上,来存涛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经典中的思想内容,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不断探索文化内容与传播模式的融合,形成图文、短视频、沉浸传播等多维传播矩阵,借助“学孟子·行善举幸福进万家”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林光彬】中华文化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源头活水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学术资源尤其是经世济民、经国济世等富民富国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底色。

山东大学儒学院杜泽逊教授《四库存目标注》荣获“宋云彬古籍整理奖”

2022年12月31日,第三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中华书局和腾讯会议举行。儒学院杜泽逊教授编撰的《四库存目标注》荣获该奖项。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先生为杜泽逊教授颁奖并宣读颁奖辞。杜泽逊教授线上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周海天】“经学现代化”的历史变革与新范式的可能性

对西方理论的误读性应用却贯穿了“经学现代化”之历程:“五四”时期的“实证主义”颠覆了经学的统治地位,并产生了至今依然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方面,经学被视为一种研究注疏的技艺科学;另一方面,经学被判定为政权证明自身合法性的文化伪装。

【曾海军】理学作为哲学的身份辨疑——与赵汀阳先生商榷

赵文本身也存在着“模仿复制”疑案,不免减损了质疑中国哲学身份的力量。在哲学主导之下的理学研究,正是各种思想派别或方法的演练场,虽不无启发,却往往失大于得。对哲学抱有的任何预期,都可能意味着从一开始就与经学或理学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若转换为理学何以为理学的问题,避免受任何哲学的预期形态干扰,才有可能摆脱身份的困扰。

【万百安】是间谍气球吗?

美国媒体的共识是中国间谍气球故意飞越美国,并在飞越大西洋的时候被打了下来。但是,我们对这种评估的信心有多大呢?

【迈克尔·罗斯】文科教育是精英主义?其实是实用主义

美国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是,其最独特的元素之一就是实用主义的自由教育。这种形式的学习---无论你在学习什么---将习得具体技能(如读书识字和简单计算)与理解这些技能与如何应用在更广泛的背景联系起来。

【阿南德·加布拉卡什·瓦伊达】自杀伦理学

在《西西弗斯神话》中,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者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写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判定生活是否值得过等同于回答哲学的最根本问题。所有其他问题---无论是这个世界是否有三个维度,还是心灵是否有九个或者12个范畴,都是随后提出的问题。”

【马赫迪·拉尼】已知的不可知

古代怀疑论者使用怀疑作为探索世界的方式。后来的思想家们甚至破坏了这种可能性。

洛秦 主编《朱熹音乐研究文论集》出版暨序言

《朱熹音乐研究文论集》的出版将进一步开展与加强朱熹音乐文论的研究,研究传统礼仪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都将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同时,也将促进我们深入分析音乐本质与现象,辨析音乐形态的艺术价值与音声的社会实践,有助于理解“律”“声”“音”“乐”即“音乐”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含义与作用,以及厘清音乐艺术的品质和形态的内涵···

【西奥多·达林普尔】入夜

我们拥有的东西只是在失去了之后才能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这个道理不言而喻。一生中从来没有患过大病的人很难知道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多么可贵,他想当然地认为他的幸福是天生的,大多数人都有的状况。

【温厉】“不负如来不负卿”与“不负高天不负人”

邵尧夫,六世大和尚与曾缄,皆为吾国之先贤,共同成就一“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亦共同成就当下一”中国“,然吾国未来之命运际遇究竟如何,则存乎其人。

【蒋庆】以“圣人人格”证成道德真理——读范瑞平教授《恩格尔哈特的两种生命伦理学理···

要克服社会之道德分歧,达至普遍之道德共识,不能依恩氏所言之讲理说服,只能依道德力量之柔性驱使,而儒家之普遍性社会教化、自发性礼治秩序、伦理性法律体系与夫道德性政治权力,正是依道德力量之柔性驱使以达成社会道德共识之中国途径也!

段重阳 著《致良知与道德人格的生成》出版

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2年9月出版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经学研究院行政管理人员招聘启事

应聘者请于2023年3月15日前将个人简历和相应证明材料(如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扫描件打包)等发送至电子邮箱:shenjiajia@tongji.edu.cn,邮件标题注明“姓名+手机号码+应聘职位”。

【夏勇】七律 送海波

葬父陪阳默夜辰,忽传噩耗又亲人。昔年政体同为梦,今日歧途相惜珍。文论每弘多侧目,思行未见少诚真。横流沧海归空淼,但信昆仑草木春。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