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东】东亚视域下的朱子德性论结构和特色 ——兼与朝鲜新儒学李退溪思想的若干···

德性论是以德性(或美德)概念为伦理问题探讨的中心或基础,传统意义上它探讨的重点是“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予以探讨“人应该如何行动”并论证或说明与行为合理性的规范伦理有着显著的区别。从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德性”问题因广受哲学关注而进入前沿领域,而新近研究表明,“德性”已逐步成为目前中国哲学、伦理学探讨之核心议题。

【余东海】大转型的准备期 ——东海客厅论时局

即使儒时代,儒门也是参差不齐的,何况杂时代,出现一批红儒、马儒、杂儒,甚至在儒门中暂时性占多数,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红儒指毛儒,马儒指立足马家的儒家学者,杂儒指儒门杂家。儒家对待马学有两种态度和方式:一是原则上毫不认同,严厉批判;二是儒主马辅,立足儒家,容纳马学。这就是儒门杂家的方式,非正确,但颇有现实意义。

【干春松】文明论视野下的民族与国家(下)——章太炎、梁启超与杨度的争论

对于未来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以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杨度为代表的改良派,围绕民族、国家体制以及文明观念等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他们展现出现代民族国家观念进入中国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多民族国家建立的不同畅想,这些讨论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现代国家的不同理解。

敦和慈善基金会赴山东大学儒学院访问,调研经学研究与学科发展

座谈会上,儒学院党委书记李平生对敦和基金会经学战略规划小组的到访表示欢迎。李平生书记表示,经学研究是儒学院古典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到基础性作用。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儒学院将充分调动学者资源,尽力配合完成此次调研。随后,来访小组就儒学院机构历史沿革、···

【倪培民】社会上流行的所谓儒家观念,往往不符合经典儒学精神

前不久,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倪培民的《孔子,人能弘道》一书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例及比较研究的方法,作者结合自己对《论语》二十余种英文译本的研究心得和近年对功夫哲学的探究成果,力图以通俗和深刻的笔触让读者了解不同角色的孔子:作为历史人物、精神领袖、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教育家以及作···

魏衍华老师在《论语·述而》通讲的分享

本篇的分章有不同的说法,这里姑且按照钱穆先生的观点,分为三十七章。本篇的第三十五章“奢则不孙,俭则固”;第三十六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最后一章“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三章,特别是第三十六、三十七两章,是对于孔子形象非常深刻的描述,是后世绘孔子像的重要依据。

孔子精神之描摹 ——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述而》通讲

2021年9月4日下午,第七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述而》通讲如期进行。本次读书会由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洙泗书院院长助理宋立林教授担任主讲,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朝明先生应邀出席,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魏衍华老师担任与谈人。共···

【姚中秋】“和而不同”蕴含的政治智慧

“和而不同”是独特而重要的中国政治智慧,可见于传统中国处理各种问题的做法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此展开相关理论和应用性研究。然而,现有的理论研究较空泛,并且受西方多元主义、相对主义思潮影响,多强调“不同”。这在理论上是偏颇的,在实践上也会带来误导。笔者认为,“和”是在尊重其成员的基础上的组织、协调、领导活动,包···

【干春松】文明论视野下的民族与国家(上)——杨度《金铁主义说》中的民族观与国家观

杨度一生的政治思想复杂多变,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受福泽谕吉等人的文明观的影响,认识到西方文明论所具有的对内和对外的不同面貌,从而认为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立起新的民族和国家观念,他所提倡的开国会的策略和多民族融合的民族观念,深刻影响了当时及以后的中国思想界,也是革命派与改良派在辛亥前论争的重要主题。

【李竞恒】忧患深处的温情与辩护——读刘强教授《四书通讲》

总之,刘强教授的这部新著,既是一部学问之书,也是一部温情之书,辩护之书,更是一部忧患之书,是一部汇通古今中西,立足于现代问题意识,重新审视并回归原始儒学精神的佳作。

【张晚林】“道”的通贯与演成——刘强《四书通讲》平议

作者通过十三种具体的“道”来演成那个终极性的“道”,从而说明“四书”的教化系统决不是世俗的知识传授,也不是世俗的道德规训,而是宗教性的感召与化成。

【普拉格亚·阿加沃尔】爷爷在月亮上吗?

该如何向孩子们解释死亡,我们已经不再有清晰的意识了,但他们的问题能帮助我们直面死亡。

【约书亚·科尔曼】全然接纳

你竭力避免的痛苦感受会在黑暗中变得扭曲。而直面你的痛苦和挣扎有助于你夺回生活的主动权。

【朱利安·巴格尼尼】如果美国陷入认识论危机

因为尚未成功战胜全球疫情,科学的声誉遭遇了一点儿打击。如果因为不同形式的接触传染,哲学的声誉能从类似的改善中受益吗?

【西蒙·布朗】精英反智主义的崛起

几十年来,“常识”一直成为保守派观念的方便框架,该标签掩盖了更复杂的画面。

【任锋】待解放的先知与被重构的传统 ——在现代脉络中辨识钱穆

时代人物与传统人物是钱穆在品评现代学人时提出的一个基本区分,意在强调历史人物的时代贡献需要放在更为长远的立国传统中加以衡定。受此启发,我们对于钱穆的理解,应该兼顾传统性与时代性两面。只有建立起钱穆思考与时代问题的有机联系,我们才能领会其思想的先知性启示。

【宋立林】《论语·雍也》通讲

“仲弓”在这一篇里出现了三次,频率是很高的。对于“雍也可使南面”。“南面”要注意它有古今之别,在汉代和先秦时期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南面”,显然不是南面为君,为天子。君是管理者的通称。天子、诸侯、士大夫,都可以称之为君。这里孔子是指冉雍(仲弓)有这样的资格去做官。四科十哲中第一科就是“德行科”,仲弓列于德行科中,但是这并···

浙江衢州启幕2021南孔文化季:“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

6日,2021南孔文化季·“泗淛同源”孔子文化交流活动在浙江省衢州市正式启动。古城衢州是儒学文化江南传播中心,历史上儒风浩荡、人才辈出,素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美誉。位于当地的孔氏家庙与山东曲阜孔氏家庙一道,是全国仅有的两处孔氏家庙。 衢州,是如何将“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

【余东海】宁肯将身入监狱,不将仁法做人情 ——东海客厅论异议

凡异乎马家立场而公开反对、批判之,就属于异议人士或异议分子。异议分子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异,文化、政治立场观点异乎马家;二是议,公开批判。议而不异,那是马家自己人;异而不议,也不算异议分子。异议群体中,自由派最多,其次是耶教徒,其次是儒家。佛教也有,罕见。道家和其它学派宗派未闻。

【蓝法典】《中庸》性论的价值缺失与权力指向——从《庸》《孟》互诠的遮蔽说起

“天命之谓性”在《中庸》的目的论结构中代表着一种终极善的追求。《庸》《孟》对“性”的互诠唯有在主体视域内才能保住“性善”说的价值意味,当其转变为面向人类群体的说明时,“性善”也就转变为“天命之谓性”的注脚,而强调的是对道德权威的向往以及一种与“扩充善”相背的“杜绝恶”的道德实践态度。这导致在政治领域,道德践履只是服从律令,···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