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孔氏后裔著述展

曲阜孔氏是中国历史上极负影响力的文化世家,自孔子之后绵延两千余年不绝。孔氏后裔多能绍述祖业,克振家声,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者比比皆是。清代以来,孔氏家族勤勉向学,世代传承,文风日盛,迎来了家族文化史上的黄金时期,孔氏后裔中涌现出戏剧名家孔尚任、经学大师孔广森等等饮誉海内外的知名人物。孔氏族人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

尼山大讲坛·2021名师暑期公开课七讲《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正式开课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8月21日上午,尼山大讲坛·2021名师暑期公开课七讲《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正式开课,课程特别邀请河北省儒学会常务副会长王三堂作为主讲人。各地孔子学堂、中小学、社区等广大网友通过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平台、大众网海报新闻···

【杨朝明】人道与仁德 ——《论语·里仁》解读

疑古思潮盛行时期,很多人怀疑《论语》的真实性,认为《论语》各篇是孔子以后的人在240多年里陆陆续续加进去的注。中国人的疑古思潮影响到海外,海外不少学人步中国学者后尘,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美国白牧之、白妙之夫妇说《论语》只有第四篇的前十六章尚属可信,其他都靠不住。如若《论语》只有《里仁》篇的前十六章靠得住,其···

【吴钩】有的时代告密成风,宋朝却立法禁止告密

有一段时间,网上许多人都在讨论中国的“告密文化”,论者言之凿凿说,“告密”属于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是滋生“告密”的沃土。听得我的心都碎了,难不成“告密”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而“被告密”则是我们摆脱不掉的历史宿命?但细一想,又觉得不对。以我这么多年读史的印象,在传统社会,告密行为一直是受到主流文化排斥的,···

【朱汉民】湖湘人士对​船山德性与气质的诠释

探讨湖湘士人精神气质的形成,必须重视湖南地区的乡贤典范对湖湘士人精神气质形成的影响。在湖湘文化史上,王船山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的湖湘学人,他的精神气质更加具有湖湘地域文化的根基,特别能够激发湖湘人士的桑梓之情,故而王船山对湖湘士人的人格精神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里仁为美”——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里仁》篇通讲

2021年8月14日下午,第四期“洙泗书院·慢庐经典读书会”——《论语·里仁》通讲如期进行。为配合疫情防控,本次读书会采取线上模式。本次读书会由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副主任、洙泗书院院长助理宋立林教授担任主讲,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朝明先生应邀出席,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陈来、杨颖编著《流光日新》出版暨自序

本书为儒学大家陈来先生与夫人杨颖女士的合著,是陈来先生七十初度纪念集,也是他们结婚四十周年银婚的纪念集。上篇陈来先生追述了早年成长与求学历程,深情回忆了教导、提携他的恩师张岱年、冯友兰、任继愈、陈荣捷等先生;中篇为陈来先生与学界师友合影,及前辈、同仁、弟子为先生重要著作写的序言、书评及相关访谈;下篇为陈来先生···

蔡家和 著《盈天地皆心也:黄宗羲内圣学之研究》出版

《盈天地皆心也:黄宗羲内圣学之研究》出版

【姚选民】汝城濂溪书院:爱莲守拙正道直行

自宋朝末年到清代,全国建有纪念周敦颐先生的濂溪书院有很多。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湖南道县人,学界尊称濂溪先生、周元公等。作为北宋著名思想家,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上承孔孟,下起程朱。清代学者黄宗羲评价道:“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大···

【刘晓川】古代书院蕴含的德育关切

书院产生于唐代,源出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经过唐末五代的发展,宋朝初期书院逐步发展成型,并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一种教学、研究相互促进的教育组织形式。中国古代书院在载道问学的同时,尤为注重德性,蕴含了明伦修德的德育关切。

【吕明烜】“裁衍”与“归本”——理解儒墨服饰之争的一个新角度

墨家认为衣服“适身体而足矣”,主张回归造物之本质,砍去其使用中流衍的枝蔓功能,使得源流清晰、易于把握。儒家则强调针对衣服的衍生功能进行衡量、裁断,将其全面纳入阐释空间,并由此展开一系列礼制建设。相较而言,儒家的“裁衍”观念为衣服之应用开拓了更大空间,也使衣服对人的意义更为丰富。儒墨服饰论述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对于我···

【图卡】寒衣节

寒衣节,儒家网出品,怡心斋主人书写,韩缓之制作。

【颜炳罡】人类文明的中国模式何以可能——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质及其当代意义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既是其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又是他对人类文明之中国模式、中国方案的主观构想。他一再断言:中国现代化不能走西方现代化的道路,也不能复制西方文明的模式,只有认取自家的根本精神即儒家的精神,结合西洋文化的优点,走出自己的路。这个路就是以农业现代化引发工业现代化,以乡村情谊文明滋润都市文···

【李格非】宋明理学中“表德”一词意义试释

对“表德”一词含义的梳理显示,这些文本中的“表德”应意为名字之“字”。“字”相对于“名”既可以具有异名同指的作用,又因其作为对“名”的规避而缺少言说本体的能力,从而起到非实质性意指的作用。通过“表德”一词,朱子以异名同指的方式指出仁义礼智等德目是性体的先天内容,而阳明等人则从非实质性意指的方面表示这些德目对于性体属“因发而···

【干春松】民族、国民与国家——康有为、章太炎关于建立现代国家的分歧

首先,在民族问题上,康有为采用“文化民族”观,主张满汉融合,为新国家提供坚实的民族力量;章太炎坚持“历史民族”观,强调满汉在历史中的差异性,汉族应当是新国家的主体。其次,在革命问题上,康有为从公羊学的三世说出发,认为革命民主是未来社会的状态,中国的时情只适合君主立宪;章太炎借用公羊学的复仇理论,论证排满革命才是建···

【许石林】给狗用人的餐具吃饭?摔死她的狗,让她守寡去!

复:吹个牛:要是在我跟前,必摔死这狗,让那婆娘守寡去!这在过去是常识。《礼记·曲礼》云:“毋投与狗骨。”连人吃饭时,都不应该给狗扔骨头,何况与狗同食!我曾应邀去蛇口一富人家吃饭,他家的宠物狗习惯了人吃饭时蹭骨头,我严肃地说不可以!他们把狗关在别的屋去了。蛮夷无礼,该教训就教训。

【樊登宁】我与《论语》的故事

樊登宁同学今年春季学期上过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当他得知我们坚持诵读《论语》的活动后,表示很感兴趣,也希望自己有机会学习经典。于是,他选择加入明明德读书会,每天按时群内打卡诵读。今天,2021年8月15日,是诵读《论语》的第100天,他写下了自己与《论语》的故事.

【舒大刚】明代《孝经》学述论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农民起义成功建立的正统王朝,朱元璋也是一个由中国农民自己扶植起来和塑造出来的皇帝。应当说,朱元璋在思想感情上还是一直保持着与民同其忧乐情感的,他对具有“民本”思想的儒学也并不反感。为争取更多的反元力量,他一改蒙元时期尚武轻文、“九儒十丐”的局面,从举义伊始即重视收罗儒生和利···

【何俊】一条进入孔子世界的新路径

孔子究竟伟大在哪里?为什么他的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受到如此的尊崇,而且在当今时代依然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人生和社会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孔子,人能弘道》的作者倪培民通过独特的“功夫”视角,从东西方比较哲学的广阔视野反观孔子所留下的精神遗产,深入浅出地对孔子思想的深厚价值做了系统的介绍和阐发,被誉为“中国哲学···

【张法】中国古代艺术的体系构成

中国艺术有自身的源起、展开、演进,并形成与西方艺术有所不同的体系构成。明了这一中国特色,对于中国艺术在世界现代性进程中,从传统向现代演进,且因中西复杂互动而形成的当下艺术现状,会有更深理解。同时,对于现代学人在中国古代艺术书写上多以今天的艺术体系为基点,到中国古代历史中按图索骥地选取材料建构中国古代艺术史,会···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