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12日,以“共同体的思想传统与未来实践”为主题的2024孔子与亚里士多德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学者从古典学、政治哲学、生态与宗教、人工智能、公共政策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传承经典,弘扬圣道。岭南儒门交流第二期即将于7月21日下午隆重举行!本次活动荣幸邀请到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广州纵横网络科技集团创办人袁彦先生主讲,带领我们感受盘山学之广大精微,深入探讨儒学的当下意义。
以西方哲学看中国哲学,这是很多研究者都做过的工作;而以中国哲学看西方哲学,这种工作做得相对少些。两种哲学互看对方而开展对话、交流,可使双方都有触动。英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葛瑞汉经常做此“互看对方”的工作,成就斐然。
如果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唐朝社会与宋朝社会,哪个更适合江湖侠客生存与生活?也许有很多朋友会说,当然是唐朝呀。
2024年7月13日至14日,尼山圣源书院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尼山新儒学论坛”。来自首尔国立大学、成均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福州文儒书院等11所海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携青年硕博士齐聚孔子出生地——尼山脚下。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儒家气论···
2021年5月,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出土3件铜扭头跪坐人像,大小、造型一致,通高29.9厘米,身体略向左前方倾斜,头微颔并扭向身体右侧,年代大约在商代晚期,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细腻。
1926年1月10日(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廿六),吴承仕上书章太炎论“古今文”(《华国》第二期第十二册)。是时,吴承仕正任课中国大学,为诸生讲《尚书》,“拟仿刘申受之例,别作集注,并仿江、孙之例,细为疏释”。此时吴氏的学术研究计划以《尚书》为中心。吴承仕认为“今古文说,与今古文字异撰”,并举《白虎通》说“九族”用的是今文派欧阳···
7月1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国际儒学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24国际儒学与中华文化师资班”开班仪式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江苏省丹阳市举行。
为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7月8日下午,逸迩阁书院常务副院长周亮带领团队探访了书院各个展区,并详细介绍了书院的文化积淀及其藏书珍品,旨在通过参观逸迩阁书院,使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其创办理念和文化内涵。
悠久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世界贡献了许多杰出的成果,中国传统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而在诸多的中国传统教育成果中,书院是其中最杰出的优秀典范。中国书院不仅仅鲜明体现了人类文明追求、传承知识与道德的普遍性价值,尤其集中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人文理想、历史经验、教育实践,代表了世界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独特模式。
作为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之于儒学发展的典范意义在于昌明周孔之教、增辉礼义之道,建构了以“礼”为第一原理的新型儒学思想体系,从而继孔孟之后又一次实现了对“礼”的创造性转化。不过,与孔孟纳“仁”于礼、以“心”释仁的内向运思不同,荀子对“礼”的重新阐释是从礼义群分的客观视野着眼的。为此,他以“分”论礼、以“法”说礼、以“伪”释···
梁漱溟伦理思想之哲学立场依然是心性哲学。无论是“关系”根植于“生活相续”的本体论、“情谊”根植于“三量说”的认识论,还是伦理组织功能根植于“直觉”的价值论,其理论根基则是以性善论为核心、以“尚情”“无我”为特征的心性论。
传统儒学从来都支持普遍主义,这是它与“轴心期”世界其他主要思想体系并立的根本理由。实质上是处在“现代之外”的“新”儒学,因应于中国处境展现出来的特殊主义知识倾向,需要矫正:基于差异性认知的这种新儒学,刷新的只是儒家知识的表述方式,而不是儒家知识的实质内容。
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
春季,《春秋》有两条记录,一是“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黄,杜预注释说“齐地”,杨伯峻先生认为在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一带。不过这条记录,《榖梁传》也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