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笑非】裒多益寡

鄭康成:謙,君子以捊多益寡,稱物平施。注:捊,取也。

【吳笑非】地邑民居必參相得 ——未來國際經濟之原則

《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

【吳笑非】口率出泉

《小司徒》疏:“《禮雜問志》雲:‘稍縣都鄙地有公邑之民,口率出泉於王也。邦國都無口率之賦,唯有軍賦,革車、匹馬、士徒而已’,是也,故此鄭引《司馬法》證之。”

【吳笑非】種族歧視與階級意識

本文是就法國媒體剛剛報道的種族歧視事件的評論,題目是要肯定馬先生關於種族、階級觀念的基本原理。但是,要說明的是,馬先生的這一觀念過於粗糙,拿來就用是沒營養,甚而有害的,需要更細緻的歷史考察。

【吳笑非】穀梁弒君例,衛剽,許世子

穀梁弒君例,衛剽,許世子

【吳笑非】穀梁弒君例,衛剽,許世子

穀梁弒君例,衛剽,許世子

【吳笑非】地域

薛氏曰:“《王制》曰:“凡四海之內九州,州方千裏。”《孟子》曰:“海內之地方千裏者九,齊集有其一。”

【吳笑非】反史學傾向——尊周書院問答

自清代以來,公羊學,然後延及穀梁,有一種反史學傾向。但清人畢竟經學嫻熟,也無妨有史學著述,更無議論時政之可能,足以藏拙(當然這也造成了今人僅能仰視,不敢質疑)。

吴震 著《阳明学再读》出版

本书集结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近五六年来阳明学研究的新成果。

张子立 著《“逆觉体证”与“理一分殊”:论现代新儒学之内在发展》出版

全书先是从牟宗三与刘述先这两位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对比中,剖析其继承关系与理论同异;继而从中汲取资源,提出理一分殊的哲学解释架构,探讨现代新儒学未来的可能发展取向。所涉及的理论议题,除了儒学内部问题,如牟宗三与劳思光对“道德的形上学”之不同评语与定位,如何从朱子与陆王论争中“去两短、合两长”,内圣外王之相互关系,···

【慕朵生】“不自由,毋宁死” ——陈寅恪“三纲六纪”论小说

前几日,几位朋友一起聊天,期间说到学术之坏令人忧虑,又及陈寅恪先生“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我的大体意见为,陈先生关于“三纲六纪”的观点,是他关于吾国古典文化的一个描述性的事实判断,不是他认可或赞同“三纲六纪”的价值判断,相反他是以“不自由,毋宁死”来批判“三纲六纪”的。

【曹家齐】尚逸尊隐,与乐齐吟

昨日下午三时,“标识性概念”系列讲座第十一讲“逸民”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锡昌堂103讲学厅举行,本期讲座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曹家齐教授主讲,中山大学哲学系吴重庆教授主持。

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召开第三届会员大会

2024年6月25日下午,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大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召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处副处长杨琳、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张双利以及本会第二届理事、会员出席会议。

【张劲松】书院文化在江西中小学的传承与创新

江西是我国古代书院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具有起步早、数量多、类型全、影响大等特点。以白鹿洞书院为代表的古代江西书院,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贡献。

【张新科】《史记》体现的大一统观念

历史著作既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生命和思想精神的重要载体。《史记》承载的思想非常丰富,大一统观念就是其中的核心。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