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飞龙】佩洛西风波与中国的反制理性

中国处理佩洛西风波的总体策略是一套组合拳,有理有利有节,并在两岸关系范畴取得了更大控制权和更有利的国际舆论支持,展现了反制行动的政治智慧与法治理性。这是中国之大国政治成熟的显著标志。

雷静 著《宋明理学责任伦理思想研究》出版暨序言、引论

本书从宋明理学家的问题意识出发,以“万物一体”“格物致知”“致良知”“一统于万”等理学基本问题为线索,进入其中责任—伦理问题的哲学讨论脉络。考察宋代二程基于“识痛痒”责任感的“万物一体”本体论,以及责任感的性质、分限、存在理路,探析朱熹“格物致知”的政治哲学与工夫论所强调的士大夫与君主的责任之“位”

【许石林】陕西这本不足六千字的县志,却被推为“天下奇作”、“独步千古”

汪先生的文字,貌似松散不经意,却动它不得,如田夫野老山间散步,却轻易不可欺侮冒犯。多年前,曾遵师嘱认真阅读厚厚四册现代名家散文丛书,边读边用铅笔逐篇圈删其文,去赘字冗词,以训练文字之简练峻洁,自白话以来所有名家,只有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一字不可移易删减。

【宋立林】礼的境界在“贵和”

中国文化是崇尚“和谐”的文明体系。和谐与中和的思想观念,可以上溯到非常遥远的上古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文明的基因。中国文明在其发轫处,便体现了浓厚的“中”与“和”的智慧。比如《尚书》《周易》等先孔子时代的元典,都十分强调这一思想。这种“贵和”的精神,当然是先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所缓慢形成的一种觉悟。而周代的礼乐文化对“贵和”···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十一期开讲

2022年8月6日下午,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11期讲座如期举行。本期活动由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孟子学会副会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刘瑾辉担任主讲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副研···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八期讲录

2022年7月16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8期举行。本期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宋立林担任主讲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殷延禄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八期开讲

2022年7月16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八期举行。本期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宋立林担任主讲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殷延禄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六期讲录

2022年7月2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6期举行。本期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殷延禄担任主讲人、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宋立林担任与谈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

花落春仍在,书传意更长 ——《俞樾全集》出版

俞樾(1821-1907),晚清著名学者、教育家,他以“通经致用”为学术宗旨,重校勘,通训诂,由经学而旁及子学、史学,是汉学在晚清得以出现恢复性发展局面的一位关键人物,被陈寅恪誉为“一代儒林宗硕,湛思而通识之人”。他长期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上海求志书院、杭州诂经精舍等,培养出戴望、黄以周、朱一新、施补华、王诒寿、冯一梅、吴···

【张锦枝】又一次人文主义的觉醒

如果说唐代通过科举制部分打通了平民晋升的通道,那么宋代的教育和选拔更加彻底。由于民众素质的提高、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情怀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中国传统的古老智慧总因人类命运和处境的相似性,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散发出光芒

【杨传召】《六韬》中的太公韬略

提到中国早期军事与战争智慧,绝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孙子兵法》。实际上,早在孙武之前五百年的西周早期,便已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兵书——《六韬》。《六韬》是西周崛起时期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私人对话的记录,后世许多学者因其流传中形成的一些问题而质疑该书,忽视了《六韬》重要的历史价值。

【马伟宣 赵连稳】《贵山书院学约》揭示的读书之道

贵山书院是贵州创建最早的高等学府,清末改制为贵州大学堂,现为贵州大学。雍正十一年(1733年),时任贵州巡抚的元展成奉旨创建书院,他在明代阳明书院的基础之上扩建成贵山书院。贵山书院存在的100多年间,有许多名士担任山长或主讲,其中,清代著名学者陈法主讲时间较长,成就斐然,他与张甄陶、艾茂被称为“贵山三先生”。

关于举办第三期释奠礼传承培训班的通知

正定文庙释奠礼恢复举办于2005年,经过多年的努力,2015年11月,正定文庙释奠礼入选第六批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2月,入选第七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年度工作安排,河北省儒学会拟于2022年···

中国爸爸节,不仅有感人的历史故事,还有深邃的文化内涵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在宝岛台湾,每年的8月8日,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父亲节”,也叫“爸爸节”、“男子节”。这一节日背后不仅有感人的历史故事,更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天,让我们省思父爱如山,让我们礼敬中华孝文化。

国际儒学联合会与故宫博物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当日,国际儒学联合会与故宫博物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双方将在文化传播、人文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中外民心相通与文明交流互鉴。

【专访】杨向奎先生访谈录:儒学与现代化

齐鲁地区是我国古代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因而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心之一,这无论在古代文献上,或者是当地考古发掘上,都可以证明。它是我国古代夷夏等族错居共处的地方,而夷夏(即夏商)是我国古代最先进入文明社会的部族,也就是最早进入阶级社会而建立的国家,所以后来齐鲁文化成为中国传统的正统文化,真可谓源远流长。

【朱汉民】民本思想如何影响中国?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包涵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要素和精神密码,使中华文化获得强大生命力。民本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政治理念,它既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形成产生重要作用,也对中国传统政治实践产生深刻的历史影响。从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视角考察,民本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近代转型与中国化民主的不断探索,均···

【专访】雍际春:伏羲,为何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

甘肃天水是伏羲氏的诞生地、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和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2022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突出“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宗旨,以“讲好伏羲画卦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海内外中华儿女线上线下拜谒问祖。

【王彬】永乐大典本《大全赋会》残卷的文学史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卷191集部总集类“存目一”著录《大全赋会》50卷:“不著编辑者名氏,皆南宋程试之文。案宋礼部科举条例,凡赋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其官韵八字,一平一仄相间,即依次用;若官韵八字平仄不相间,即不依次用。”《大全赋会》所收作品皆为“南宋程试之文”,而宋代科举所考之赋实为律体。由此可知,《大全赋会》是一部收录南···

【刘强】一个人的文学史 ——评鲍鹏山《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

“文学史”本来就不是文学,而是“关于文学的历史”,不可能过分表现对文学的审美和感悟。反过来,“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如果写得好,倒有可能成为文学。正如一个学者不能有“知识的傲慢”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文学的鉴赏能力强,就产生一种“文学的傲慢”。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